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糖尿病截肢的併發症,如何來有效做到預防!【糖知識】

糖友們都知道,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引起的慢性併發症,這才是糖尿病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

讓糖尿病截肢的併發症,如何來有效做到預防!【糖知識】

今天我們主要來了解一下“糖尿病足”這個慢性併發症。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經病變、下肢動脈供血不足及細菌感染等多種因素引起的以足部疼痛、足部皮膚深部潰瘍、肢端壞疽為主要表現的一種併發症。

讓糖尿病截肢的併發症,如何來有效做到預防!【糖知識】

糖尿病足早期可表現為:下肢感覺異常、麻木、發涼,下肢觸覺、痛覺和溫度感覺逐漸消失等症狀,病情嚴重的患者足部則出現破潰、壞疽甚至截肢。

感覺多是從足趾開始。經數月或數年逐漸向上發展。症狀從很輕的不適感、表淺的“皮痛”到難以忍受的疼或深部的“骨痛”。

典型的疼痛可為針刺、火燒、壓榨或撕裂樣疼痛,還會有麻木、發冷感。常有蟻行感或麻木感,由於溫度感喪失、痛覺遲鈍而易發生下肢各種創傷和感染。

讓糖尿病截肢的併發症,如何來有效做到預防!【糖知識】

所以我們應該及早進行糖尿病足的篩查,從而更好的預防其發生。

糖尿病足的篩查,主要包括周圍神經和周圍血管病變的篩查。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典型表現為:雙側肢體遠端對稱性疼痛和感覺異常(麻木感、蟻走感、燒灼感、襪套感等),下肢症狀較上肢多見。

主要篩查項目:壓力覺、震動覺、痛覺、溫覺、踝反射等

周圍血管病變則表現為:腳冷、皮膚髮亮變薄、血管搏動減弱消失或皮下組織萎縮等。

主要篩查項目:踝肱指數的測定、下肢血管超聲、血管磁共振、四肢肌電圖等。

2型糖尿病患者應每年進行一次常規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篩查;病程5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也應每年進行一次篩查。

讓糖尿病截肢的併發症,如何來有效做到預防!【糖知識】

有研究顯示:堅持糖尿病足部護理“五部曲”,可以使足部皮膚的狀況和下肢缺血得到很好的改善,下肢和足部出現的麻木感及疼痛感得到明顯的緩解,皮膚的皸裂和乾燥情況得以改善,是現在預防糖尿病足非常有效的措施。

具體操作如下:

首先用“溫水洗足”,每天要使用溫水洗腳,其溫度一般在37 ℃~40 ℃,通常洗5~10 min。

洗淨後用顏色較淺並且質地柔軟的毛巾將腳輕輕的擦乾,特別是足趾間。

然後是“檢查足部”,洗足後要對雙足皮膚進行仔細的檢查,尤其要注意足底、趾間、容易受到擠壓的部位是否有紅腫、皮膚皸裂、變色、水泡、潰瘍、足癬、雞眼、創傷等情況,皮膚感覺是否正常和足背動脈是否有搏動。

其次是“塗擦潤膚膏”,對於皮膚乾燥的患者,洗足後要塗抹潤膚膏,使皮膚柔潤,以預防出現皮膚的皸裂。注意不要在足趾間塗抹。

接著是“足部按摩”,用手掌的大魚際和小魚際肌以足尖為起點對雙足和下肢進行按摩,按摩兩側足部和小腿各要3~5 min,每天早晚各要求做1次,用來加強下肢和足部的血液循環。

最後一步是“下肢運動”,運動通過抬腳尖,提腳跟,彎腰等以促使小腿的肌肉——腓腸肌進行收縮,從而加強下肢的血液循環。

讓糖尿病截肢的併發症,如何來有效做到預防!【糖知識】

審核:張醫生

每日一說

親愛的糖友,看完今天的內容,不知道你們有什麼想法,在文章下面可以直接留言哦!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可以多多轉發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