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二百多年降服不了的蒙古,为何清朝几十年便降服了?

明朝二百多年降服不了的蒙古,为何清朝几十年便降服了?

明朝的建立是在亡国元朝的基础之上,而元朝就是蒙古族建立的,双方可以说是那种不死不休的世仇,蒙古身为游牧民族机动性高,在辽阔的北方草原如鱼得水,明朝当然降服不了。而有明一代一直打压蒙古,虽然没有降服但是成果很大,打的蒙古抬不头起势力衰弱,后金(清)趁虚而入,打败蒙古然后采取怀柔拉拢政策,而且同为游牧民族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共同语言更多,当然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1367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开始第一次北伐,一路势如破竹,攻进元大都,元顺帝匆忙而逃,回到蒙古草原本部,元朝全国性政权的统治正式结束。1368年,明朝正式成立,朱元璋成为明太祖,年号洪武,在位31年,终洪武一朝共北伐八次,打的元朝的尾巴王朝北元一蹶不起。

第六次北伐蓝玉为统帅,甚至打的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匆忙而逃,后被其部将也速迭尔缢杀,俘虏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次子地保奴等64人、太子必里秃妃并公主等119人、吴王朵里只、代王达里麻、平章八兰等2994人、军士男女7.7万余人。明史记载:夏四月丙辰,蓝玉袭破元嗣君于捕鱼儿海,获其次子地保奴及妃主王公以下数万人而还。堪称北元版靖康之耻。后北元不成系统彻底取消,蒙古经历了元朝的全国性统治,尾巴王朝北元的割据统治,最后回归到游牧民族的原点。之后明成祖更是五征蒙古,当然蒙古也有反击,如明英宗时期的土木堡之变,俘英宗。明世宗嘉靖帝时期的庚戌之变更是兵围北京城。

明朝二百多年降服不了的蒙古,为何清朝几十年便降服了?

明朝与蒙古是不死不休的世仇,更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对抗,有着不可调节的矛盾。双方一直征战中,当然明朝整体来说是一直压制蒙古,至明末蒙古已经是四分五裂不足为患了,也给了后金征服蒙古的机会。

清朝最早在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就拉拢了一些蒙古部落,清太宗皇太极时期为了面对明朝时没有后顾之忧,开始征战四方,迫使朝鲜降服,征战蒙古时因为有明一代二百多年的打压,蒙古早已没有当年成吉思汗时代的荣光了,轻松将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击败,最后征服蒙古诸部,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因为没有世仇且同为游牧民族,征服过后,清朝开始对蒙古部落采取拉拢怀柔政策,联姻于蒙古,清朝皇后多出自蒙古,其中代表人物就是出自蒙古科尔沁部的孝庄太后,而且蒙古有一套完善的藩王制度,可以世袭罔替独立于清廷之外,清朝虽然共有12位藩王,但蒙古的世袭王爷也不少也没有计入其中,可以看出清廷对于蒙古的待遇之重,同时清廷在蒙古推行黄教,出家之人待遇颇高,是平民的好出路,但是出家人不得成婚也就是没有子嗣,在这种另类计划生育之下,蒙古人口锐减一蹶不起,清廷的控制进一步加深,这才是清朝真正降服蒙古的原因所在。

明朝二百多年降服不了的蒙古,为何清朝几十年便降服了?

个人见解,谢谢观看,更多精彩动动小手点个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