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長科普——瞭解人體功能系統的真正祕密,解密瘦身本質

超長科普——瞭解人體功能系統的真正秘密,解密瘦身本質

很多人都有這麼一個疑問:是不是運動時間長的就是有氧運動,時間短的就是無氧運動?是否氧氣參與的運動就是有氧運動?如果我做深蹲和俯臥撐的持續時間超過3分鐘,氧氣參與供能,那麼是否可以認為,我現在做的深蹲和俯臥撐就是有氧運動了?

這當年也是困擾我很久的一個問題。現在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不是。

超長科普——瞭解人體功能系統的真正秘密,解密瘦身本質

無氧運動和有氧運動是一個籠統的叫法,它們之間的界限並不明顯。很多人以為無氧和有氧的區分是根據時間來判定的:時間長的低強度運動就是有氧,時間短的就叫做無氧——這種想法在現實中可以理解,但如果你要這樣去定義有氧和無氧,那是不正確的。

我想請諸位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很少將籃球、棒球、足球這類運動時間也很長的運動稱為有氧運動呢?他們也有持續性啊。也要跑啊,走啊,跳啊。

原因就在於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本身就不是按照時間來區分的。

超長科普——瞭解人體功能系統的真正秘密,解密瘦身本質

有氧和無氧運動的本質上是根據人體的供能系統所佔的比重來區分的。一個運動是否是無氧和有氧主要取決於它的供能系統,取決於它的運動強度,然後才是取決於時間。而運動強度基本上就已經決定了一個運動的持續時間了。如果某個運動是無氧(磷酸原和糖酵解)系統供能居多,那就無法將這個運動稱為有氧運動。俯臥撐正是如此,籃球、棒球、足球也是如此。

有人問:健美訓練法則是中高強度,中等次數。那麼是否有高強度高次數的訓練?我的回答很明確:根本沒有高強度高次數這種訓練方法,高強度必定對應的是低次數的訓練。如果你能夠進行高次數的訓練,那麼你的訓練負荷一定是不大的。所以即使你俯臥撐做的再慢,也不會變成長時間的有氧運動。一方面是由於你的供能系統(磷酸原)跟不上,另一方面是由於你肌肉乳酸堆積過多導致你的肌肉疲勞。

====以上是結論,下面開始具體分析,有耐心聽科普的進,沒耐心的看看以上的結論就好了,沒時間的就存到手機裡以後再看吧====

人體有三大供能系統:「磷酸原系統」、「糖酵解系統」、「有氧氧化系統」。

一、磷酸原系統

「磷酸原系統」主要在運動開始後0·30s內由磷酸肌酸為身體進行供能,在短時間和大強度運動中,磷酸原系統是主要的功能系統。

二、糖酵解系統

「糖酵解系統」主要在運動開始後6s-3min,為身體進行供能。在中高強度的運動中主要由糖酵解系統參與。

「糖酵解系統」分為快速糖酵解和慢速糖酵解。

快速糖酵解和慢速糖酵解區別在於兩者的產物「丙酮酸」的去處。前者的丙酮酸轉化為乳酸,後者的丙酮酸進入線粒體通過氧化系統供能,所以快速糖酵解也叫做無氧糖酵解,慢速糖酵解也叫做有氧糖酵解。

當肌細胞內氧氣不足時,就會發生快速糖酵解(此時生成乳酸),氧氣充足時,就是慢速糖酵解。所以你在做那些中高強度的運動時,肌肉細胞氧氣不足的時候,你的肌肉就會堆積乳酸,就容易痠痛。同時,乳酸過多還會使氫離子濃度增加,從而抑制糖酵解從而引起肌肉收縮。

而在進行低強度長跑、游泳時,乳酸就不會堆積,因為丙酮酸進入線粒體功能了,你的身體就沒有乳酸堆積就不會痠痛。

三、有氧氧化系統

「有氧氧化系統」主要在運動開始後2min內由糖、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氧化為身體進行供能,它需要大量的氧氣參與。再說一次,在運動2min後,有氧大量供能便開始了,脂肪的氧化也開始了。

四、到底如何區分無氧?有氧?

