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夥伴」之1993年豐田陸地巡洋艦

在國內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不懼超高的油耗,不懼一年兩檢或四檢的規定,不懼隔三岔五去修車的麻煩,只為保存越野界一代經典名車——陸地巡洋艦LC-80,今天的車主X叔是一位60後,他的座駕就是一輛跟隨了他20年的“老夥伴”LC80,10年的時間足以看出一輛車的品質,接下來我們就來聽聽X叔對他的這輛20年的“老夥伴”有什麼評價吧!


我的“老夥伴”之1993年豐田陸地巡洋艦


其實最早買車時,X叔對LC80也不是太瞭解,當時選車的時候也只有豐田的陸巡和日產的途樂可以選,最後由於陸巡的保有量明顯要比途樂多,所以選擇了陸巡。X叔很慶幸當初選了陸巡,因為較高的保有量確實方便了現在陸巡的維修和保養,反觀現在途樂的維修確實是一大問題,換件的話基本都要去南方找拆車件。


我的“老夥伴”之1993年豐田陸地巡洋艦


下面就讓X叔談談他的這輛老夥伴的優缺點吧,首先先講講優點:

1.堅不可摧的車身結構。懂車的人應該都知道,評價一輛越野車的性能必須從底盤入手,如果你拿外觀的好看來評價越野車好壞的話,那就太業餘了。LC80底盤上的車橋、刀臂、連桿、甚至傳動軸都太粗壯了。而車身中的獨立大梁就更不用說了,簡直跟貨車的大梁有一拼,在走極端坑窪路面時,車身抗扭性絕對要比承載車身強不少。包括在編輯看到LC80的底盤第一眼的時候,心中忍不住的說了句“我靠”,原來小日本並不是一直走“輕薄”路線的啊!


我的“老夥伴”之1993年豐田陸地巡洋艦


2.車輛的可靠性。豐田的橡膠件和電器部件應該說是同行業中最好的,X叔的這輛LC80跑了10年了,車門膠條照樣是軟的,基本不漏風。車身上各種電機和傳感器很少需要更換。X叔說,就連維修廠的老師傅都一直感慨:“這20年的老車咋就不用怎麼修呢?”


我的“老夥伴”之1993年豐田陸地巡洋艦


我的“老夥伴”之1993年豐田陸地巡洋艦


我的“老夥伴”之1993年豐田陸地巡洋艦


3.不錯的舒適性。豐田一直在舒適性上頗有造詣,LC80也不例外,可以說是同時代舒適性最好的,前鑄鋼刀臂螺簧和後五連桿螺簧懸掛設計讓LC80開起來四平八穩,頗有幾分開船的意思。得益於較大的車身,車內的乘坐空間也非常寬敞,加上帶有腰背支撐的座椅,X叔說連續開個1000公里完全小意思。


我的“老夥伴”之1993年豐田陸地巡洋艦


我的“老夥伴”之1993年豐田陸地巡洋艦


4.豐富的配置。幾個油箱?幾個備胎?幾個空調?帶不帶冰箱?幾把差速器鎖?帶不帶絞盤?據X叔所知,只有LC系列的車輛才是靠這個劃分車型等級,以X叔的車為例,VX-R是當年的頂配車型,雙油箱、雙備胎、前後差速器鎖、絞盤、雙區空調帶冰箱、全真皮內飾、全電動座椅、九聲道音響、四輪式剎車、分時四驅系統帶軸頭離合器,甚至連離合器都是帶助力泵的。這樣的配置讓X叔都不知道後續還要改裝什麼,完全夠用了。


我的“老夥伴”之1993年豐田陸地巡洋艦


說了這麼多優點,當然也要說說LC80的缺點:

首先就是油耗的問題,X叔的這輛LC80採用了4.5升直列6缸的1FZ-FE發動機,一般來說15-18是比較正常的綜合油耗,雖然對於如此笨重的車身來說,這個油耗並不過分,只是發動機的動力表現有點對不起他的飯量。在日本有人將LC100的4700V8發動機改到LC80上,結果省油20%,動力也提高不少。


我的“老夥伴”之1993年豐田陸地巡洋艦


其次就是LC80的剎車較差,因為其剎車碟太小了,廠方曾在1993年左右將其改大了3寸,所以只能裝用16英寸輪圈。如果你的LC80可以裝15英寸的輪圈,那就證明它是改進前的版本。


我的“老夥伴”之1993年豐田陸地巡洋艦


最後就是我國內地的LC80以半時四驅為主,但前軸卻沒有原裝自由輪轂(Free Hub),後期加裝也比較麻煩,所以既不省油又容易壞。


我的“老夥伴”之1993年豐田陸地巡洋艦


總的來說LC80是一款非常不錯的車,駕駛LC80來個長途巡遊是很享受的事情,X叔也一直想保留它到老,只是現在國家出臺黃標車政策後,限制了他的這輛“老夥伴”的出行範圍。小編想國家能不能給這些車況好的黃標車一些特殊政策,好讓這些老車繼續存留下來,希望這個想法能成真,在這裡小編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加入我們來分享自己與愛車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