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強敵時,公孫瓚親自上陣與呂布單挑,都是不得已而爲之

公孫瓚,東漢末年人,作戰時勇猛有加,嫉惡如仇,因有效抗擊北方遊牧民族和大破黃巾軍而威名大震。史書中曾記載,公孫瓚好戰,而且喜歡與人單挑,無論對方實力是否高於自己,公孫瓚都勇於出陣殺敵。

面對強敵時,公孫瓚親自上陣與呂布單挑,都是不得已而為之

比如,當公孫瓚遭遇呂布挑釁時,他作為將領首先想到的不是派誰迎戰,而是自己挺身而出。此後與袁紹對峙,袁紹派出猛將文丑,公孫瓚再次以身犯險,親自上陣。但是在戰場上作戰,並不是光靠勇猛就能成功破敵的,面對強敵呂布與文丑,公孫瓚敗下陣來。那麼公孫瓚能力有限,為什麼還敢單挑第一猛將呂布呢?

面對強敵時,公孫瓚親自上陣與呂布單挑,都是不得已而為之

首先,公孫瓚麾下缺乏人才。公孫瓚雖貴為一方諸侯,但是他手下人才卻很少,我們從他與袁紹作戰時的表現就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公孫瓚敗下陣後,四位將軍共戰文丑,一位戰死,三位直接逃跑。第二次作戰時,原本以為嚴綱能一鼓作氣破陣殺敵,沒想到也被挑於馬下。公孫瓚率領如此烏合之眾,即便自己不上陣,尤能派誰呢?

面對強敵時,公孫瓚親自上陣與呂布單挑,都是不得已而為之

其次,公孫瓚不擅長做指揮,與其說他是稱霸一方諸侯,更不如說他是一位武將。遭遇強敵時,公孫瓚不擅長謀篇佈局,不會思考手下的將領能力幾何,擅長的本領,是否能夠擊退敵人,只會逞匹夫之勇,以為只要自己不畏懼敵人,敢於衝鋒陷陣,就能激勵將士與士兵,用自己的勇猛好戰嚇跑敵人。

面對強敵時,公孫瓚親自上陣與呂布單挑,都是不得已而為之

再次,公孫瓚對自己的實力把握不夠,輕視了對手。公孫瓚可能因自己年紀輕輕就威名在外,對自己的實力過於高估,他沒有想到呂布與文丑如此厲害,無知者無畏,所以即使是面對實力強勁的對手,也沒有把他們放在眼裡,才敢於親自上陣殺敵,勇往直前。

面對強敵時,公孫瓚親自上陣與呂布單挑,都是不得已而為之

最後,公孫瓚爭強好勝,好戰戀戰。東漢末年,戰亂不斷,能人輩出,面對如此局面,公孫瓚作為一名武將,自然也不甘示弱,總想用自己的實力為自己正名,同時更好地樹立自己的威信,只可惜他不懂山外有山,能人背後有能人的道理,自己親自上陣的結果就是不但沒有為自己正名,還險些丟了性命。

面對強敵時,公孫瓚親自上陣與呂布單挑,都是不得已而為之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公孫瓚自身的確毛病頗多,他不僅爭強好勝,高估自己,輕視對手,還不擅長統領全局,只會逞匹夫之勇,這都決定了他面對強敵時敢於單挑對手的行為,此外,由於自己麾下缺乏真正有能力的將領,如此,面對能人輩出的局面,更顯得捉襟見肘。所以,儘管公孫瓚貴為諸侯,面對強敵時,除了選擇親自上陣與敵人單挑,似乎也別無他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