事實上,在任何情況下——無論你是靜止還是運動,三大供能系統都在運轉,有氧系統也都在參與運轉。人們將某種運動劃分為有氧和無氧,更多的是參考它主要的供能系統(供能系統所佔供能比例)。

為了便於理解,我參考《美國體能協會私人教練基礎》做了一個簡單的表格:

超長科普——瞭解人體功能系統的真正秘密,解密瘦身本質

為了便於理解,我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在進行跑步時,最開始的那6秒鐘,大部分是屬於磷酸原供能。6秒後糖酵解系統開始為運動供能,磷酸原功能減少。到30秒時糖酵解成為主要供能系統。2分鐘後氧化系統開始為運動供能,糖酵解供能逐漸減少。到30分鐘時有氧系統供能比例達到最大。

而且,供能系統提供ATP的速率和提供的量是成反比的。所以,磷酸原供能系統,主要為高強度短時間的運動提供能量,糖酵解系統主要為中高強度、中短時間的運動提供能量,氧化系統主要為低強度、中長時間的運動進行功能。這其中只是比例問題的不同。

超長科普——瞭解人體功能系統的真正秘密,解密瘦身本質

一個運動是否是無氧和有氧主要取決於,它的運動強度,然後才是取決於時間。

為什麼?——因為中強度的運動,是由你的磷酸原系統供能的,你無法持續太久。

對於一般人來說,俯臥撐深蹲這類抗阻訓練屬於中等強度的動作。在做動作時,是磷酸原系統和糖酵解系統參與主要的供能,所以即使你「慢慢地」做,也會在一定時間內消耗完磷酸原系統的能量和糖酵解的能量(這是疲勞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在沒有氧氣參與的快速糖酵解過程中,運動會在相應的肌肉部位產生乳酸,造成肌肉痠痛,乳酸堆積後會抑制糖酵解的進行,並引起肌肉收縮(這是疲勞的原因二)。

連續做幾百個俯臥撐,讓俯臥撐進入有氧供能系統可能嗎?——可能,但是從本質上來說,長時間連續地做俯臥撐還是屬於無氧運動,因為磷酸原和快速糖酵解的供能還是佔了俯臥撐過程中較大的比重。如果某個運動是無氧(磷酸原和糖酵解)系統供能居多,那就無法將這個運動稱為有氧運動。俯臥撐正是如此,籃球、棒球、足球也是如此。

再說一次,一個運動是否是無氧和有氧主要取決於它的供能系統所佔的比重,取決於它的運動強度,然後才是取決於時間。而運動強度基本上就已經決定了一個運動的持續時間了。

看看下圖:

超長科普——瞭解人體功能系統的真正秘密,解密瘦身本質

超長科普——瞭解人體功能系統的真正秘密,解密瘦身本質

看了上面這張圖,我們再回到我一開始問的那個問題:我們為什麼很少將籃球、棒球、足球這類運動時間也很長的運動稱為有氧運動呢?他們也有持續性啊。也要跑啊,走啊,跳啊。

原因就在於籃球、棒球這種運動,主要供能系統是磷酸原和糖酵解系統。他們需要對抗、發力和快速位移的時間是很短的,但是運動強度卻是極高的,在整個比賽過程中,人體就處於高強度無氧運動和低強度位移的過程中。

所以明白了麼?慢慢做的無氧運動也不會變成有氧運動。

一方面是由於你的供能系統(磷酸原)跟不上,另一方面是由於你肌肉乳酸堆積過多導致你的肌肉疲勞。

看到這裡你知道怎麼區分無氧和有氧運動了嗎?

最後再說一次哦:

——是否無氧和有氧主要取決於它的供能系統所佔的比重,取決於它的運動強度,然後才是取決於時間。而運動強度基本上就已經決定了一個運動的持續時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