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吃大運河系列之十八——耳朵眼炸糕

記得在逛吃大運河系列文章開始的時候,臉哥最先給大家介紹的美食是“通州三寶”,這“通州三寶”包括大順齋糖火燒,小樓燒鯰魚和萬通醬園腐乳(今仙源腐乳),它們都是在通州乃至老北京都有名氣的著名小吃,所以它們被稱為“三寶”也自然也是理所當然。不過,說起“三寶”,作為與老北京接壤,因漕運而起的天津衛也有個“三絕”,那這“三絕”又是什麼美味小吃呢?臉哥接下來就為你揭曉。

1

與“通州三寶”類似,“天津三絕”也是三款產自天津的小吃,這三絕分別是:“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和“耳朵眼炸糕”,其中狗不理包子享譽國內外,十八街麻花是中華老字號,耳朵眼炸糕被譽為中華名小吃,都是不折不扣的“大牌美食”。而說起這三絕的創始人,雖出身貧寒,但他們都有志氣,不斷鑽研烹飪技術,特別重視投料標準,不自欺欺人,故做出了顧客信得過的食品。後隨著食品知名度越來越大,“天津三絕”逐漸成為天津最具代表性的小吃。

逛吃大運河系列之十八——耳朵眼炸糕

2

在本期的逛吃大運河系列文章中,臉哥先來給大家介紹三絕之一的耳朵眼炸糕。

說起耳朵眼炸糕這個名字,大家可能會很奇怪,為什麼要叫“耳朵眼”呢?難道是因為炸糕只有耳朵眼那麼小嗎?臉哥告訴大家,其實這是因為舊時的炸糕店鋪建在一個名為“耳朵眼”的衚衕邊上,由於炸糕味道好,買的人越來越多,人們為了方便,就直呼這家的炸糕為“耳朵眼炸糕”,後來到了1957年,當時我國處於社會主義三大改造時期,該炸糕店順應趨勢實行了“公私合營”政策,然後在1978年,經天津市飲食公司最終定名為“耳朵眼炸糕店”。並一直沿用至今。

逛吃大運河系列之十八——耳朵眼炸糕

3

耳朵眼炸糕是以糯米或江米為麵皮,紅豆、赤白砂糖炒製成餡,然後再經油炸最終而成的特色小吃。耳朵眼炸糕外形呈球狀,油炸之後色澤金黃,吃起來脆甜細膩,外焦裡嫩,十分可口。

除了口味好,耳朵眼炸糕還很有營養,富含蛋白質、粗纖維等營養成分,因為富含紅豆等食材,所以有補中益氣、健脾利溼等食療功效。

4

耳朵眼炸糕除了名字耐人尋味之外,還有著很悠久的歷史。

當時在清朝光緒年間,有一個以賣炸糕為生的人叫做劉萬春,話說這劉萬春也是窮苦出身,但他“人窮志不短”,認準了做小吃這條路,以炸糕為主,邊賣邊學,隨著他技藝的不斷增進,最終終於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炸糕風格,受到附近人們的好評,被稱之為“炸糕劉”。雖然生意逐漸做大,但是劉萬春的炸糕卻依然保持著最初的本色,不欺騙顧客,製作也越來越細,最終“耳朵眼炸糕”成了當地的“頭號炸糕”,好評如潮,並一直流傳至今。

逛吃大運河系列之十八——耳朵眼炸糕

5

隨著時間的流逝,100多年之後的今天,耳朵眼炸糕相比過去更加聲名遠揚,不僅在1994年第五屆亞太博覽會上獲得金牌,還在1997年被中國烹飪協會命名為中華名小吃,如今,這款天津衛小吃已然成了天津的特色小吃代表之一。

作為天津三絕其中的一絕,耳朵眼炸糕口味香甜,歷史悠久,還富有營養,可以說是去天津遊玩的小夥伴們必嘗的美食之一,如果有準備去天津的吃貨們可不要錯過哦。

逛吃大運河系列之十八——耳朵眼炸糕

逛吃大運河系列之十八——耳朵眼炸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