历史上的玄奘法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手机用户67211189808

玄奘法师是一位伟人。他意志坚定,百折不回,为求佛法不惜身命。他智慧过人,在印度学习仅数年便论遍印度无敌手。但是他也不是完人,玄奘法师的一些行为,比如亲近政治,偏爱弟子窥基,也给他招致了一些批评。

下面我简单叙述一下玄奘西行取经的过程。


一、发心

玄奘早年就聪明好学,对佛学已经有了比较高的见解,当时被喻为“佛门千里马”。

玄奘之前的僧人们翻译佛经,追求文辞雅驯,文笔华美,而且是要让中国的读者能看懂为主。由于佛教毕竟是一种外来学说,与中国传统思维有差距,为了让中国人看懂,在翻译时往往不能完全遵照原意。

到了玄奘的时代,学者们对于佛教思想已经比较了解,原先那种翻译方法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玄奘法师对于佛教理论有很多困惑,但是看过去所翻译的经典无法解决他的困惑。因此玄奘决定去印度寻找经典的原文。

二、西行

《西游记》里说,唐僧是奉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旨意去西天取经,还和太宗结拜为异姓兄弟。但其实历史上的玄奘,是偷渡出国的。

当时唐朝对于边境管理得比较严,平民一般不允许出国。玄奘当时曾经上表请求国家允许自己西行取经,但是没有被批准。玄奘一横心,想着取经是大事,干脆偷渡出关吧。

所以玄奘取经其实是违法行为。他一方面要躲避官兵巡逻搜查,一方面又要克服当时西域恶劣的自然环境。这一路上没有猴子和猪保驾护航,玄奘法师只能靠自己的肉体凡躯征服自然。

取经之路最艰苦的一段,是今天甘肃瓜州的茫茫戈壁滩,当时叫做莫贺延碛。《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莫贺延碛,长八百余里。古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是时,四顾茫然,人鸟俱绝。夜则妖魑举火,烂若繁星。昼则惊风拥沙,散如时雨。”

玄奘在穿越戈壁时,还不小心打翻了水袋。他本想折返取水,但是转念一想,如果自己回去了,是否还能再次上路取经,还是个未知数。于是玄奘决定“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最终是玄奘的老马找到了一片绿洲,他才活了下来。

穿越戈壁后,玄奘法师来到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县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麴文泰和他拜为兄弟。这也是《西游记》中唐僧与太宗结拜的故事原型。

离开高昌国时,国王派了六十人跟随玄奘,还带上了很多行李礼物。玄奘取经之路这才顺畅。

玄奘从大唐到印度,历经西域几十个国家。后来玄奘把自己的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现代被中亚印度学者视为是照亮这个地区历史的明灯。因为玄奘经过的这些地域没有记录历史的习惯,因此缺乏文字资料。如今无论是谁研究这个地区历史和文化,都绕不开玄奘所写的《大唐西域记》。

三、求法

玄奘到了印度,进入当时佛教的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求学,在那里得到了最德高望重的戒贤法师的指导。

在那烂陀寺学习五年后,玄奘又游历印度各国,与各地的佛教学者交流、讨论、学习。终于玄奘成为了印度佛教理论的集大成者。

在辩论大会上,不论任何人前来质疑挑战,玄奘都对答如流。最终竟然无一人能驳倒玄奘,可谓打遍印度无敌手。于是玄奘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所谓“天”,在佛教中是“天神”的意思,也就是说玄奘以一个留学生的身份,居然被印度学术界共尊为“学神”,令人叹服。

四、归国

学成之后,玄奘决定归国传法。

当时的印度佛教,把一切众生划分为声闻种姓、缘觉种姓、如来种姓、不定种姓、无种姓五种,其中无种姓是最愚痴的一类,被认为是永远不能成佛。

玄奘向他的老师戒贤法师辞行时,曾说“无种姓不能成佛”恐怕不能被中国人接受,要求改为一切种姓皆能成佛。戒贤法师没允许他这么做,结果果然不被中国人接受。因为当时中国已经普遍接受了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的观点。

玄奘法师带了很多佛教经典归国,受到了唐太宗的礼遇,并在长安大雁塔开设译场译经。玄奘译经,以能忠实反映梵文原意为主。

玄奘法师回国后,还创立了唯识宗,这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中最接近印度佛教理论原貌的一个宗派。但是由于唯识宗的理论太过繁琐复杂,一般人看着就如同看量子力学,所以曲高和寡,传了几代便衰亡了。

