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孩子克服社交恐懼 勇於社交

在陌生的環境中,一些孩子會表現出過分害羞尷尬,對自己的行為過分關注或進入新環境時自己感覺到痛苦、身體不適或出現沉默不語,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社交恐懼症。

社交恐懼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期情緒障礙,嚴重影響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有關研究發現,有社交恐懼的兒童在認知成分、情感成分、家庭生活、同伴交往、學校生活、生活環境、自我認識、抑鬱體驗、焦慮體驗等方面與正常兒童有非常顯著性差異,他們需要獲得更多的、更全面的關心和幫助。

幫助孩子克服社交恐懼 勇於社交

那麼,如何幫助這些孩子走出社交恐懼的陰影呢?作為家長要從以下五個方面循序漸進地做起:

幫孩子改變性格。鼓勵孩子多參加體育、文藝等集體活動,嘗試主動與同伴和陌生人交往,使孩子在交往的實際過程中,逐漸去掉羞怯、恐懼感,使他逐漸成為開朗、樂觀、豁達的人。

幫助孩子克服社交恐懼 勇於社交

幫孩子消除自卑,樹立自信。很多時候,因為家長對孩子的肯定不夠,導致孩子對自己缺乏正確的認識。家長應該讓孩子明白,過於自尊和盲目自卑都沒有必要,事事處處得體,求全責備是沒有必要的。家庭教育中,應該逐漸放鬆對孩子的過高要求,不將自己的標準橫加於孩子身上。

幫助孩子克服社交恐懼 勇於社交

採用系統脫敏法。

先用輕微的刺激,然後逐漸增強刺激的強度,使行為失常的孩子沒有焦慮不安、逐漸適應,最後達到矯正失常行為的目的。引導青少年先與家人接觸,一步一步地引導脫敏,並通過獎勵、表揚使其鞏固。

和孩子一起學習社交知識。儘管我們都懂得開展社交的意義,但是有關社交的知識、技巧和藝術,以及相關的社會學、心理學和傳播學知識卻掌握得不夠。所以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全面掌握有關知識,真正明白道理。

幫助孩子克服社交恐懼 勇於社交

多給孩子一點關愛。沒有愛的滋潤,孩子的生命就像無源之水。無論父母多忙,都不要忽視與孩子的溝通。家長每週至少與他們交談一次,經常帶他們出去玩一玩,送點小禮物,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一點驚喜的色彩,讓他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