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胖,叫「隱性肥胖」,它看不見卻很傷人

有一種苗條,叫“看著好瘦”;有一種肥胖,叫“隱性肥胖”。什麼叫“隱性肥胖”?顧名思義,就是看上去挺瘦挺苗條的,可身體的脂肪含量卻一點兒都不少,也就是我們說的“肉都藏起來了”。 這種“藏”,是指脂肪都藏在了身體內部、在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地方,也就是肝臟、胰臟、腸道等內臟的周圍,包裹著它們,就如同給內臟穿了一層厚厚的衣服。所以,在體檢時,有些很瘦的人也會收到“脂肪肝”的診斷。

“隱形肥胖”者就是BMI(體重/身高2)在正常範圍內(基本都在18.5-23.9之間,一小部分甚至比這還低,17-18的隱性肥胖大有人在),但身體脂肪率很高。不過,通常來說,這些人都沒有明顯的肌肉線條,只是瘦,且常常有個不易察覺的小肚楠。

哪些人易患“隱形肥胖”?

通常來說,下面幾類人更易發生“隱形肥胖”:

——久坐、不愛運動;

——飲食裡,高脂肪高糖食物比例多;

——動不動就減肥,並且是靠各種低熱量飢餓減肥方法(比如七日瘦身湯、蘋果減肥法、果蔬汁減肥法等等),也就是“少吃、餓肚子”的方法,迷信體重計上的數字;

——穿衣顯瘦、脫衣有肥肉(男性腰臀比大於0.9,女性大於0.8)。腰臀比是指腰圍(在呼氣之末、吸氣未開始時,經肚臍中心,用軟尺圍測一週的水平長度)除以臀圍(臀部向後最突出部位的水平圍長)得出來的比值。

一個人如果有上述任何兩種情況以上,基本上就“中獎”了。如果不僅具備兩條以上,而且BMI還高於24,那就可以確定是個真胖子了。

有一種胖,叫“隱性肥胖”,它看不見卻很傷人

“隱形肥胖”有哪些危害?

肥胖的危害眾所周知。而“隱形肥胖”者們體內的脂肪囤積越多,對代謝、循環系統帶來的負面影響也非常大。

“隱形肥胖”會增加各類代謝綜合徵(如2型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的風險,還會增加患腫瘤的幾率,比如乳腺癌等。

同時,由於“隱形肥胖”比普通肥胖更難覺察,也不像普通肥胖給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所以更易讓人忽視,變成影響健康和壽命的潛在“殺手”。

有一種胖,叫“隱性肥胖”,它看不見卻很傷人

怎麼“假瘦”變“真瘦”?

和前些年的捱餓、三日蘋果餐、七日蔬菜湯之類極端減肥方法相比,現在選擇輕斷食、哥本哈根飲食,甚至極度低碳水的生酮飲食方案的人不斷增加,減重人士對自身身體健康的認識可謂有所提高。但是,不管飲食方法怎麼變化,始終要記得:“運動才是真手段,肌肉才是硬道理。”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你選擇瘦身運動,一定不能只是做有氧(跑步、快走、游泳、單車等),務必加上肌肉訓練(比如自重深蹲、小啞鈴組合、彈力帶練習、普拉提等等),且最好在專業人士評估指導下進行,以免受傷。另外,不要覺得只做核心訓練就能出來馬甲線或六塊腹肌——脂肪是全身分佈的,必須減脂才能讓肌肉露臉。世上的美好,都沒有捷徑,瘦身也一樣,你能走的捷徑就是:自律+堅毅+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