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丨浙江和吉林牽手合作 互相看對眼了什麼?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丨浙江和吉林牽手合作 互相看對眼了什麼?

浙江又來了一大波"取經團"。近日,吉林省21個部門組成龐大的"對接團",來浙江對接對口合作。

3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對外公佈《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部分省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這是實施新一輪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方案》明確,浙江省和吉林省建立對口合作關係。

如今浙江、吉林手牽手,這段"姻緣"該如何上演呢?


浙江對口吉林,習總書記做過"媒人"

2000多公里,是浙江和吉林之間的距離。但浙江和吉林之間的經濟社會發展交流,卻從來沒有拉遠過距離。

2005年5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就組織過浙江吉林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交流會。在交流會上,他說,浙江與吉林經濟互補性很強,交流與合作的潛力很大。兩省的經濟交流與合作一直比較頻繁,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兩地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浙江人踴躍到吉林投資興業,雙方優勢互補,產業合作層次不斷提高,有力地促進了浙吉兩地經濟社會的共同發展。

在已有基礎上,堅持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原則,接照市場經濟規律辦事,促進優勢互補,推動聯合協作,實行全方位、多領域、各層次的交流與合作,努力達到共同受益、共同發展的目的,譜寫兩省交流與合作的新篇章。這是習總書記在當年對浙江和吉林兩地經濟合作提出的要求。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丨浙江和吉林牽手合作 互相看對眼了什麼?

這些年來,浙江和吉林的合作交流一直沒有停歇。浙江前去吉林學習先進裝備製造、現代農業發展等方面經驗做法,吉林來浙江學習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成功經驗。


浙江市場和浙商資源,吉林最看重

吉林省與浙江省建立對口合作關係,始見於2016年11月1日出臺的國發62號文件。四個半月後,"對口合作"具體實施細則終於落地。實際上在此之前,吉林省已經就積極搶先"動"起來。在浙江已經能看到不少吉林的身影。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丨浙江和吉林牽手合作 互相看對眼了什麼?

4月15日,一場以"南北交融、商通四海"為主題的吉林省吉林市經貿合作交流會在杭州舉行。在此次交流會上共有24個合作項目成功簽約。這回,人家看重的是浙商資源。

據吉林市經合局負責人說,大約有12萬浙商在吉林省創業,包括雅戈爾、傳化、農夫山泉、娃哈哈等知名浙商在吉林省都有落地項目。吉林將緊抓兩省對口合作機遇,通過搭建經貿合作平臺,推進吉林市資源與浙江省資本全面對接,在優勢互補合作中實現互利共贏。


吉林來浙江要取哪些"真經"?

除了經貿合作,吉林還打算來浙江"取經"。他們想學什麼?

或許首先要學的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吉林省將深入學習借鑑浙江省"放管服"改革成功經驗,對標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標準,加快推動吉林省網上辦理的"零跑動"和現場辦理"一次性跑動"相關平臺建設。

其次是發展規劃對標。學習借鑑浙江省"多規合一"的總體技術路線、"三區三線"(城鎮空間、農業空間等技術流程和綜合管控原則。

還有國有企業改革。有針對性地學習浙江省國企改革成功經驗,支持浙江省企業通過多種方式參與吉林省國有企業改革、改造和重組,共同搭建合作交流平臺,與浙江省有實力的企業開展合作。

只有這些嗎?吉林省智庫秘書長研究員劉庶明還專門提了三點"浙江經驗",值得一學。

"我認為在對口合作中,首先要學的就是浙江人在改革開放以來具有解放思想、先行先試、敢闖敢試的理念和行動。"劉庶明表示,吉林省存在的問題就是思想相對滯後,傳統的計劃經濟多,市場經濟色彩少。而浙江省解放思想、先行先試,以及在市場中探索的理念,對吉林省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丨浙江和吉林牽手合作 互相看對眼了什麼?

第二,民營經濟是浙江省發展的主力軍,對GDP、財政、就業等貢獻很明顯。而吉林的民營經濟不夠發達,體制創新、產品結構問題、人才問題等等方面存在短板。劉庶明表示,尤其要學習浙江政府這隻"手"如何推動市場經濟發展。

"阿里巴巴給我們的啟示,'互聯網+'可以讓相對落後的城市實現彎道超車。"劉庶明認為,浙江經驗表明掌握科技制高點,利用互聯網+新思想、新模式,改變落後的生產力,這是振興東北的重大機遇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