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單挑特斯拉,實力差別到底在哪?特斯拉還賣得動嗎?

最近油價漲的比較多,電動汽車又成了熱門話題,比亞迪和特斯拉都是新能源汽車的引領者,人們往往會拿他們做比較。但是他們遵循完全不同的商業哲學,業務類型不完全一樣。有人評價:兩家企業的差別,就是創始人或者領導者的差別,根本上是王傳福和馬斯克的差別。

比亞迪單挑特斯拉,實力差別到底在哪?特斯拉還賣得動嗎?

王傳福和馬斯克馬斯克同為工科出身,王修的是物理化學,馬修的是經濟、物理雙學位,從這裡就不難看出,為什麼馬斯克在硅谷與華爾街的後盾這麼強大!馬斯克在物理領域的知識廣度、深度令人咋舌,汽車、航天、ai等你能想得到的高端技術名詞都加持在這位天材身上。當然王偉福在技術領域的建樹也首屈一指。

比亞迪單挑特斯拉,實力差別到底在哪?特斯拉還賣得動嗎?

新能源汽車的三大件

電池

比亞迪的電池採用的是磷酸鐵鋰電池,缺點是能量密度低、電池衰減快。但相對很穩定一些,600度的環境下依然可以使用,充電壽命也要長一些。特斯拉採用的是三元鋰電池,優點是能量密度高,不過成本安全性卻不盡人意。

比亞迪的電池是百分之百自主研發,而特斯拉的則是採購松下的電池組。包括連大眾集團的CEO也曾經對比亞迪集團表示讚賞。不過,因為三元鋰電池的優點遠遠大於缺點,現在成本下來了,比亞迪也開始進軍三元鋰電池了。

比亞迪單挑特斯拉,實力差別到底在哪?特斯拉還賣得動嗎?

電機

特斯拉電機來自於臺灣富田的三相異步電機,優點是散熱好、成本低,缺點則是體積大、功率弱。而比亞迪則是生產永磁電機,優點是效率高、功率大,缺點在於需要大量的稀土,成本高。

比亞迪單挑特斯拉,實力差別到底在哪?特斯拉還賣得動嗎?

電控

三大件中唯有電控是特斯拉自主研發,這套技術有著電池衰減少、利用率高、充電快等一系列無可比擬的優勢。而比亞迪,甚至乎是其他車企的電控技術,均弱於特斯拉。比亞迪電池不耐用,續航時間短,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電控問題。

比亞迪單挑特斯拉,實力差別到底在哪?特斯拉還賣得動嗎?

商業模式不同

首先要說明一點,特斯拉除了電控之外,其他都是通過技術合作或者收購而來的。特斯拉更多的是通過金融手段和商業手段去成就自己,選擇合適的夥伴進行資源整合。為什麼特斯拉會成為一個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商?擁有強大的硅谷和華爾街在背後作為支持!

比亞迪單挑特斯拉,實力差別到底在哪?特斯拉還賣得動嗎?

相反,比亞迪原本是一家創新的電池製造商,其產品種類繁多,他們看到了電動汽車的機會,採取更傳統的業務方式,首先切入燃油車製造領域積累經驗,比亞迪的業務不是純粹用於個人車輛,而是主要集中在電動巴士、出租車、垃圾運輸車、叉車。巴菲特很早就看到了它的前途大量買入股票,現在簡直賺翻了。

比亞迪單挑特斯拉,實力差別到底在哪?特斯拉還賣得動嗎?

盈利能力不同

特斯拉作為豪華汽車,旗下的model3還有models價位幾十萬上百萬,媲美超跑的動力,是有錢人的玩物。特斯拉是直銷模式,更扁平的觸達客戶,汽車銷售之後,持續和客戶連接,升級汽車功能,保持對客戶的服務。事實上特斯拉的銷量並不好,尤其是在中國的銷量出現年年下降的趨勢,但只要股票堅挺就OK。

比亞迪單挑特斯拉,實力差別到底在哪?特斯拉還賣得動嗎?

而比亞迪作為國產新能源汽車的引航者,旗下的秦唐宋等純電和混動車型,在新能源市場賣的火熱,價位在一二十萬左右,適用於普通家用車。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的電動巴士可謂首屈一指,歐洲美國日本街頭都有比亞迪大巴的身影,暢銷國外,K9為例每臺巴士價格達到三四百萬,可以看出比亞迪電動技術已得到世界的認可。

比亞迪單挑特斯拉,實力差別到底在哪?特斯拉還賣得動嗎?

外觀設計:

這是比亞迪的軟肋,因為低端市場的緣故,並沒有在外觀上投入太多資金和精力,現在比亞迪挖來了前奧迪的設計師,希望以後的車型會改觀吧。

而這一點特斯拉做得太好了,簡潔明快、充滿科技感的外觀,簡直誇一晚上都誇不完,內飾和配置也相當不錯,雖然個別設計缺乏考量,但仍顯得高端大氣上檔次。

比亞迪單挑特斯拉,實力差別到底在哪?特斯拉還賣得動嗎?

動力表現:

有人會說特斯拉加速比比亞迪快啊。我只可以說,有錢就可以堆出來。特斯拉純電的動力表現那是相當搶眼,特斯拉的狂暴模式更是能在4秒內破百。百萬豪車在特斯拉麵前都要汗顏!

比亞迪單挑特斯拉,實力差別到底在哪?特斯拉還賣得動嗎?

唐的混動系統也絕非等閒,4.9秒破百已讓眾多轎跑難及項背,而比亞迪正在研發的四輪輪邊電機技術,很快就能扳回一局,“明”是一款2.9秒破百的suv,可以說在行業內是絕無僅有了,聽說總功率為1300kw,也就是1755馬力,唐的最高輸出功率為371kw既505馬力,已然相當暴力了,別問我1755馬力是什麼感覺……我也很想知道~

比亞迪單挑特斯拉,實力差別到底在哪?特斯拉還賣得動嗎?

總結:

常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但這種對比我卻沒有看到任何傷害的局面,等到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廠建成投入使用後,兩者的競爭或者才是真正的開始,電動車的全新局面也將同步展開,有理由相信,一臺真正具有跨時代意義的平民電動車會來到身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