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克平: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爸妈做的东西最好吃

9月9日,《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中国味道》总顾问董克平,携新作《吃鲜儿》到汉阳物外书店,和读者畅聊湖北菜的接地气和高大上。活动后,董克平接受了读加君的专访。

董克平: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爸妈做的东西最好吃

董克平与读者交流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爸妈做的东西最好吃,其实和你的胃快乐相关

《舌尖上的中国》制片人陈晓卿用三句话概括董克平:北大毕业生里最懂吃的人,餐饮评论界里最勤奋的人,美食圈里人缘最好的人。

作为京城美食大家,董克平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混过一段音乐圈,后来去广州,开始转向美食领域。和其他美食评论家不同,他从社会学、科学、历史学等方面,探讨一道美食的前世今生,已出版10余本美食评论著作。七年前,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主体部分拍摄完成后,部分菜肴为了有更好的视觉呈现,需要集中精细补拍,陈当时和餐厅不熟,只好向董克平求救,董克平爽快地一口答应,牵线安排了绝大多数餐厅的拍摄计划,可谓《舌尖上的中国》的助产士之一。

有读者问,《舌尖》第一季为什么没拍武汉美食?董克平坦言,第一季所有入选的食物全走手工路线,比它们好吃的,他吃过不少,但因为节目注重食物带来的情感沟通,尤其是亲人吃到后的那种幸福笑容,手工是最好的心意表达。“你想啊,观众看电视时,吃不到,闻不到,很难共鸣,只有在食物中倾注情感,用食物来勾起你味蕾的乡愁,才会感动到落泪。”

董式专业点评法还在后头。科学分析表明,一个人的胃,6-9岁最快乐。这个时候,你吃到的东西,不是外婆奶奶做的,就是爸爸妈妈做的,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味蕾记忆最清晰,以后不论在哪个地方尝到它,都有幸福的回忆在心头。“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爸妈、外婆做的东西最好吃,其实和你的胃快乐相关。”

如果一个北大哲学系毕业的人,当年投身美食,是个话题,现在越来越多高学历80后90后进入美食行业。董克平认识的晚辈中,就有一位在美国学生物化学的,回国后开了一家七间房的餐厅。在他看来,中式烹饪讲究经验验证,注重师承,西式烹饪则不断探索新味道。现代烹饪从17世纪开始,就不断随着化学科技的发展,开发新味道。2000年后,美食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各种高科技如分子技术,为美食探索提供更多可能性。所谓好吃,用科学的方法总结,就是食材中的蛋白质、酶的峰值,达到最高的时刻,而科技为保留他们的高峰值,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技术手段。

董克平: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爸妈做的东西最好吃

1991年的北京油饼摊儿

弄懂食物背后的文化,食物的吸引力会更大

董克平曾在汉口住过8个月,吃遍了武汉三镇的各个餐厅,武汉丰厚的水产、腊肉、排骨耦汤,湖鲜江鲜,山川形胜,物产丰富,给他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不止一次向读者强调,武汉大闸蟹,不亚于江南。因为螃蟹好不好,只看湖水,湖水清,饵料足,沙底清,生产出来的便是好蟹,梁子湖就具备这些条件。

他觉得武汉完全可以成为湖北美食的一个代表。国家级烹饪大师卢永良,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年轻的烹饪大师,既有理论基础,又有扎实实践,他非常佩服。他曾吃过卢大师的鱼头泡饭,至今齿有余香。

读者见面会的那顿中餐,因为赶时间,吃的是工作餐,董克平晚上就写了美食日记:“中午吃了一顿不算好吃的武汉菜,说不算好吃是因为排骨藕汤上来时,我就说这个藕不对,不是蔡甸的,也不是洪湖的。”一位作陪者告诉他,一是还未到产藕的季节,二是武汉地区及湖北,好的藕,基本被餐饮集团包下了,不会流到市面上去,大部分餐厅的藕汤用的都是菜场里买的藕。

董克平认为,中国的饮食,之前都是形而下地活着,为了温饱,后来都看大众点评,选吃的。现在大家对吃,从活着变成了生活。

他希望读者读他的美食书,最好的收获是合上书,可以琢磨食物背后的故事。武汉作为水陆码头,交通要道,自然美食汇聚,他要告诉读者的,是为什么这么做?调料怎么放?先上后下,按图索骥,解决美食文化上的所以然问题。当你弄懂食物背后的文化,食物的吸引力会更大。

