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他的詩深得錢鍾書的讚譽

《閒居初夏午睡起》宋·楊萬里

梅子留痠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

“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他的詩深得錢鍾書的讚譽

賞讀

這首詩作於宋高宗紹興年間,當時詩人正在永州零陵丞任上。全詩寫閒居生活的一隅,點染了一片寧靜的環境和詩人無從寄託的心緒,兩相映照,給人以熨貼而不免鬱悶的感受。末句攝入窗外兒童嬉戲的鏡頭,靜中見動,給詩境平添了許多生機和意趣。

“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他的詩深得錢鍾書的讚譽

“梅子留酸”、“芭蕉分綠”,雖意在點“初夏”二字,但觀察入微、感受真切,對仗功穩;“留”字、“分”字極富動態的表現力。南宋人張鎡論誠齋體詩,有所謂“活法”之說,意思是楊萬里善於捕捉瞬間印象。對這一點,錢鍾書先生有更為周詳、生動的論述。他說:“誠齋如攝影之快鏡,兔起鵑落,鳶飛魚躍,稍縱即逝而及其未逝,轉瞬即改而當其未改,眼明手捷,蹤矢躡風,此誠齋之所獨也。”(《談藝錄・三三》)我們覺得,不僅從“寫生”的角度看,楊萬里善於抓住瞬間印象;從“寫意”的角度看,楊萬里也善於捕捉瞬間感受。從這個意義上說,“留酸”與“分綠”都是體貼入微的精采之筆,因為它們及時捕捉並且準確表現了“物”與“我”剎那間的交匯點,不僅把“外景”寫活了,而且把“內情”也寫活了。

“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他的詩深得錢鍾書的讚譽

末句寫兒童嬉戲情狀,“捉”字極有張力。據周密《浩然齋雅談》中記載,詩人自己認為本詩功功夫“只在一捉”字上”,這就未免過甚其詞了。因為此句不僅淵源有自一一白居易《前有別楊柳枝絕句夢得繼和又復戲答》詩中已有“誰能更學孩童戲,尋逐春風捉柳花”之句;而且與節令未合,未便深贊。倒是有一點值得注意:楊萬里似乎對兒童天真的憨態和好動的習性有著真誠的愛好;他的許多詩寫到兒童,流露了詩人一片赤子之心。如:“兒童誤認雨聲來”(閒居初夏午睡起之二》),“童子柳蔭眠正著”(《桑茶坑道中》),“兒童急走追黃蝶”《宿新市徐公店》)等,都是很惹人愛憐的。

此詩以自然、俚俗的筆墨寫作者日常生活的一角,不僅寫景如畫,體物入微,而且從中映現出作者通脫的襟懷與愛美的情操,頗足為“誠齋體”提供一個有代表性的例證。

“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他的詩深得錢鍾書的讚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