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大賣國賊,投降後助清朝順利完成統一,如今快被洗白

明朝最大賣國賊,投降後助清朝順利完成統一,如今快被洗白

說到明朝,可能是很多中國人心裡難以磨滅的痛,雖然朱元璋歷經坎坷推 翻了蒙元統治,讓中原地區重新回到漢人的手裡,但是由於子孫的不爭氣,最後還是未能避免覆滅的命運,被清朝所取代。

而清朝之所以能夠順利取代明朝,與引清兵入關的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有著直接的關係,因此,時至今日,很多國人都將引狼入室的吳三桂視為明朝最大的漢奸賣國賊,從吳三桂的行徑來看,說他是賣國賊沒什麼錯,但是要說明朝最大的賣國賊,其實另有其人。

那麼,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洪承疇,此人才應該是明朝最大的漢 奸賣國賊,毫不誇張的的說,如果沒有洪承疇盡心盡力的為大清出謀劃策,清朝想要順利的取代明朝一統中原,無異於痴人說夢。

明朝最大賣國賊,投降後助清朝順利完成統一,如今快被洗白

洪承疇,字彥演,號亨九,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也就是今天英都鎮良山村霞美人,幼年家境貧寒,很早就輟學了,以幫助母親賣豆乾為生,後來受到同鄉舉人洪啟胤的賞識,將他收為徒弟,因此,洪承疇獲得了重返校門的機會。

在洪啟胤的悉心教導下,洪承疇的學業進步很快,此後,他先是於萬曆四十三年即一六一五年,二十三歲的時候在鄉試中考圌中舉人,又於轉年進 京高中進士,一下子鹹魚翻身,有了當官的資格。

洪承疇從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做起,一路累官至陝西布政使參政,後來因為在鎮 壓明末農民起 義中立下大功,被朝廷升為延綏巡撫、陝西三邊總督,到了崇禎十二年即一六三九年,就任薊遼總督。

明朝最大賣國賊,投降後助清朝順利完成統一,如今快被洗白

公元一六四零年,清軍在皇太極的率領下,發動了松錦大會戰,在這場至關重要的戰役中,明、清兩邊總共投入了十幾萬大軍,經過兩年多的戰爭,最終以明軍慘敗告終,而作為明軍主帥的洪承疇則在此戰過程中成為俘虜。

被俘後的洪承疇起初倒也有些骨氣,拒絕投降,不過架不住皇太極的噓寒問暖,極力勸說,惜命的他終於還是在皇太極面前俯首稱臣,選擇了投降,不得不說,作為一個具備文韜武略的將才,洪承疇的投降在當時造成的影響是極大的,要知道,此時身在北京城的崇禎,還以為他已經戰死沙場,正在為痛失這位柱國大臣哀悼三日呢。

當朝野上下得知洪承疇投降的消息以後,整個為之震動,產生的影響不亞於一場十級地 震,誰也不曾想到,起初還傲骨不屈的洪承疇在投降之後,宛如換了一個人,不但積極為清軍獻計獻策,還協助多爾袞拿下山海關,收降吳三桂。

明朝最大賣國賊,投降後助清朝順利完成統一,如今快被洗白

由此觀之,吳三桂也得管洪承疇喊聲老師,在洪承疇的建議下,多爾袞頒佈了“只為除賊,不殺百姓”的一系列法令,此舉果然收到奇效,許多州縣沒費多大勁就歸降了,到了順治帝時期,表現“優異”的洪承疇已經成為清朝首位漢人宰相了。

雖然明朝已經滅亡,崇禎皇帝也死了,但是依然有一部分明朝宗室逃到江南,建立了南明政 權,繼續與清朝抗爭,結果,又是洪承疇提出了“以撫為主、以剿為輔”的策略,讓清朝不費吹灰之力便將南明殲滅,由此可見,當真還是自己人瞭解自己人啊。

而在洪承疇被順治派往江南進行招撫的過程中,他鎮 壓殘殺了許多江南抗清義軍以及明朝宗室反清力量,這其中就包括明宗室長樂王朱誼石、金華王朱由產、高安王朱常淇、瑞昌王朱誼貴等人領導的抗清武裝,因此導致江南大半基業被清軍摧毀。

明朝最大賣國賊,投降後助清朝順利完成統一,如今快被洗白

這還不算,洪承疇還宣導儒家學術,建議清廷 “習漢文,曉漢語”,以便了解漢人禮俗,淡化滿、漢之間的文化差異,如此種種,都讓清朝統 治集團受益匪淺,康熙四年即一六六五年,七十三歲的洪承疇於京師私邸去世,可以說,如果沒有他的獻計獻策,大清很難順利實現統一中原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