玄奘法师虽然是出家人,但是对政治比较敏感。从太宗、高宗、武则天、中宗,很多代皇帝都跟他有着比较密切的关联。比如他在翻译经书的时候就发议论说我们这个时代根本没有“转轮王”,但玄奘在给太宗写信、给高宗上表时,就一直称他们为“转轮王”。玄奘还和很多大臣交往密切,身不由己地卷入了当时的党争。

玄奘法师还偏爱弟子窥基,对其他弟子则往往会留一手。比如他在传授一些高深理论时,会把其他弟子都遣散,唯独留下窥基听讲。而窥基是尉迟敬德的侄子,出身王侯之家,联系到玄奘法师参与政治,不由得让人产生很多联想。

其实不论是参与政治也好,偏爱窥基也好,如果是一个普通人的所作所为,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因为玄奘法师的成就太高,形象太伟大,才凸显出了这么一点小小的瑕疵来。


梦露居士

玄奘法师对于中国人来讲都不陌生,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让这位唐代高僧家喻户晓。

玄奘法师出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年),圆寂于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二月初五日夜。

人们习惯上也称呼他唐三藏,这个“三藏”并不是他的专有名字。通俗的说,佛教经典教材分为经、律、论三部分,合称三藏。其中“经”是根本教义,“律”是戒规威仪,“论”是阐明经义。全部通晓经律论的僧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

他是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之一“法相宗”的创立者,又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他从印度带回来的大量梵文经书,朝廷特意修建了大慈恩寺和大雁塔,用作翻译经书和收藏经书的地方。以至于后来印度梵文经书失传,再从中国所藏去反译。

他也是一位了不起的、真正的“旅行大咖”!「在西域十七年,经百余国,悉解其国之语,仍采其山川谣俗,土地所有,撰《西域记》十二卷。」这部书是玄奘口述,弟子辩机执笔的。可惜后来辩机与太宗之女高阳公主私通,被举报,而斩首。

玄奘法师圆寂后,最初朝廷将其安葬在长安东郊白鹿原上。五年后,唐高宗为之改葬今西安城南约20公里处的少陵原,修舍利塔和寺院。数十年后,唐肃宗又为法师舍利塔题写了塔额“兴教”二字,寺院也被称为“兴教寺”。唐穆宗时,昙景法师主持兴教寺历史上第一次塔寺修葺。唐文宗时再次修缮。


几苇渡

玄奘法师(公元600年-公元664年),俗家名“陈祎”,洛阳缑氏县(今河南偃师境内)人,出身儒学世家,史书称他“备通经典,爱古尚贤”。


父亲去世后,其兄陈素于洛阳净土寺出家,为长捷法师,陈袆于十一岁随长捷法师入寺,习《法华经》、《维摩经》等佛学经典,据《塔铭》记载,陈袆“年十三,依兄长捷出家于洛”,走上修行路。

玄奘出家后,仍在净土寺从景法师研习《涅槃经》,又从严法师习《摄大乘论》,前后约六年。公元618年,玄奘法师随长捷法师离开洛阳,先往长安,后赴四川,拜望了空、景等法师,随后,又从道基学习《阿毗县论》,从道振学习《发智论》,……四五年间,遍访名师,对大多佛学著作养成了极深的见地。但正如那个著名的悖论一样,你知道的越多,就发现你不知道的更多,如坐井方圆的见识,并没有让玄奘法师满足,遂于公元624年,至相州(今河南境内)请教慧休法师《杂心论》,至赵州(今河北赵县境内)寻道深求教《成实论》,至长安寻道岳求取《俱舍论》,并于武德年间接触至中印度波罗颇罗密多罗(僧人名)。

此时的玄奘法师,已经晋级为“研究僧”,开始透过现象追寻本质,据《大唐故三藏法师行状》记载,“法师既遍谒众师,备餐其说,详考其理,各擅宗途;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并取《十七地论》,以释众疑”,《慈恩传》也提到,“法师以古今大德,阐扬经论,虽复俱依圣教,而引据不同,诤论纷然,其来自久。……法师亦踌躇此文,怏怏斯旨,慨然叹曰:‘此地经论,盖法门枝叶,未是根源。’诸师虽各起异端,而情疑莫遣,终须括囊大本,取定于祇洹耳。”年仅二十九岁的玄奘长有此心,又正逢印度那烂陀寺及佛学大师戒贤讲经的吸引,坚定了西行之心。

