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超級社羣?淺析社羣目的和社羣操作

目前,去中心化的社群經濟已經成為當下比較火的新經濟模式和趨勢。社群是一種基於互聯網的新型社群人際關係,它以價值觀為驅動力,去中心化的同時可以自組織化。在國內比較知名的社群團體k友匯,就是這樣一個社群,組織各行各業精英形成社群,通過社群相互學習、相互分享快速成長。

如何打造超級社群?淺析社群目的和社群操作

社群經濟的核心是社群,人們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社群就是通過移動互聯網工具把同頻、同類共同需求的人聚集在一起,在此基礎上建立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產品或服務模式。如何才能打造超級社群,需要從社群的本質和初建社群的目的去分析。

社群的實踐層面和社群目的

1、商業目的

這與普通的從A賣給B的交易方式不同,而是從一開始就基於社群收集群成員需求,通過股權眾籌、產品眾籌等方式讓群成員參與進來,打造符合用戶需求的品牌或產品。

如果運作得好,甚至產品本身就是共同的社群目的,比如我們熟知的小米社群,就是為一群技術發燒友而成立的社群。

2、非商業目的

我認為社群更為本質的目的在於交流思想,實現“1+1>2”的群體智能湧現。當然,這裡的交流思想,不是簡單的“分享+討論”,而是每個群成員都能利用簡單規則完成簡單任務,自主創造內容,進而迸發出高質量的信息流。

無論是社群主還是群成員,個人目的的改變不會引起社群目的的改變;就算有部分群成員退群了,社群依然會自動發出指令,自我維持,添加新的成員加以補充,繼續朝著共同的社群目的而前行。

社群目的的變化只會發生於群成員的相互交流互動中,而不會靜態地裂變。這也是很多社群可以利用淘汰制剔除舊成員,並不斷吸納新成員的理論依據。

當然,你儘可以把社群主或單個群成員的目的當做社群目的,不過,這肯定會限制社群的自發展,群成員也無法在簡單規則的作用下創造出更大的價值,社群將缺乏豐富性和多樣性。而這,本質上已不再是我所認為的社群了。

如何打造超級社群?淺析社群目的和社群操作

社群目的共識和操作層面

我們知道,要想達成目的,群體必須有序,要實現有序,必須對群體滲入控制。所以說,控制是達成社群目的的保障。

我認為,如果要對社群成員形成控制,必須採取一套簡單規則。如果說控制是實現目的的保障,那麼規則就是實現控制的手段。

社群必須通過控制才能實現目的,而規則則是社群實現控制的手段。無論是入群門檻、群規,還是互動技巧等等,它們都是無關乎根本的一些輔助運營技巧,真正決定社群成敗的,是其內在的運作機制。

要想更好地完成社群目的,我們必須對社群進行控制。但是這種控制不是強制性的,而是通過一套規則,群成員形成自組織自運行,社群能夠自我維持。如此,社群方能湧現出群體智能,創造巨大的價值。

總結:社群就像一個微型企業。企業有自己的發展目標,並且有一套工作流程。它既能讓企業有序運轉,又能促進員工間的有效配合和能力發揮,是一個企業發展的基本模式。社群則通過內容、門檻、群規等將成員連接在一起,在此基礎上湧現出了社群目的,並通過控制來實現社群目的。由此便自然而然產生了一套規則,它既能保證社群的有序,又能促使群成員釋放能量,創造價值,讓社群真正持續發展,發揮巨大威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