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孔子姓子

请记住,孔子姓子

孔子像

徐无鬼在上一期《春秋故事经》说到,某某某年,宋国有个叫华父督的太宰,见孔父嘉妻子从对面走来,顿时惊为天人。迎面死盯着看尚嫌不够,等她走过之后,又侧身扭头继续看。意犹未尽之余,不由地感慨:“真是既美丽又动人啊。”第二年,这个好色的太宰就带兵攻进孔府,杀孔父嘉而娶其妻。这个孔父嘉就是孔子的先祖,在孔子家族史上,孔父嘉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

有人说,正是从孔父嘉开始,孔子家族就开始姓“孔”了。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是后人姓、氏不分导致的误解。孔父嘉也好、孔仲尼也罢,都不姓孔,而姓“子”。孔非姓,而是他们的氏。

周朝男子,或称氏,或称名,或称字,并无一定之规。孔父嘉以后,后几世子孙如木金父、祈父、防叔、伯夏、叔梁纥(孔子父亲),称呼中都不加氏。

请记住,孔子姓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

根据中国史籍记载及甲骨文的出现假以佐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但是,在中国古代,姓和氏是有着严格区别的,夏商周三代之际,男子多称氏,女子多称姓,氏是贵族宗法制度的代表和称号,即远古时期的部落组织。

“姓”代表“女所生”,原本从母系。发展到春秋时期,用“氏”识别贵贱,“姓”则用来识别婚姻。姓的产生,从史籍上看,先秦时期的《国语·晋语》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还有“姬民出自轩辕”的记载,由此说明“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

请记住,孔子姓子

氏族部落生活图

这种姓氏相别的制度一直沿用到秦朝。那时,周朝的封建宗法制度基本弱化,旧贵族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荡尽清除的差不多了。到了西汉,姓和氏的区别已经不再显现。因此,太史公司马迁在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统称,从此,“姓氏”之称,自太史公起合而为一。其著《本纪》中,言秦始皇则曰姓赵氏,言汉高祖则曰姓刘氏。自此,中国人的姓与氏合而为一,或言姓,或言氏,氏即姓,人们使用姓氏时简单省事,也没有贵贱之分了,很多平民也因此从无姓到有姓。

请记住,孔子姓子

部分百家姓的古代写法

在“孔父嘉”这代,孔只是字,不是继承的姓也不是继承的氏。孔子自称是殷人,其祖先属于殷遗民。在先秦,商、周两代,商是子姓,周是姬姓。

孔父嘉的先辈皆是宋国公室成员,传到孔父嘉时, “五世亲尽,别为公族”,不能再延用先辈的氏了,只能另起新氏,于是孔父嘉这一脉便直接用他的字作为新的氏。

请记住,孔子姓子

将“孔”加入名号来称呼的,是从六世之后的孔子时代开始。孔子的真姓是“子”,这里不是像孔子的“子”那样用的是尊称,而就是姓。但姓只由女性使用,所以孔子在公众场合并不称为“子丘”,而称“孔丘”。由于孔子名闻天下,他的后世便将这种“把氏嵌在名称里”的特点延用下来,比如孔子的儿子叫孔鲤,孙子叫孔伋,曾孙叫孔白等,借以彰显与孔子的血缘关系。后人不知区别,才把“孔”当作孔子后人的姓。所以,孔子姓子的说法,没有毛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