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的“君子不器”的器是什么?孔子的“道”又是什么?

孔子说的“君子不器”的器是什么?孔子的“道”又是什么?

生活中,我们说某个人有了成就以后叫“成了大器”,有的人晚年才有成就那叫“大器晚成”,“器”在这里就是成就、才干的意思。所以为人父母者常常盼着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大器。

《论语》里有这样一段对话。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孔子说的“君子不器”的器是什么?孔子的“道”又是什么?

有一次,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贡(端木赐)问孔子“老师,您觉得我是怎样的人?”,孔子就说:“你啊,成器了!”子贡又问:“啥器啊?”孔子说:“瑚琏!”

这瑚琏是什么东西呢?其实“瑚琏”是两种器皿的总称,这两种器皿分别叫簠fŭ和簋guĭ,都是宗庙祭祀的时候用来盛粮食的器皿,方形的叫簠,圆形的叫簋。

在春秋的时候,这两种器皿都是比较高贵的,因为祭祀是非常神圣的事。所以祭祀时用来盛粮食的“瑚琏”就被称为国之重器,孔子说子贡是“瑚琏”到底什么意思?《论语》里写到这就不写了,很有意思。

孔子说的“君子不器”的器是什么?孔子的“道”又是什么?

这就好比子贡问孔子:“老师我成什么器了啊?”孔子说:“手机!”

也好比一个员工问老板:“老板我在公司什么作用啊?”老板说:“花瓶!”

子贡一定也听出来了,平时老师常常说“君子不器君子不器”的。器就是有着某一个固定作用的东西,孔子说“君子不器”意思在于,一个有思想的君子不能将自己限定于某个作用,哪怕再重要也不行。

这就好比说,一个人你不能成为一台机器,再好使的机器都仅仅是一台机器。因为一台机器,它的作用就是既定的,它是没有人性的。然而我们今天这个工业化的社会,很多人特别是流水线上的工人几乎就是孔子框定的某个机器,甚至某个机器零件。

孔子说的“君子不器”的器是什么?孔子的“道”又是什么?

“器”也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说的“一技之长”,就是说你得有一样看家本领,得有自己的专业。但孔子认为,做一个君子,做一个专业的技工是远远不够的,那君子到底要怎样呢?这必须就要提到这个比“器”高了不止一个段位的——道。

孔子在《易经·系辞》里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形而下”又什么意思呢?形就是有形、有形的事物或世界,“形而下”就是指我们的现实物理世界,形而上就是现实物理世界之上的那个存在,我们叫“道”。

孔子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一生就应该是执着于道的一生,而不能仅仅限于器。所以孔子说子贡是瑚琏之器有着对子贡的期望,也有着对他的鼓励。意思是一个君子不能停止于成为某个固定作用的零件,要追求大道,要弄懂人类发展的基本规律,成为大道的践行者。

孔子说的“君子不器”的器是什么?孔子的“道”又是什么?

孔子的一生坚持弘扬大道,54岁的年纪了,从鲁国出发历经7个国家,到各个诸侯国传道,14年坚持不懈,就是为了传道。所以孔子的道是什么,就是孔子心中理想的世界。可是在诸侯割据称霸的时代,和平美好的世界是无法实现的,他的仁礼之学也没人采纳。真可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孔子也曾感叹过:“嗨!这大道要是行不通啊,不行我就驾一叶扁舟在大海上随风飘摇去喽……”(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实行大道自然是不容易的,甚至对孔子来说是失败的,孔子一生也没有看到“仁礼”世界的实现。

但更可贵的是什么?就是这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奋进的生命历程,是这种甘于将自己整个一生交付于大道的践行与精神。后世学者往往念叨“盛世扶孔乱世倒孔”,似有道理,但孔子作为一个人对大道的执著者是值得我们永世敬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