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美食了解山西,每个山西临汾人舌尖上都有它的味道

小编在临汾上了四年的大学,也该把临汾的美食个大家介绍介绍了,提起临汾,一个当然就是牛肉丸子面喽!

牛肉丸子面

山西美食了解山西,每个山西临汾人舌尖上都有它的味道

临汾市小吃牛肉丸子面用一个字概括——“爽”,用两个字概括是“香辣”。在山西省临汾市区的大街小巷,牛肉丸子面开一家火一家,门面都不大,属于平价小吃。最正宗的要数白家牛肉丸子面,有牛肉的鲜、有丸子的香,还有秘制的汤,很辣很爽,吃起来大汗淋漓,尽管如此夏天吃的人也有很多。满满一大碗面条上漂着红红的辣椒油,充满食欲感、溜圆的牛肉丸子伴着碧绿的香菜,纯朴简单的美味令人酣畅淋漓。

汾西枣糕

山西美食了解山西,每个山西临汾人舌尖上都有它的味道

山西特产汾西枣糕为汾西县传统的风味食品,其风味独特,余香流长,其营养价值很高,深受当地人们欢迎!

其蒸制方法是先将大枣煮成八成熟,随后将三份黄米面和一成新鲜玉米面加水拌成湿粉状,一层面粉、一层大枣放人笼中,随蒸随放。笼内不得断气。面粉、大枣上足后,加盖蒸20分钟即成。其特点为色泽金黄,香甜可口,食之耐饥。

古县核桃

山西美食了解山西,每个山西临汾人舌尖上都有它的味道

古县核桃,山西省古县特产,中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古县核桃栽培历史悠久,所产古县核桃皮薄、仁满、出油率高,生食甘美适口,炒食齿颊留香,营养丰富,具有健脑益脑,增强能力,愎复疲劳,增强记忆,壮阳补气,降脂强身,润肌乌发,延年益寿之功效。

大学时候,同学还买了一箱核桃从临汾带回家。

乡宁白面油糕

山西美食了解山西,每个山西临汾人舌尖上都有它的味道

乡宁白面油糕是山西省的一道特色糕点,圆如饼,形似鼓,色如铜,香味扑鼻。

安泽火腿

山西美食了解山西,每个山西临汾人舌尖上都有它的味道

安泽火腿是山西省特色传统名食,已有300多年的生产历史。安泽的火腿,色泽红白分明,气味浓香,味道鲜美,享誉省内外。据《安泽县志》载:“金华火腿而外,以安泽火腿为最,亦土产中之绝佳者。”“宦游他处者,每购以馈亲友焉。” 安泽火腿应该是源自金华火腿,说起来还有一段历史故事呢。

翼城十大碗

山西美食了解山西,每个山西临汾人舌尖上都有它的味道

翼城十大碗是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的特产。翼城十大碗来自晋南民间宴席上必不可少的菜品,是晋南独有的民间风味,做法讲究,口味独特,色泽搭配合理。

十大碗包括:鱿鱼汤、丸子汤、红白豆腐汤、糯米糕、红薯汤、银耳汤、黄焖肉、雪花肉、清汤牛肉、肚丝汤。

霍州年馍

山西美食了解山西,每个山西临汾人舌尖上都有它的味道

霍州年馍一种山西省的传统民俗工艺品,亦可食用。花馍可以说是山西特有的传统手工艺。它体现出了山西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是具有北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品之一。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霍州位于山西南部的太岳山区,主要以种植小麦为主,馒头也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主要食品之一。在人们眼里,馒头外形不过是一个圆圆的,可以饱餐的食物。可是在山西霍州,人们在馒头上下起了功夫。馒头被赋予生命,成为人们寄予希望和祝福的美好事物。

永和羊汤面

山西美食了解山西,每个山西临汾人舌尖上都有它的味道

羊汤面是一种汉族的山西特色面食。具体烧煮方法是:先将50斤清水添入锅内,待锅烧响放进鲜肉30斤,羊杂和骨架各一副,用大火烧(以木柴火为好),顶出血沫,尔后将佐料下锅,同时外加大葱、生姜各半斤和适量,再熬40分钟即成。佐料主要有白芷、肉桂、草果、陈皮、杏仁等,要按一比例适量下锅,多了则药味出头,少了则腥膻除不净。食用时,取汤锅中熟羊肉和羊杂切碎放入碗中,再盛上羊汤,加上蒜苗沫、香辣油即可。

洪洞羊杂烩

山西美食了解山西,每个山西临汾人舌尖上都有它的味道

羊杂烩是洪洞县的特产,最早出现于元代。其最大的特点是原汁原汤,即只加入最普通的一些调味品,诸如盐、辣椒油(用羊油炸制)、葱白。花椒、味精、大料等,然后放入砂锅中慢慢煮熟,这一作法与蒙古族吃羊肉的习俗大同小异。

羊杂碎,贵在杂、碎。不杂不碎,吃起来就没滋味。羊的头蹄血肺,心肝肚肠,统统不弃,少了一样,做出来的杂碎便寡淡。

河西蒸饭

山西美食了解山西,每个山西临汾人舌尖上都有它的味道

河西蒸饭是山西临汾魏村镇特有的传统名优美食。有几百年的历史传承。色泽金黄,口感香软、糯、甜。属于地道的民间小吃,其涉及范围东不过汾河,西不入蒲县,南不出土门镇,北接洪洞境内。这一带凡有婚丧嫁娶、宴请宾朋,早饭都是河西蒸饭臊子面。

