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陝西女首富周瑩跟養子不和,有人說這是因爲她酷似慈禧太后

陝西女首富周瑩雖然是慈禧太后親自封的一品誥命夫人,可是她並不是一個很幸福的女人,她青年喪夫,無兒無女,於是她就從本家過繼了侄子吳懷先,吳懷先是周瑩的丈夫吳聘的遠房侄子。

按理說周瑩應該過繼近親家的孩子,可是周瑩不喜歡血緣關係最近的南院的孩子,就以“擇賢立愛”為名,收養了中院的遠房侄子吳玉成,後來吳玉成改名為吳懷先(吳念昔)。

清末陝西女首富周瑩跟養子不和,有人說這是因為她酷似慈禧太后

這收養可不是白收養的,周瑩給了中院1萬兩銀子才換來吳懷先的過繼,等於是吳懷先是周瑩用一萬兩銀子買回來的,這個養子真是值錢,給他的生父母一個發大財的機會。

周瑩收養吳懷先時,吳懷先才兩歲,是周瑩把他撫養大的,按理說,母子相依為命,應該情義深厚,但事實卻不是這樣。

民國學者吳宓先生是吳家西院的子弟,周瑩是他的堂伯母,吳懷先是他的堂兄弟。吳宓先生曾在詩中寫到周瑩:“立嗣安家似孝欽,何緣母子竟離心。當堂責勸樊山判,晚歲園居悲義深”。

(注:吳宓先生是國學大師,清華大學國學院的創辦人之一,還是錢鍾書的老師。)

清末陝西女首富周瑩跟養子不和,有人說這是因為她酷似慈禧太后

孝欽指的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的諡號就是孝欽皇后。這首詩的意思就是周瑩不但立嗣的方式像慈禧太后,她平日作事的方式也像慈禧太后,所以導致了母子不和。全靠陝西布政使樊曾詳從中周旋,就讓母子和好如初,但是周瑩的晚年孤獨淒涼。

具體來說,事情是這樣的,吳懷先長大成人就想掌握家業,可是周瑩不肯放權,於是吳懷先就和養母周瑩起了衝突。周瑩很生氣,以養子不孝為名到巡撫衙門上告狀。不孝在清代是個大罪名,是可以砍頭的。

巡撫樊增祥從中調和,就把周瑩的本家兄弟叫來兩個訓斥了一頓,說他們挑唆周瑩家母子不和。周瑩不滿意,揚言要去蘭州找總督府告狀,樊增祥怕事情鬧大,就嚇唬吳懷先,吳懷先心裡懼怕,於是在周瑩的公館門口隔簾長跪,從早上一直跪到下午,以此方式賠禮道歉。

而周瑩深明大義,原諒了養子,不再告狀,只是把養子的親信全部清除,自己重新掌握吳家大權。

在吳宓先生的詩裡,周瑩和養子吳懷先簡直成了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但是周瑩卻沒有慈禧太后的好命,她的壽命沒有養子吳懷先長。周瑩在42歲那年病故,卻沒有被葬入祖墳,那她葬在哪裡?

清末陝西女首富周瑩跟養子不和,有人說這是因為她酷似慈禧太后

有一種說法就是周瑩被葬在亂墳崗,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周瑩被葬在周家祖墳的附近,後來由於戰亂,墳就不找著了。不管是哪一個說法,結果就是周瑩沒有被葬入祖墳和丈夫合葬。

為什麼周瑩沒有被葬入葬入祖墳和丈夫合葬呢?現代有一種說法是她沒生孩子,所以不能進祖墳。可是這種說法完全是不對的。因為中國封建社會講究嫡庶之別和宗族觀念,正室夫人沒生孩子也會被葬入祖墳和丈夫合葬,生同衾死同窟,而小妾就是生了一群兒子就不能進祖墳。而養子過繼後就承繼養父母的宗祧,與生父母無關。

周瑩是吳聘的正室夫人,就沒她沒有生育,庶子和養子也必須把她葬入祖墳和其父事葬,周瑩沒有庶子,只有養子吳懷先承嗣,吳懷先應該把養父母合葬。可是他卻沒有,看來他和養母周瑩的矛盾比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的矛盾都深。

這世界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對於母子也是如此。如果周瑩和養子吳懷先沒有家產大權之爭,肯定是母慈子孝,可是一旦有利益、權勢之爭,就成了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了。

清末陝西女首富周瑩跟養子不和,有人說這是因為她酷似慈禧太后

吳懷先倒是很長壽,最少活到八十多歲了。吳懷先這個人很精明,眼光好,擅長人際關係,左右逢源,也特別會捐錢,他養母周瑩給大清國慈禧太后捐錢,而他卻給民國權貴于右任捐錢,在於右任鬧革命的時候,吳懷先就大筆金錢進行資助。

1936年,抗日戰爭爆發前夕,吳懷先捐獻大筆財產支持抗日。吳懷先和國共兩方面都建立了良好的關係,給每一方都捐錢支持,從抗日戰爭到後來的解放戰爭,吳家一直沒受戰火波及,安然無恙。但最後吳懷先結局不佳。

1951年,吳懷先順應時勢,遣散最後一個管家。1966年, 吳家被抄家,吳懷先和妻子、小女兒被送回安吳堡。1972年,吳懷先因心臟病突發,沒有被及時救治,不幸病逝。

清末陝西女首富周瑩跟養子不和,有人說這是因為她酷似慈禧太后

很多人會說,吳懷先這個不孝子結局不佳,果然有了報應,可是清官難斷家務事,站在周瑩的立場看,吳懷先是不孝子。但是站在吳懷先的立場看,周瑩是慈禧太后,兒子成年了,她還霸佔著大權不肯讓兒子當家。各說各的理,只能套用《三國演義》開頭那首詞的一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