董克平: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爸妈做的东西最好吃

老四季美汤包馆 萧继石作

懂点食物的进化史,少闹笑话

董克平说,他的字典里没有“我想吃”三个字,中国人习惯用自己的口味,去评判食物。有时你认为不好吃,只是因为不熟悉而已。统计学调查显示,一道食物,只要坚持吃下去,你就会非常喜欢。因为世界在变,人在变,味道也会变,怎么变,是厨师和消费者共同研究和妥协的结果。

他以辣椒为列,明朝万历年间,当时的辣椒——番椒,是作为观赏食物引进的,清朝道光年间方才广泛种植,用到食物,已是同治年间,四川人将麻辣结合,已是民国初年。当你了解一道食材的进化史,你就会相信,母亲或外婆,用当下的器具,用最适合的料理法,做出我们喜欢的东西,就是最好的美食。

不管日程如何忙碌,董克平每天都坚持读50页书,功夫在诗外,什么都读。这也是他的美食评论包罗万象的源泉。他最近写了一篇《戏剧中的饮食文化史》,其中提到朱世慧主演的《七品芝麻官》的名言,“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是艺术的误会,因为这是发生在明朝万历年间的故事,那个时候红薯还未传入中国,知县不可能回家卖红薯。

董克平: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爸妈做的东西最好吃

访谈

董克平: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爸妈做的东西最好吃
董克平: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爸妈做的东西最好吃

湖北风味特别丰富,可与鲁苏川粤并列

读+:湖北菜因为没有进入八大菜系,不少鄂菜大师,既委屈,又不服气,你觉得呢?

董克平:在我的饮食经验中,湖北的饮食要比湖南丰富,比河南河北更是要高出许多。虽然说八大菜系中没有湖北菜,王仁湘先生的《华夏饮食文化》一书中,对地方风味的划分却把湖北风味单独提出来,与鲁苏川粤并列的。看过王仁湘先生的论述,我同意他的观点。湖北有长江有汉水,省域内湖泊众多,有千湖之省的美誉,水产丰富,江鲜湖鲜随手可得;江汉平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物产丰饶,山区又有野味山珍,加上武汉三镇自古就是商贸重镇,九省通衢,物流畅达,南来北往的客商,为武汉造就了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消费市场,餐饮业的发展自然也就很是兴旺了。

董克平: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爸妈做的东西最好吃

我真心觉得湖北风味特别丰富,“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毛泽东吃武昌鱼就是在武汉。

读+:新湘菜、新川菜,甚至新云贵菜,这些年在许多城市,涌现了很多时尚餐饮品牌,与之相较,湖北菜却一直难以大范围连锁流行,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董克平: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的高低是地方风味影响力的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发展的势头不如沿海地区,又没能像湖南菜那样先南下广东深圳,在那边做出名堂后杀向全国各地。因此,这二三十年,北上广等城市中湖北菜餐厅数量不如湖南菜餐厅多。近年来,随着湖北经济的发展,一些人开始打造新的湖北菜,让湖北菜走出湖北,让更多地方的人体验排骨藕汤、红菜苔炒腊肉、荆沙甲鱼、三鲜豆皮、沔阳三蒸等湖北菜的美味。

今年三月我在武汉遇到卢永良大师,他们正在编篡《楚菜大词典》,把“鄂菜”更名为“楚菜”,不仅是听起来舒服多了,更是把湖北菜的范围扩大了许多,由“鄂”到“楚”,湖北菜找到了历史的根,根深叶茂,它的辉煌值得期待。

董克平:有条件的话,最好是自己过去吃。食材离开当地,就会产生变化。比如武汉的东西运到北京,运输的过程是损耗,加上北京空气干躁,对食材又是一种损耗。所谓新鲜,是指食材的水分、蛋白质最丰富的时候,此时入口,最原汁原味。

董克平: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爸妈做的东西最好吃

武汉早餐的丰富,让人叹为观止

读+:你曾说,了解一座城市从“吃”开始,你是从哪种吃开始了解武汉,印象最深的食物是什么?

董克平:我是从早餐开始了解武汉。2002年后我曾在亚洲大酒店住过8个月,武汉早餐的丰富性,让人叹为观止。不管是时髦女郎还是老人,武汉人习惯一边走路一连吃早餐,非常有烟火气。

印象最深的食物是武昌鱼。武汉人觉得它太平常,其实只要新鲜的武昌鱼,料理方法得当,烧出来都好吃得不得了。这次重回武汉,我发觉人们的口味变化特别大,与时代一样,这十几年也是饮食最丰富和最剧烈变化的时代。面对很多外来食材,本地人很难做到敝帚自珍。我觉得武汉完全可以多一点美食自信。

读+:通过食物去了解一个城市可能是最便捷、也最容易的。比如:风土人情,物产,气候等,都可以在食物中得到印证,一个城市的美食必然与城市的性格相关。” 你觉得哪种食物最代表武汉性格?

