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兄弟兩人輪流做皇帝

明朝兄弟兩人輪流做皇帝

明宣宗朱瞻基可以稱得上是個很厲害的皇帝了,但不幸的是在做了九年的皇帝之後就因病去世。明宣宗有長子朱祁鎮和次子朱祁鈺兩個子嗣。長子朱祁鎮為皇后所生,次子就沒有那麼幸運了,為庶人所生,身份相對低微。但是這並不影響兄弟二人很好的關係。

明朝兄弟兩人輪流做皇帝

兩個人的關係可以好到什麼程度?明代皇子在15歲左右就要離開京城到封國去。可這朱祁鎮都22歲了還在京城待著,足以見朱祁鎮哥哥對他的寵愛啊。

長子朱祁鎮繼位的時候正是大明朝建立50.60年的時候。一般來說,一個朝代建立50.60年左右正是執政者可以大施拳腳的時候,比如西漢經高祖、文景之治後為漢武帝開疆拓土提供了基礎。可是朱祁鎮寵信太監王振,聽其唆使率領50萬大軍親征大同前線的蒙古瓦刺也先一部,臨行前思慮到“國不可一日無軍”,自己御駕親征也必須給江山社稷留有退路,於是立他的兒子朱見深為太子,並讓自己的弟弟朱祁鈺代理皇帝。這個決定也是孫太后同意的。朱祁鈺不是孫太后的親生兒子,但讓朱祁鈺當皇帝無疑是最正確的選擇,能做到這一點充分說明大明臣子胸懷寬厚和後宮的開朗。清朝的慈禧太后,兒子同治死了,立了4歲的光緒當皇帝,光緒去世後,立了3歲的溥儀當皇帝。當國家民族存亡之際,慈禧也沒有放棄手中的權力。足見大明的應對能力在當時相當到位。隨後,明英宗帶領大軍奔赴前線,然其一味聽信太監王振的錯誤意見,導致出現了華夏之恥的“土木堡之變”,英宗被瓦刺首領也先生擒,舉國蒙羞,官員們立即組織清算太監王振的罪過,嚴懲其黨羽,因此還發生了朝堂之上血濺宮門的惡性鬥毆的的午門血案事件。

明朝兄弟兩人輪流做皇帝

朱祁鈺上位後組織軍隊、安撫民心,同年11月擊退也先的部隊,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朱祁鈺的威望達到頂峰,也先見得不到好處,放回朱祁鎮。朱祁鈺親自出城迎接並行拜見之禮。這在中國歷史上沒有任何條件就放回人質聞所未聞。

但是之後朱祁鈺因為不想歸還帝位將朱祁鎮軟禁7年之久。朱祁鈺挽救大明江山,理應幹下去,但軟禁哥哥確實是他的不對,後來還廢除侄子的太子之位,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朱祁鈺的皇后汪皇后不同意,但其一意孤行,不但不聽從,還廢除了汪皇后,這引起大臣們的不滿。人算不如天算。第二年,太子就死了,這時有大臣呼籲恢復原太子,朱祁鈺將其亂棍打死,再也沒有人提太子之事。8年後,朱祁鈺病重,大臣們迎接哥哥朱祁鎮復位,朱祁鎮就又迎來事業的第二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