制作蒸饭的流程非常多,将黍米放在水中浸泡6-7小时,另将红芸豆也在水中浸泡6-7小时,放在锅中煮熟备用;在大铁锅上放上铁鍻;铺上蒸饭片,一层黍米一层芸豆,一层红枣铺放,上火蒸三个小时就好。出锅后用蒸饭圪垛(带长柄的木球)来回碾压,搅拌均匀即可食用,口感香软、糯、甜。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放入适量白糖。

霍州饸饹面

山西美食了解山西,每个山西临汾人舌尖上都有它的味道

霍州饸饹面是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的特色小吃。霍州饸饹面,面粉加碱后,使用特制饸床进行压制,煮熟后,使用熟油搅拌,晾5-8小时,过水加卤(条状炸豆腐、葱花、等材料)即可食用,非常好吃。

霍州特色的饸饹,比面条粗而劲道,是由一种叫饸饹床子的工具压制而成,霍州饸饹,亦称河漏,可分为稍子面饸饹和干面饸饹两种,二者的做法略有差异。

绿豆糕

山西美食了解山西,每个山西临汾人舌尖上都有它的味道

绿豆糕是古尧都平阳(今临汾市)“天香斋”商号王永年师傅所创制的一种面点,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选用上等绿豆,用清水淘净,放入沸水内煮至八成熟(保持整粒不破),捞出晒干后用石磨破口,拉成四瓣,去皮成坯;用时将绿豆坯取出,用水洒在豆内,闷1~3小时,自染成黄色,再用磨子磨成细粉。将绿豆面、白糖、桂花酱、蜂蜜和在一起,放置案板上,用手反复搓匀后,放到木制专用框架内压平,用刀切成豆腐干状即成。

太后御膳泡泡糕

山西美食了解山西,每个山西临汾人舌尖上都有它的味道

“泡泡糕”是山西省侯马地区特色糕类名吃。这种糕食是在油锅里煎制而成,熟后犹如一堆泡沫,故而又有“泡泡油糕”的美称。

“太后御膳泡泡糕”,从此在晋南地区落户、开花、结果,堂而皇之地跻身山西省名食之列。

太后御膳泡泡糕所以在侯马流传,这里还有段历史故事。

1948年冬,屈志明在侯马车站摆个饭摊,专卖大碗面。有个老头常来喝茶聊天,也吃些他的大碗面。可是,却常见他摇头晃脑地反复唠叨:“这茶叶不如宫里的好,这饭也不如宫里的香……。”

原来,老人叫许德盛,生于清道光十六年,曾在皇家御膳房为厨,他制作的泡泡糕,慈禧太后很爱吃。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逃往西安,许德盛随驾备膳。途中,他因病不能侍奉太后,辗转流落侯马。由于不愿技艺失传,又见屈师傅为人忠厚,就把泡泡糕德制作绝技传授给他。1954年老人去世时享年118岁,据说他之所以长寿与他常吃泡泡糕有关。屈师傅于1986年病故,生前又把此技传给侯马市新田饭庄经理黄静亚。

“太后御膳泡泡糕”远看呈蘑菇状,如晚霞放彩:近看似绽丝吐絮,如金菊斗妍。遍体金黄,酥脆香甜,可滋补强身。

猪血灌肠

山西美食了解山西,每个山西临汾人舌尖上都有它的味道

猪血灌肠是霍州传统名食之一,它创制于清朝中叶,加工精细,风味独特,是誉满三晋之佳品。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西太后与光绪皇帝出逃西安,歇足于霍州,霍州名厨为其制作御宴。西太后、光绪皇帝与诸大臣对猪血灌肠赞不绝口,故此成为一道传统名吃。

洪洞馓子

山西美食了解山西,每个山西临汾人舌尖上都有它的味道

馓子——洪洞县独有的一种油炸食品。油炸馓子用上等麦子磨的面粉,加少许食盐和调料,用水调和,揉成面坯。然后再搓成条状,环绕排满盆中,上面洒抹一些菜籽油。待面条在盆中回透,弹拉力恰到好处时,将面条绕在手上,用手来回抻开,粗细均匀一致,折叠造型,放入油锅,用筷子轻轻翻动,掌握火候,炸成大把或小把的,便是金丝套环的黄脆脆的金馓子。

霍州烧饼

山西美食了解山西,每个山西临汾人舌尖上都有它的味道

霍州烧饼是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的特产。霍州烧饼是山西霍州传统的汉族小吃。将优质面粉、油面配以小茴香,在特制炉内烧烤精细加工而成。霍州烧饼香味醇正,口感特别。

洪洞元宵

山西美食了解山西,每个山西临汾人舌尖上都有它的味道

元宵是我国人民普遍喜食的一种风味小吃,山西省内的元宵尤以南门洞元宵、洪洞元宵、太原的老鼠窟元宵最为知名。

洪洞元宵在宋代已享有盛名。洪洞元宵之所以出名,是因为霍泉水浇灌的糯米品质优良的缘故。据说,这种糯米曾与“沁州黄”小米共同被选为向皇帝进贡的物品。

吴家熏肉

山西美食了解山西,每个山西临汾人舌尖上都有它的味道

吴家熏肉是临汾的传统佳肴,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吴家熏肉以鸡和猪的心、肝、肠、肚、蹄、口条、头为主要原料。其成品棕色中衬着金黄,“灵”味中夹着草香,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后味翻香;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苍蝇不沾,放置三天而不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