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先覺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死在衡陽

方先覺在《衡陽堅守戰回憶》中寫道:此生最大的遺憾,沒有戰死在衡陽。很多人覺得方先覺唯欠一死,如果方先覺當時在衡陽城破的時候,飲彈自盡,那他留在史上的形象,該是多麼的高大。

方先覺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死在衡陽

可是,他卻率殘部降了,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他真的是某些人說的那樣,是貪生怕死?當然不是。方先覺衡陽保衛戰的將士們,將抱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念。如果方先覺怕死,方先覺就不會為了鼓舞士氣,將指揮所推進到距離戰場僅兩三百米的地方,戰時,日軍小隊一度打進指揮所,方先覺的炊事班全部陣亡才救下方先覺。除此,方先覺在發出最後一電之後,欲飲彈自盡,被衛兵阻止了。

衡陽1.76萬守軍,47天堅守,無一逃兵,最後的巷戰,戰士們身上綁著手榴彈拼刺刀,受傷了,拼不動了,就拉響手榴彈,與敵軍同歸於盡。這樣的隊伍,怎麼會貪生怕死呢?奮戰的將士此外,時任第10軍督戰官的蔡汝霖寫過一本《四十七天衡陽保衛戰》的書,他在書中寫道:方先覺於8月5日下午3時召開了有四個師長、軍參謀長、戰區督戰官等人參加的會議,討論下一步行動。

方先覺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死在衡陽

會上,第三師師長周慶祥主張突圍,方先覺說:"決不突圍,一定死守。如果突圍了,剩下7000名傷兵怎麼辦?日軍攻得如此艱難,進城後必將屠城。餘程萬可以不問傷兵,我方先覺不能,你們忍心丟下傷兵讓鬼子去殺?那以後活著的哪個再願意做你們的部下?”經過一番議論,參加會議的人都哭了起來,都感到此次必死。方先覺說:“你們每個師長只准留衛士四人,其餘一概上前方作戰,如查出多留一人,按公說就算違抗命令,按私說你們對不起朋友,剩一兵一彈,也不準再說突圍的話。

我方先覺決不私自逃走。必要時,大家都到軍部來,我們死在一處,如要自殺,我先動手。"最後的抵抗其實,戰役進行到那個地步,方先覺面前只有三個選項,第一,戰至最後一人;第二,組織突圍;第三,投降或者停戰。既然有三個選擇,為什麼方先覺要選擇投降呢?我們簡單解釋一下。

方先覺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死在衡陽

第一個選擇,戰至最後一個人,這個我絕對相信他們可以做到,但是,那個時候,有什麼意義呢?敗局一定,戰至最後一人,無非是多拖延一點時間,難道四十七天還不夠長?要知道,方先覺接到的任務不過是守十天到十五天,已經超額的夠多了,不需要更長了。他真正要面對的是6000餘名曾和他一起浴血奮戰過的部下的生死問題。第二個選擇,組織突圍。要實現突圍,必須要把僅存的近2000名能戰的士兵集中起來,重點攻擊一個方向,以衝出包圍圈。

然而,這基本上不可能。首先通訊已經被日軍打斷了,其次,所有士兵都處在與敵人膠著戰鬥的狀態中,要想集中兵力,簡直就是妄想。而且,按照日本人的尿性,方先覺若是成功率部突圍,日本人很有可能會屠殺城內的傷員洩憤。而且,這樣做,出來了,可能也難逃一死。

方先覺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死在衡陽

1943年的常德保衛戰中,第74軍57師師長餘程萬率八千人,與敵周旋達半月之久,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率百餘人突圍出城。你以為他會被表揚?你錯了。老蔣大發雷霆,訓斥餘程萬說:“你如何當人家的長官,能忍心將你負傷的官兵捨棄私自逃出!”盛怒之下,蔣介石還下令將餘程萬綁赴重慶槍決,經多方力保後,才輕處為兩年徒刑。傷兵無奈之下,只好選擇第三種,投降或者投降。

至於方先覺是選擇的投降還是停戰,歷來有爭議。日方的戰史著作,以及中方一些重要當事人的回憶錄上,都有言之確鑿的記載,但方先覺本人始終否認曾經投降日軍,臺灣方面的歷史著作在寫到這段歷史時,也一直迴避方先覺的投降問題,對此不置任何可否。也有說法說方先覺軍長是跟日寇籤的停戰協議。

方先覺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死在衡陽

其實,不重要。投降、詐降還是停戰,真的不重要。他做的已經夠多了,他做的已經擔的起英雄二字了。方先覺企圖以有條件的投降來換取日軍對守軍官兵的人道待遇。在投降前,他向日軍提出了七項條件,其中兩項就是“要求日軍進城不殺害俘虜”、“要求日軍對受傷官兵給以人道待遇”。日軍方面認為是巧妙的偽裝。

日本大本營陸軍作戰部作戰課長服部卓四郎在《大東亞戰爭全史》一書中寫道:“這位投降的方先覺軍長被俘後態度偽裝得很巧妙,後來乘機逃脫,返回了重慶軍。”再且,除了彈盡糧絕,無力抵抗,儘量保全城內傷員,沒有援軍也是促使方先覺做出投降或者停戰選擇的重要原因之一,47天,無一援兵到達城內,但是援兵將至的電報不斷,終於收到援兵已至的電報,150人的小分隊去接援兵,卻發現鬼影都沒有,再度殺回,只剩15人。那是何等的絕望和心寒,我沒有經歷過,但想想便覺得不能承受。

方先覺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死在衡陽

方先覺在選擇之前,說:“不是我們對不起國家,是國家對不起我們。不是我們不要國家,是國家不要我們。”而且呢,投降這件事,也不是方先覺開的口啊,是第三師師長周慶祥,周慶祥已以方先覺的名義下令掛白旗了,才報告的方先覺。日軍拒絕了方先覺提出的一系列要求,但也沒有對傷兵進行屠殺。方先覺等人在軍統的幫助下,陸續逃出,除了做苦力的傷兵有些死在了衡陽,有些被抓去了敵佔區,身體素質好點的,陸續逃出了魔爪,部分迴歸了第10軍,部分開始像普通百姓一樣生活。

蔣介石方先覺逃回重慶後,蔣介石第一時間接見了方先覺,並且在當晚的日記中寫道“與之相見匪僅悲喜交集,且有隔世重逢之感。”當時的新聞界,也對方先覺採取了寬容的態度。

方先覺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死在衡陽

《大公報》發表題為《向方先覺軍長歡呼!》的社論,稱:“方軍長打了抗戰以來最艱苦的硬仗,他最後也沒失掉中華軍人的節操,所以我們特別歡呼:我們的英雄回來了!我們的抗戰精神回來了!

”同時,《大公報》還發表了對方先覺的長篇採訪,在採訪中,方先覺表示:“我雖然回來了,但慚愧卻難免;因為我既未成功,又未成仁!”從那以後,他一直不受重用,也未能再重披戰袍,一雪前恥,直到他於1983年3月3日在臺灣以78歲高齡病逝。

方先覺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死在衡陽

去世前,方先覺囑咐,自己的墓碑上要刻這樣的16個字:“國民革命軍前第10軍戰士方先覺之墓”。直到死去,他的心,還在第10軍,還在衡陽。向抗戰英雄方先覺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