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菜係為什麼沒有贛菜?上得廳堂,下得家常,贛菜是個內流派

說到江西美食,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辣。畢竟,江西的辣是內流功,不像“川辣”和“湘辣”那樣張揚,但還是辣的名聲在外。年初就有一篇《跟江西相比,湖南和四川的辣都是渣渣》刷爆朋友圈。

八大菜系為什麼沒有贛菜?上得廳堂,下得家常,贛菜是個內流派

江西的辣突出“鮮辣”

那再多問一句,“你能說出幾樣江西美食?”拌粉、瓦罐湯、三杯雞、藜蒿炒臘肉……額,相信大多數人再也說不出第五個了。

八大菜系為什麼沒有贛菜?上得廳堂,下得家常,贛菜是個內流派

南昌街頭隨處可見的瓦罐湯 大瓦罐套小瓦罐

魯菜平和中正,粵菜精細美豔,浙菜清秀滑爽……八大菜系,彷彿各個都是師出名門,各具特色。而贛菜,除了大多數都辣之外,似乎沒有什麼能規整規整用幾個詞或者一句話概括的特點。好像江西菜走的都是野路子,沒有擅長刀工或者善燴、紅燒之說。

八大菜系為什麼沒有贛菜?上得廳堂,下得家常,贛菜是個內流派

八大菜系

贛菜走的都是野路子,最大的特點恐怕就是“鄉土風味”。這個鄉土風味,聽起來上不了檯面,但這種親民範正是贛菜魅力所在。川菜有魚香、怪味,魯菜技法豐富、最見刀工,蘇菜光是金陵風味就把鴨子做出了十八般花樣。江西的美食不同於幾大菜系那樣有套系的“武功”,但是絕招並不少,於家常菜中見功夫。

八大菜系為什麼沒有贛菜?上得廳堂,下得家常,贛菜是個內流派

家常名菜三杯雞

像三杯雞、藜蒿炒臘肉、瓦罐湯這種就是於平淡中出奇。有人說贛菜像是黃蓉的廚藝,鬼精靈的黃蓉在為洪七公接連做了叫花雞、好逑湯這樣的奇菜以後,為了留住洪七公,拿出的壓箱底的絕活反而變成了炒白菜、蒸豆腐、燉雞蛋這樣的家常菜。

八大菜系為什麼沒有贛菜?上得廳堂,下得家常,贛菜是個內流派

萍鄉小炒肉

一天天,一年年的過日子,家常菜總是會成為主打。一道小炒,就能讓你多吃兩碗飯。有別於川菜的麻辣和湘菜的香辣,贛菜 重視鮮辣。一道萍鄉小炒肉,肥肉瘦肉先分開處理,橫向切片,肥肉下鍋煸到金黃,肥油析出,再倒進瘦肉翻炒。紅色辣椒綠色大蒜葉到進去,醬油上色,早就泡發好的幹豆豉撒幾粒。要是還能吃更辣,小米椒、朝天椒剁碎加一點;鹹香鮮辣,吃幾碗米飯真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了。

各家的小炒多加點啥少加點啥全看各各家的習慣,就這隨意的家常勁,可不準別人說是不講究。贛菜裡講究吃時鮮,按季節吃山珍精細起來一下又讓你記起這裡還是江南水鄉。

八大菜系為什麼沒有贛菜?上得廳堂,下得家常,贛菜是個內流派

藜蒿炒臘肉

正月藜,二月蒿,三月作柴燒。初春從鄱陽湖邊擇一把藜蒿,掐葉去根,只留下最嫩的莖。臘肉蒸熟,湯汁瀝出,放一點豬油炒肥臘肉,原汁倒進去翻炒藜蒿。最後倒入瘦臘肉翻炒,一鍋出來藜蒿脆嫩爽口,臘肉醇香柔潤。

八大菜系為什麼沒有贛菜?上得廳堂,下得家常,贛菜是個內流派

四星望月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其實,贛菜也並不是從一開始就那麼“平民”。贛菜其實是在歷代“文人菜”基礎上發展而來,由南昌、上饒、九江、贛東、贛南五大流派互相滲透交匯而成。歷代文人騷客為江西美食留下的印記不少。許真君常以之待客的“藜蒿炒臘肉”,以文天祥名字命名的“文山肉丁”、廬山歸宗寺的“東坡肉”、毛主席親自命名的“四星望月”……

八大菜系為什麼沒有贛菜?上得廳堂,下得家常,贛菜是個內流派

永修東坡肉

最為著名的當屬蘇東坡和袁枚這兩個大吃貨。蘇軾吃貨的名頭,傳遍南北古今;最為人所知的,就是一道“東坡肉”。世人都只知道杭州東坡肉,卻不知道東坡肉發源於蘇軾的家鄉眉州,後蘇大才子歷任各地,一路改良,在江西也留下了關於東坡肉的佳話。他雲遊四海來到江西永修,救下一個中暑的小孩,孩子的父母提著稻草捆的豬肉來道謝。東坡正在賦詩,口中唸唸有詞“禾------草-------珍---------珠-------透心香......”。結果孩子父母會錯意,將整塊豬肉連同稻草一起煮熟了。東坡不明所以但是不好拒絕,沒想到豬肉摻雜著稻草香味,十分清香可口。

八大菜系為什麼沒有贛菜?上得廳堂,下得家常,贛菜是個內流派

隨園食單

八大菜系為什麼沒有贛菜?上得廳堂,下得家常,贛菜是個內流派

粉蒸肉

而清代有個著名的美食家——袁枚,寫了一本跨越了5個世紀的美食食譜,介紹了326種美食,這就是《隨園食單》。這個袁枚不僅是個吃貨,還是個文學家,在這本著作裡,他專門寫了“粉蒸肉”。“用精肥參半之肉,炒米粉黃色,拌麵醬蒸之,下用白菜作墊,熟時不但肉美,菜亦美。以不見水,故味獨全。江西人菜也。”挑肉,取香料炒米,再磨碎,再加上豆瓣醬腐乳或其他醬汁上屜蒸幾個小時。粉蒸肉的製作過程不可不謂複雜。

八大菜系為什麼沒有贛菜?上得廳堂,下得家常,贛菜是個內流派

井岡山竹蓀

八大菜系為什麼沒有贛菜?上得廳堂,下得家常,贛菜是個內流派

婺源荷包鯉

贛菜發展到今天,已經變得親民,它不像魯菜那麼貴重,也不像浙菜那麼精細讓人覺得“吃不飽”。街頭的拌粉瓦罐湯,晚飯的小炒黃牛肉,家宴上的山藥排骨湯,晚宴上的四星望月;從河鮮到山珍,從家常到隆重,上得廳堂、下得家常,贛菜自有它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