董克平:牛肉粉,香得酣畅淋漓。有点像武汉的女人,泼辣。

读+:你经常在朋友圈分享在北京高大上餐厅吃饭的轶事,武汉人非常爱吃,但一些洋餐饮大牌,却难以存活,是饮食文化还不够开放吗?

董克平:全中国哪个地方的人都说自己爱吃。天津人还说,“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为过。”中国人的口味太刁钻太顽固。在餐饮行业,中西餐没有高下之分,西餐的毛利率相当高,老板们应该很乐意开西餐的。难以存活下来,和城市性格无关,而是和人口基数有关,一些洋品牌之所在北京、上海能存活下来,和他们外企工作人员的庞大基数息息相关。

因为外国人的口味,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开放。我看过一则记录,1920年,中餐馆开到国外时,便有一条——建议分享,但外国客人还是没有分享的习惯。几年前,我的一个朋友请外国友人到中餐馆吃饭,他们一人点了一个东坡肘子,几十年过去了,中餐在老外眼里还是低端饮食,他们顽固地坚守自己吃习惯。

厨房里的社会学家

读+:陈晓卿说你有超强大的社交能力以及天赋异禀的无敌记忆力,能记住各家餐厅大厨、厨师的职务、师承、代表菜,有什么秘诀吗?

董克平:美食既是江湖,就有门派。除非你的气场比大师们更强大,才可越过门户之见,否则你必须记住。尤其是一些德高望重的大师之间,难免有门户之见,那就要尽量少相提并论。是江湖就有规矩,这是生存法则,记住他们的师承,代表菜,也是对他们专业领域的尊重。

读+:你的美食文章,总是追本溯源,探究食物从哪里来,应当到哪里去?有评论说你是厨房里的社会学家?

董克平:我的美食评论确实很少简单地谈,好不好吃,好吃在哪儿?而是探究这道食材,经过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会以这样一种形式呈现在当代餐桌上。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个地域之所以会盛产某种美食,一定有她内在的原因,如地理、气候环境、居民性格,我要做的,就是挖掘出他们之间的密切关系。

以武昌鱼为例,孙权说,“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他因此迁都,改变了历史。武昌鱼哪里的最好吃?梁子湖的最好吃,这其实与季节、地理以及水文相关。还有,武昌鱼应该有13或是14根刺,14根刺儿的又比13根刺儿的好吃,为什么刺儿的多少决定了味道?因为水的压力决定了鱼肉的嫩和老。

读+:读李渔的《闲情偶记》,他家里有专门的蟹奴,苏轼流放到黄州, 还有书童、侍奴帮他做各种美食,现代家庭因为社会分工不同,再难以继承那种精致的、风雅的美食趣味?

董克平:每个时代都有其精致风雅的趣味,我常说这是一个文化杂食时代,高雅也在变化,这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中等收入群体有一定的选择权相关。比如咖啡馆,最初便是知识分子的聚集地,因此流行。有些高雅,也是对过去传统的一种解构,比如以前的一些低层吃食,如花生牙、红薯尖,甚至动物才吃的东西,也被翻过来,形成现在的高雅。

读+:不少美食评论家,或跨界做商业,或投资餐饮,你却一直保留自媒体人的独立立场?

董克平:作为自媒体人,本身是个大IP(笑),但自媒体粉丝转化率极低。你如果做了商业内容,很难像现在这样张口就来,不掺杂自身利益。我不愿意因为商业利益,影响我说话的权利。对我来说,说得一嘴好菜,并且能养活自己和家人,足够了。我自认为我美食评论和文化沾边,作为文化人,赢得一部分的威望和尊重,比商业成就更吸引我。

读+:你从饮食行为学分析,家人聚会吃饭,共同分享同样的食物,是群体认同的重要元素。一家人常聚会用餐,可以提升家庭成员的亲密关系,巩固家庭生活,因此提倡年轻人多回家看看?

董克平:以前都是大家庭,饭桌是有效沟通的场所。现在是小家庭,节日的聚会,才让家有意义,可以证明你是什么人,你从哪儿来?和西方人的感恩节、 圣诞节家庭欢聚,是一个道理。不管时代怎么改变,一家人一桌子吃饭的传统,要保留。和对的人,一起吃好吃的,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