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莎拉蒂與中國傳統技藝可以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九月,南方天氣初冷的季節,瑪莎拉蒂繼江南之行後,攜旗下全系車型:Quattroporte總裁轎車、Ghibli轎車以及首款SUV Levante開啟了蘭州——中衛——銀川為主線的"瑪莎拉蒂五感之旅"西北行。

瑪莎拉蒂與中國傳統技藝可以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若到西北,必來蘭州。黃河穿城而過,滋養金城萬物,衍生出絲綢路上繁複的染纈工藝、音色空靈典雅的箜篌,孕育出日益崛起的現代化都市新城和重金屬色彩濃厚的搖滾。

"瑪莎拉蒂五感之旅"的第一站,便在這西北傳統風情與現代搖滾碰撞的蘭州,悄然拉開序幕。

瑪莎拉蒂與中國傳統技藝可以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除卻天上化下來,若向人間實難得

乍見箜篌,它的造型讓我想起了源於古波斯的樂器豎琴。然而,不同於豎琴最多隻有47弦的單排,箜篌的弦數最多可達96根,造型呈雙排,彈奏起來音質典雅而氣勢恢宏。

根據現場青年箜篌演奏家魯露的介紹,箜篌在古時多出現在宮廷慶典與達官顯貴的豪宴之上。顧況《李供奉彈箜篌歌》便以"除卻天上化下來,若向人間實難得"來讚美箜篌音色的動人。

古時為求一曲箜篌,"王侯將相立馬迎"、"不惜千金買一弄",而今,瑪莎拉蒂聲學專家,花費5000小時調校出的排氣聲浪。有位朋友曾說:"開瑪莎拉蒂時絕對不要開音響,不然就是一種浪費。"起初我覺得他言過其實,但試駕過程中,當我踩下油門的時候,才發現他說的是對的。

瑪莎拉蒂與中國傳統技藝可以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當然,對於排氣聲浪的稱讚並不意味著瑪莎拉蒂的音響設備做得不好。相反地,瑪莎拉蒂三款車型搭載的"Bowers&Wilkins寶華高端立體聲音響系統"是車用高保真系統的巔峰。

打開音響,樂曲播放時的音質就像是雙排箜篌演奏時那樣,典雅又氣勢恢宏。可以說,瑪莎拉蒂在"聽"上的成就,也是"除卻天上化下來,若向人間實難得。"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染纈,作為一種絲綢印染技術,始於秦,繁盛於明清,卻最終在規模化生產的工業化時代日漸式微。根據蘭州交通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管蘭生教授的介紹,博物館中的染纈作品,皆是由桑葚、槐花、山竹等天然染料製成。製作一幅染纈作品,需要非常複雜的手工技藝。

這不僅讓我會思考起傳承手工技藝的意義,而這次蘭州交通大學絲綢之路染纈藝術博物館之行,讓我有了新的體悟。

眾所周知,世界上最著名的超級跑車都來源於意大利。原因大概是,那裡盛產金屬加工和皮革製作的手工藝人。而當古老的手工藝術與先進的科技理論結合,就能創造出"新竹高於舊竹枝"的效果。

而我以為瑪莎拉蒂在"觸"上的成就,正是來源於此。

無論是經典的Quattroporte總裁轎車、通勤優選的Ghibli還是具有越野性能的SUV Levante,內飾皆採用頂級皮革,車頂採用了Alcantara™材料,法式縫線與Radica鑲木真皮方向盤更是展現出手工定製般的高級感。

試駕的過程中,我也幸運地體驗了一把瑪莎拉蒂頂級的"意式奢華"——Granlusso豪華套件,100%天然桑蠶絲與皮革的搭配,摸起來軟軟的,就像是小姑娘的皮膚:嬌嫩而具有彈性。如果把買車當成娶老婆的話,有能力消費瑪莎拉蒂的朋友,我強烈推薦這個Granlusso豪華版內飾。

瑪莎拉蒂與中國傳統技藝可以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瑪莎拉蒂與中國傳統技藝可以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瞭解了蘭州的箜篌、染纈後,我們一路向北,穿過戈壁沙漠,來到了此行的第二站——中衛沙漠。

相較於前兩個有關傳統文化與技藝的項目來說,在中衛沙漠腹地的活動更有意思一些。我們一行在沙漠裡搭建的帳篷中,笨拙地嘗試著調製自己專屬香水。雖然朋友嘲笑我調製出的是香水界的"黑暗料理",但這個有關"嗅"的活動,卻激發了我的聯想。

其實正如人有不同的種類,而氣味相投者得以"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車也分為不同屬性。挑選一臺能夠跟自己"氣味相投"的車,無疑是件幸福的事情。

