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抑郁现状及感想

中国抑郁现状及感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抑郁症是全球第四大疾病负担,也是导致患者功能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大约有1/7的人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遭受抑郁症困扰。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的第二大疾病。在中国,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6%,目前已确诊的抑郁症患者为3000万人左右。

问卷调查结果还显示,大众对抑郁障碍的躯体症状认识远远低于精神症状。数据表明,56.32%的人在出现情绪低落、悲观等负面情绪时会觉得自己患了抑郁症,但是73.65%的人在出现头痛、食欲减退等具体的躯体症状时不会联想到自己患上抑郁症。

一、抑郁症原因剖析

专家认为引起抑郁症的主要原因来自四方面:遗传因素、体质因素、生物学因素以及社会心理因素。这也是常见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

由于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社会矛盾增多等原因,导致目前我国精神类疾病的患者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受基因、心理及生理特征的影响,女性在某些特殊的年龄段及生理时期,心理上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比男性更容易患抑郁症,如:妊娠期、哺乳期、更年期等。

比如:全职妈妈已经成为抑郁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孩子远远比上班还辛苦,很多时候对于家庭的付出不能用金钱去衡量,全职妈妈总是伸手问老公要钱,总没有花自己的心里舒坦,但是自己想教育好孩子,担心父母或者公婆带孩子不太合适或者不给带等多种因素,所以妈妈感觉很辛苦。老公也觉得委屈,家庭的重担在自己一个人上,感觉气喘嘘嘘,房贷、车贷、奶粉钱都是现实的压力。双方之间缺少沟通,不太理解,很容易造成一方抑郁。

抑郁症患者可能感觉心情郁闷痛苦,难以集中精力和正常思维,焦虑或坐立不安。此外,还经常伴随躯体不适,如胸闷、憋气、浑身疼痛、失眠、多汗等。顾秀玲说,躯体症状是抑郁障碍的显著特征,很多早期的抑郁症患者往往以躯体症状为主诉,包括睡眠障碍、疲乏、喉头及胸部缩窄感、便秘、体重减轻、头痛、颈背部疼痛、胃肠症状、心血管症状等。

对于抑郁症,也应防患于未然。由于慢性疾病容易合并抑郁症,因此,要避免过度饮酒、吸烟,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预防冠心病、癌症、中风等疾病的发生,也可以减少抑郁症。(疾病带来的抑郁状态,与这个疾病有关系,这叫所谓的“身心疾病”也就是躯体疾病引起的症状。另外服用抗抑郁药物,不要去喝酒、)

对于严重抑郁症,毕竟症状严重时,患者的感知力缺失,对于自身感觉缺乏,更危险的是严重抑郁患者,有可能自杀。所以,对于没有服用药物的严重抑郁症,必须服用药物平稳之后,再去找心理咨询。

所以,根据我个人的咨询抑郁症经验,把抑郁者当成来访者,更有利于抑郁者康复。真正意义上的用心理学去咨询一个服用药物的抑郁症,你会看到他的变化。

抑郁症并非单纯性心理问题,而是有一定生物学基础的临床疾病。它由生物学、心理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任何人都没有免疫力。”孙医生表示,脑内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分泌异常时,会导致抑郁症的“快乐缺乏”,还有工作压力、亲人去世等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会增加抑郁症的风险。

三、抑郁症的经典症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情绪低落: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感到悲观绝望,痛苦难熬,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感觉。常用活着无意思、高兴不起来等描述其内心体验。

2、思维迟缓:思维问题费力,反应迟钝,自觉脑子不转了,做任何事情注意力都无法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3、行动力下降:突然变懒,主动性活动明显减少,生活被动,不愿参加外界和平时感兴趣的活动,常独处。

四、谨慎诊断 抑郁症易合并其他疾病

五、丢掉病耻感 谨防抑郁症患者自杀

曾有人这样形容抑郁症,他们的灵魂已经不受自己的控制,如同行尸走肉一般,那种永远握不紧拳头的慌乱感最终将他们推进黑暗的坟墓。大多数抑郁症患者的自杀不是蓄谋已久的行为,而是大多在某个时刻突然而起的一种念头或者受其支配的行为。“澳大利亚一项针对自杀未遂者的研究发现:有93%的自杀未遂者,被抢救过来之后都非常后悔。他们都不想做出自杀的选择,但在那一刻,就不受控制做出了这种行为。患有“微笑型抑郁症”的患者最容易突发自杀风险。他们平时看起来时常面带微笑,但内心深处极度的痛苦无助、压抑悲愁。这种长期压抑的情绪一旦爆发出来,就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六、及时诊治 运动利于患者的康复

抑郁并不可怕,也不可忽视。阿加莎的小说《撒旦的情歌》里写:“为了逃开那头怪兽,你一直跑,一直跑,但是这样是没用的,你不能一直用后背对着它;你要勇敢地转过身去,才能看清那头怪兽的本来面目。”面对抑郁症,我们要用正面、积极的态度,不要讳疾忌医,要像对待普通感冒一样,坦然主动地寻求医生帮助。


525心理网_您身边的心理咨询专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