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釘截鐵,幾乎所有補貼都停了……

新能源汽車停完光伏停,光伏停完機場停,機場停完棚改停,今年以來,幾乎所有政策補貼都停了。

棚改收緊

6月25日,一則關於國開行把棚改貸款審批權收回總行,全國一刀切暫停棚改的傳言震驚市場。

6月26日,地產股應聲暴跌,中南建設下跌9.88%、旭輝控制下跌7.91%、新城控股下跌7.74%、碧桂園下跌6.65%、融信中國下跌6%。

當天晚上,國開行相關負責人回應稱,也是最近兩週,國開行才將審批權限收回,現階段,國家對這個事情還沒完全定性,處在停擺狀態,下一步怎麼走,還沒明確的意見出臺,但其個人感覺不會特別嚴重,此後對棚改的政策肯定會收緊些,但不會直接暫停不做。

本來呢,棚改也是一項民心工程,國開行掏錢,想讓所有人都能住上好房子,可惜盤子鋪的太大,據國開行2017年11月報告,累計已發放棚改貸款3.2萬億元。在執行的過程中,這個工程也有些變味,棚改貨幣化安置成了推高房子的元兇之一。所以,此後貨幣化安置的比例,肯定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實際上,今年以來,很多補貼政策都在退坡或停止。

新能源汽車

2月13日,國家4部委聯合發佈通知,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補貼要求的技術門檻明顯提高。

根據通知,從新政頒發到正式實施,中間有4個月的過渡時間。在2月12日到6月11日的過渡期期間,新能源乘用車、客車按舊標準的0.7倍補貼,新能源貨車和專用車按舊標準的0.4倍補貼,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標準則不變。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新能源汽車從2015到2017年,連續3年產銷量全球第一。截至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已經達到180萬輛,佔全球累計銷量的52.9%。

然而參考數據來看,2017年,中國市場純電動汽車的個人消費用戶還不到50萬臺。

以北京車展上出現的近10家純電動車製造新軍和吉利、比亞迪、北汽新能源、特斯拉來刮分這50萬臺的銷量,可以說將無法養活任何一家。

本來,新能源汽車在政策之下可能還有機遇,但隨著補貼的減少以及產品問題,新能源汽車發展,恐怕也迎來一個十字路口。

光伏

6月1日,“史上最嚴光伏政策”公佈,政策內容包括,控制光伏發電新增規模、加快光伏補貼退坡,以及進一步加大市場化配置項目力度。

控制規模方面,暫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在國家下發新文件前,需國家補貼的普通電站建設不得進行。

降補貼方面,光伏發電站標杆上網電價下降0.05元,分佈式發電項目補貼標準降低0.05元。這也是近半年內,光伏電站標杆上網電價的第二次下調。

受此影響,A股光伏版塊股價持續低迷,一天之內市值蒸發147億。

6月3日,還有11名光伏大佬“聯名上書”,強烈建議相關部門給獲批的光伏項目一定的緩衝期,讓光伏行業拿著國家補貼繼續跑完實現平價上網的最後一公里。

光伏大佬們在信中表示,朝令夕改讓行業難以承受;現在行業成本還是很高,本來就虧,沒補貼真的會活不下去;政策導致項目擱置,分分鐘會讓做小本生意的經銷商破產跳樓。

機場

6月15日,首都機場、白雲機場和航基股份均公告,收到民航局轉發財政部通知,取消民航發展基金用於三家上市機場返還作為企業收入處理的政策。

自2018年5月29日起,將設置半年政策過渡期。過渡期內,繼續由上市公司作企業收入處理;過渡期滿後,執行與其他機場同等民航發展基金政策。

於是,上述三個機場在下一個交易日股價暴跌。其中,首都機場當日重挫25.26%,航基股份暴跌13.82%,白雲機場連續兩個交易日跌停

多年前就取消了民航發展基金返還的的,上海機場、深圳機場和廈門空港也躺槍,當日股價大幅回落。

業內人士表示,市場反應這麼大,一個是政策改變時點早於市場預期,負面影響程度又超出市場預期。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民航發展基金在三個機場盈利中佔比太重,過去的3年間,民航發展基金對首都機場和白雲機場的淨利潤貢獻比例,平均超過40%,補貼已取消,盈利還不得腰斬。

產業政策的侷限性

其實,一直以來,關於產業政策補貼的爭議都很大。

有業內人士表示,產業政策有一定的侷限性,正常情況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但因為有“市場失靈”,所以有時也需要政府出手,修復市場,讓資源得到更有效率的配置。

如果產業政策反客為主,一心想把市場管起來,對產業進行總體規劃和引導,那麼,行業就變成了圍著政策轉而不是市場。

市場需要什麼類型的產品,什麼技術水平的產品,本來就該由市場決定,在補貼政策的指揮棒下,就變成在由補貼政策制定者決定。

花式騙補,劣幣驅逐良幣

另外,有了這麼一塊“大肥肉”,各種各樣的“產業騙補”也都湧現出來了。

看到光伏有補貼,好多不做光伏的企業也紛紛入局,結果朝陽產業成了產能過剩產業,大量企業活不下去;動漫產業也拿過國家的大力扶持,於是各種粗製濫造的動畫片也出來了;新能源汽車也一樣,有媒體報道,“涉嫌騙補和違規謀補的車輛總數達到76374輛,涉及補貼總金額92.707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只要有財政補貼在,就會有投機騙補的存在,最後很可能演變為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浮躁的企業為補貼而努力,認真踏實的企業非常吃虧。無序和不公平競爭帶來的是混亂的市場,到最後,創新反而被扼殺掉了。

產業補貼的結果,基本上也是適得其反,讓市場無序,甚至促使那些潛力企業搖擺不定,以為可以走捷徑而放棄踏實發展。正所謂慈母多敗兒,溫室培養不出參天大樹,只有在市場中跌爬滾打,才能練就一身鋼筋鐵骨,現實世界中的偉大企業,哪一個是靠產業政策扶持起來的?

外部形勢也嚴峻

除開產業政策補貼本身的一些弊端之外,停止補貼還有一大原因就是,國家正面臨外部的挑戰。

現在外圍局勢比較危險,川普步步緊逼,人民幣匯率連續走貶,6月27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貶389個基點,報6.5569,創2017年12月25日以來最低,連續六日調貶,且調降幅度也創2017年1月9日以來最大。

市場人士指出,預計人民幣偏弱走勢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所以國家也在收縮力量準備應對,上述依靠補貼盈利生存的企業,將愈加艱難,即使盈利能靠補貼一時得以維持,未來估值也難逃市場思維轉變的打壓。

總的來說,往後的日子,大家要勒緊褲腰帶過苦日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