自公元628年起行,历近四年艰辛,终于到达了那烂陀寺,在印度佛学权威戒贤门下学习《瑜伽师地论》、《俱舍》、《婆沙》、《六足》、《阿毗县》等佛学经典,历时五年之久。此后,玄奘法师游学于印度各地,学习《集量论》、《根本阿毗达磨》、《摄正法论》、《教实论》等著作,于公元636年返回那烂陀寺。后又从名师“胜军”学习《唯识决择论》、《意义理论》、《成无畏论》、《不住涅槃论》、《十二因缘论》、《庄严经论》等。

公元642年,戒日王为玄奘法师召开无遮法会,以显其“真唯识量”,据记载,十八天无一人敢出诘难,为小乘人尊为“解脱天”。公元645年,玄奘结束其游学生涯返归长安,以长安弘福寺组织众人对带回来的经典进行译著,“专精夙夜,不堕寸阴”,据《慈恩传》记载,“每日斋讫,黄昏二时讲新经论,及诸州听学僧等,恒来决疑请义”。其生命后期近二十年都奉献在了译经、讲经之中。


煮酒君谈史

被古印度大乘佛法僧众誉为

“大乘天”

被古印度小乘佛法僧众誉为“解脱天”

1953年2月,毛泽东在全国政协第一届第四次会议上说:“我们这个民族,从来就是接受外国的优良文化的。我们的唐三藏法师,万里长征比后代困难得多,去西方印度取经。”

无论怎么样夸大玄奘的重要性都不为过。中世纪印度的历史漆黑一片,他是惟一的亮光。”——英国历史学家史密斯

1300年后,英国考古学者和印度学者一道,手持英译本《大唐西域记》,在古老的印度大地上按图索骥,陆续发掘出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蓝毗尼等众多佛教圣地和数不清的古迹,甚至现今印度的国家象征———阿育王柱的柱头也是根据这本详细的史料发掘出来的。

中世纪印度的历史从此得以重见天日。印度历史学家阿里曾经这样评价:“如果没有玄奘、法显等人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在五印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当时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

看了其他几位答友的回答,觉得已经很全了,所以挑出重点再回答一下。玄奘法师的功绩很多,尤其是在佛法方面,但在其他诸如历史、地理、人文、自然等等方面的贡献也是非常巨大的。


古今通史

13岁那年玄奘正式出家,出家以后的玄奘在佛学造诣上一日千里。到20多岁的时候,他就已经名满天下,被公认为是古来少有的稀世之才。随着学问的日益精进,玄奘法师的困惑也就越来越多,比如说关于法相的种种说法,比如说心性和佛性的诸多的争论等等,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随着这些困惑的日益增加,玄奘终于感到,如果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亲自到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去看一下。

西行之路漫长而艰险。经历了无数的生死考验,克服了无数的艰难坎坷,玄奘终于到了印度,在这个地方,他刻苦学习,勇猛精进,很快就在印度的佛教界脱颖而出。

在印度求学多年以后啊,玄奘就带着大量的真经,也就是梵文经典回到了自己的祖国。虽说当初玄奘法师离开大唐到印度取经,并没有得到唐太宗的许可,但如今载誉而归,唐太宗也就既往不咎了。玄奘受到的礼遇是盛况空前。在他回到京师的最初几天,整个长安,不论是农工商全都废业庆贺,而后唐太宗亲自接见和他彻夜长谈。

在此后的岁月里啊,玄奘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贡献给了佛经翻译事业。由于早年经历了风霜之苦太多,也由于忘我的翻译工作,玄奘的身体病痛日多,在他65岁那年玄奘恬然圆寂,结束了他在尘世的生命,所以呀有关唐僧父亲被杀,自己满月抛江,后来为父亲报仇等等这些故事,都是后世人为了故事好看而编造出来的。


琳琅智库

学成之后,玄奘决定归国传法。

当时的印度佛教,把一切众生划分为声闻种姓、缘觉种姓、如来种姓、不定种姓、无种姓五种,其中无种姓是最愚痴的一类,被认为是永远不能成佛。

玄奘向他的老师戒贤法师辞行时,曾说“无种姓不能成佛”恐怕不能被中国人接受,要求改为一切种姓皆能成佛。戒贤法师没允许他这么做,结果果然不被中国人接受。因为当时中国已经普遍接受了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的观点。

玄奘法师带了很多佛教经典归国,受到了唐太宗的礼遇,并在长安大雁塔开设译场译经。玄奘译经,以能忠实反映梵文原意为主。


西安兴庆路海之声学号

是个取经的修行的出家人吧,是个一心虔诚向佛修行的人,是一个真正的传播西方佛教为国忧民的人吧。只能这样说,说真的对于这个历史,对于其它这些,我不是很感兴趣,只能回答到这里啦,不好意思,见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