而在試駕了瑪莎拉蒂旗下的三款車型後,我發現它們是"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沒有孰優孰劣之分,只有應用場景的合適與否。

比如剛拿到Quattroporte總裁轎車時,由於它的體積"大",我一度擔心它在駕駛中會否可控性較弱。而事實也證明,5200mm的車長與超過3100mm的軸距,相較於Ghibli來說,它在整車體積與靈活度上確實不佔優勢。

但是,發動機430馬力的功率以及柔和的油門調校,使它在駕駛舒適性上更勝一籌。Ghibli則更加趨向於"日常通勤"。

而不同於前兩款產品,作為瑪莎拉蒂首款SUV,Levante是在"沙漠"這個場景中表現最好的,它可以在車身受力不均勻的情況下自動調節懸架高度,以保持車身姿態,所以在戶外較為特殊的天氣路況中也能開得特別穩。

如果用香水來做比喻的話,我覺得Quattroporte總裁屬於木質調型的香味,給人雨後松林般安心的感覺;Ghibli的話,有點偏濃郁的果香,當然也有朋友說像是沙漠的氣息;Levante大約就是水性花調,戶外駕駛的時候開著它總覺得溫馨而親切。

桐花萬里關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離開中衛,繼續往西北,我看到了著名的賀蘭巖畫,品嚐了賀蘭山間酒莊的美酒,這是我們此行的最後一站。

瑪莎拉蒂與中國傳統技藝可以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古時候,北方遊牧民族: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党項、吐蕃等在賀蘭山駐牧遊獵。他們將生產生活的場景,附以本民族特殊的審美、習俗,刻畫於賀蘭山的岩石之上。

毫不誇張的說,賀蘭山岩畫就是刻在岩石上的一部史詩。而藝術家韓美林,受賀蘭山岩畫的靈感啟發,糅合了日常生活中的美與感觸,運用現代美學理論,創造出獨具一格的藝術作品,並創建瞭如今的韓美林巖畫藝術館。

瑪莎拉蒂與中國傳統技藝可以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你看,自然原始並非都是美的,經典的誕生需要高明的加工。正如瑪莎拉蒂經典的三叉戟車徽,便來源於羅馬神話中海神納普秋的武器。而它標誌性的前臉設計,更是酷似自然界中的鯊魚,呼應了三叉戟車徽。源於自然和先民智慧的素材,經過藝術的加工,才有了瑪莎拉蒂流傳百年的"視覺"經典。

瑪莎拉蒂與中國傳統技藝可以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不僅如此,經典的瑪莎拉蒂也在不斷推陳出新,比如它旗下全車系共有五種車漆工藝,以及十餘種車身顏色選擇,酷炫的很。此外,瑪莎拉蒂還為全系車型提供從18英寸到22英寸多規格的輪轂選擇,配合的還有多色可選的制動卡鉗。

瑪莎拉蒂與中國傳統技藝可以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瑪莎拉蒂與中國傳統技藝可以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參觀完韓美林巖畫藝術館後,我們一行人驅車來到了位於賀蘭山東麓的志輝源石酒莊。漫步在中式園林般的紅酒莊,搖晃著手中寧夏地產窖藏的美酒,心裡覺得美滋滋。

我並不是專業的品酒師,嘗過酒的種類也比較有限,但品到當地特定區域老藤葡萄釀造的葡萄酒時,味蕾還是隨之顫動。

瑪莎拉蒂與中國傳統技藝可以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瑪莎拉蒂與中國傳統技藝可以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說實話,品酒就跟選車是一樣的。拋開百萬級豪車的品牌效應,單純從駕駛體驗來講,其實瑪莎拉蒂在同等級別車裡面做得算是比較優秀的。

參加"瑪莎拉蒂五感之旅"前,我在相關論壇上看過蠻多帖子講它的短板的,但這次試駕的三款車型,給予了我試駕生涯中一次相當好的體驗。而所謂的短板其實無傷大雅。相較於同級別其他品牌的車子,瑪莎拉蒂在駕駛的舒適度以及駕駛體驗上尤其刷好感度。

酒莊之行結束後,"瑪莎拉蒂五感之旅"西北行徹底拉下帷幕。這一路,我對瑪莎拉蒂這個品牌的印象得到了改觀。

以前總覺得,這是個依仗著百年豪車標籤賣"人設"的品牌,而幾天的近距離接觸,讓我覺得它無論是從外型、細節、性能還是駕駛體驗來講,都是"實至名歸"的、豪車裡的好車。

瑪莎拉蒂與中國傳統技藝可以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瑪莎拉蒂與中國傳統技藝可以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