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初步認知和基礎膳食營養防治

糖尿病的初步認知和基礎膳食營養防治

糖尿病是一種多病因的代謝疾病,特點是慢性高血糖,伴隨隨因胰島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素亂。糖尿病、糖耐量減退和空腹血糖調節受損的診斷標準見表1-1。

表1-1糖尿病、糖耐量減退和空腹血糖調節受損的診斷標準

項目

靜脈血糖

空腹(mmol/L)

(口服葡萄糖75g)餐後2h(mmol/L)

正常人

<6.1

<7.8

糖尿病人

≥7.0

≥11.1(或隨機血糖)

糖耐量減退(IGT)

<7.0

7.8~11.1

空腹血糖調節受損(IFG)

6.1~7.0

<7.8

1.糖尿病的病病因

(1)遺傳因素

Ⅰ型和Ⅱ型糖尿病均有遺傳性,Ⅱ型更強,中國人屬於Ⅱ型糖尿病

的易患人群。

(2)肥胖

80%的糖尿病患者有肥胖的病史,我國調查資料顯示,超重者糖尿病患病率是非肥胖者的5倍。超重和肥胖者均有高胰島素血癥和胰島素抵抗。

(3)年齡

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升高快。近年來糖尿病也有趨向年輕化的發展

(4)不合理的飲食結構

高能量、高脂眆、低膳食纖維飲食不僅是肥胖和高脂血症的飲食營養原因,這樣的飲食習慣還會引起胰島素抵抗。

(5)吸菸

長期大量吸菸易發生血紅蛋白糖化,同樣的體重指數,吸菸者內臟脂防量、空腹血糖和胰島素水平均高於不吸菸者。

(6)運動減少

體力活動減少是肥胖發病的原因,也是發生胰島素抵抗和糖尿病的重要因素。

2.糖尿病的飲食營養防治原則

(1)適宜的能量攝入量,防治肥胖

全天適宜能量計算公式:

總能量=標準能量供給×理想體重

能量供給參考標準見表1-2。

表1-2 不同勞動強度能量供給參考表(kcal/k·日)

勞動強度

舉例

消瘦

正常

肥胖

臥床

20~25

15~20

15

輕體力勞動

(職員,教師、售貨員)

35

30

20~25

中體力勞動

(學生、司機、外料醫生、電工)

40

35

30

重體力勞動

(農民、建築工、搬運工、舞蹈演員)

45~50

40

35

(2)膳食三大營養素比例合理

碳水化合物佔總能量的的50%~60%,脂肪佔總能量的20%~25%,蛋白質佔總能量的15%,其中優質蛋白質(包括大豆蛋白)不少於30%;經常選用血糖生成指數較低的食物。

(3)膳食纖維每天攝人量不少於30g。

(4)增加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B1、維生素A和鈣的食

物,必要時服用製劑。

(5)進食要定時定量,要和藥物相配合,預防低血糖。

(6)禁菸酒,忌食含單雙糖的點心和飲料。

(7)合理選擇食物烹調方法,忌煎炸和和燻烤食物。

下圖自上至下能量依次減少,粗纖維依次增多

糖尿病的初步認知和基礎膳食營養防治

結合表2,綜合測算自己每天應補充比例

參照《公共營養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