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房」有假?買房必須遠離4個誤區!

很多建在地鐵附近的樓盤,都打著“地鐵盤”的噱頭,吸引購房者。但是所謂的“地鐵盤”很多被購房者買了後,住進去就後悔。究其原因,還是對“地鐵房”的瞭解不夠正確,今天好房君總結了一些購房地鐵房的誤區、注意事項,供購房者參考!

購房地鐵房的誤區?

誤區1:離地鐵近就是地鐵房

規範來講,地鐵房的標準是,距離地鐵站點步行5分鐘可到達的房子稱之為“正地鐵房”,10分鐘內到達稱為“準地鐵房”,15分鐘內到達稱之為“近地鐵房”。超出15分鐘的就不再是地鐵房了。那麼,購房者可以想一想,你在看房的時候,開發商是怎樣向你介紹自己的樓盤距離地鐵的距離的?應該對著沙盤,拿著閃光筆對你說是直線距離的居多吧,項目離地鐵是近,可步行過去的時間可能遠遠超乎你的想象。

誤區2:離得越近越好

購買地鐵房除了出行便利之外,還要考慮到它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如果距離地鐵距離太近,出行固然方便,但是地鐵運行造成的震動和噪音以及龐大的人流量會嚴重影響日常的生活與休息。地鐵站處於地下,複雜的運行設備和各種不確定因素隨時都會造成不可預估的安全隱患,威脅周邊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所以,距離地鐵並不是越近越好,一般而言,社區與地鐵站距離最少需要保持200米,人流量較大站口與社區之間則應距離300米左右。

誤區3:是地鐵房就值得投資

地鐵的主要作用還是帶來生活上的便利性,如果有地鐵盤是位於市核心周邊配套成熟區,那麼該樓盤價格並不該過多的被地鐵影響。相反,郊區的地鐵由於周邊配套並不完善,地鐵又會帶來周邊商業交通等配套的完善,那樣的房子才有增值潛力和投資價值。投資者們投資地鐵盤時,一定要看清楚該樓盤的被地鐵影響的附加價格到底值不值。

誤區4:規劃中的地鐵也有潛力

樓盤周邊有規劃中的地鐵時,購房者不要輕信置業顧問講地鐵開通後如何如何便利,置業顧問只是在“畫餅”,自己買房一定要將各種信息確認清楚,去相關網站上查詢地鐵開通的具體時間和情況。如果地鐵開通要經過十年八載,那麼現在描繪的藍圖就沒有太大的價值。而且,有時候“規劃中的地鐵”還會出現線路調整,可能就錯過了。

購買地鐵房的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1:即將開通的郊區地鐵盤升值潛力更大

因地鐵房優勢突出,均價肯定要高於同地段的其他產品,只有在地鐵尚未開通前入手才能搶佔先機,房產未來的升值空間也才更大,所以十年二十年後才開通的地鐵所惠及的樓盤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只有很快即會運行的地鐵才是真正的升值點所在。

注意事項2:測量從家到地鐵的真正距離

不要單純的聽了置業顧問的講解就確定你家離地鐵就幾百米的距離,你應該親自步行檢測一下。當然,有些人可能會說,現在這個年代,有個地鐵,地鐵附近有個房,你能買到就行了,還糾結那麼多幹嘛,其實小編是想告訴你,別讓”地鐵房“這三個字成為你選擇購房的主要動力。

注意事項3:測量從家到地鐵的真正距離

鑑於地鐵本身可能對周邊居民生活造成的噪音、汙染影響,購房者需要考慮之外有了地鐵的運行,交通配套自然不必多慮,其他的配套,比如商業、教育、醫療等,購房者還是要慎重選擇的。畢竟,只有地鐵,而沒有其他配套的區域生活起來並沒有非常方便,生活成本、時間成本也會因此而增加很多。

注意事項4:購置地鐵房補充協議

依據很多地鐵房打出的旗號來看,地鐵都是在修建施工中,或者還是在規劃中,鑑於市政建設過程中,尤其是地下軌道的建設受到很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很可能會臨時調整,一旦購房者所購買樓盤周邊的站點被臨時取消或者轉移,之前藉著地鐵旗號上漲房價造成的代價該由誰來背呢?所以,購買預期中地鐵房的購房者一定要與開發商簽訂補充合同,明確規定關於地鐵調整等因素出現時雙方的責任認定和賠償事項,減少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