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廣東

翻開廣東人的食譜,就好像打開了異次元的魔法書,各種名字詭異的食物讓人浮想聯翩。今天粵遊君就帶大家突破這道“魔法結界”,來到廣東的各個角落,揭開嶺南美食的這層神秘面紗。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粵東

潮汕 鴨母捻

鴨?鴨鴨好吃啊!

啤酒鴨...烤鴨...鹽水鴨...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等等!此鴨非彼鴨,而是一道廣東潮汕地區有名的特色傳統小吃之一,是一種有餡的糯米湯圓。不過到了潮汕,品上一碗鴨母捻,一定都會成為此“鴨”愛好者。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關於鴨母捻名字的由來,現有兩種解釋,一是因為這種湯圓過去形狀大如鴨蛋,鴨蛋潮州話又稱鴨母卵;二為這湯圓煮熟浮於水面,如白母鴨浮游,故稱為鴨母捻。鴨母捻與湯圓十分相似,都是糯米粉包裹餡料再入水煮沸。不同餡的鴨母捻形狀各異,甜而不膩,吃完唇齒留香。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吃旅推薦

汕頭老城

鴨母捻在大大小小的食鋪都少不了它的蹤影。在雲集著大量建於20世紀初期建築的汕頭老城,就可以吃到正宗的鴨母捻。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這裡很多地方都保留著最原始的風貌,隨處都充滿生活的味道,那些南洋的建築格調雖有殘破,卻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消失,仍然和汕頭人一起生活在這座老城裡。走在這裡的街道時,就彷彿走入了民國的那一段光影裡。在一些看起來有年代感的巷子裡,藏著最為正宗的潮汕風味。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潮汕 鼠曲粿

任何食物和鼠字沾上邊似乎都讓人感覺怪怪的,不過放在連“福建人”都不放過的廣東人食譜上似乎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其實“鼠曲”二字是由鼠麴草而來。梁代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有記載:“是日,取鼠曲菜汁作羹,以蜜和粉,謂之在舌柈,以厭時氣。”

鼠麴草熬煮舂爛後和糯米粉摻和在一起製成粿皮,既美味又養生。再包裹各色餡料,放入蒸籠蒸熟就成了潮汕地區最常見的美食之一。鼠曲粿看似普通,卻蘊藏著最濃厚傳統潮汕風味。

鼠曲粿在潮汕的各個角落都有出現,也許你一轉身的那個巷口,就有一家老店可以滿足你唇齒間的等待。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吃旅推薦

潮州牌坊街

要吃鼠曲粿等潮州美食,就要到牌坊街逛一逛,在這不僅能大飽口福,其本身也是極具嶺南文化代表性景觀。古時統治者提倡倫理道德,做牌坊紀念城鄉間於節義、功德、科第突出成就者。一時間這裡牌坊林立,形成一片特色街區。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過去的許多牌坊雖然都消失在歷史中了,但經修復後,這裡建成一個風格多樣、內容豐富,充分反映潮州歷史文化的文化旅遊中心區。是尋覓潮汕美食的絕佳去處。

河源 八刀湯

“客官您要吃點什麼?”“八刀湯。”這刀光劍影的感覺彷彿在看武俠小說。要經歷這八刀的考驗,想必味道是獨具一格。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沒錯,八刀湯算得上是客家人對豬的完美演繹。對著用黑麥草、番薯葉餵養的紫金藍塘豬的豬心、豬腰、豬肝、豬粉腸、豬肚、豬肺、豬胰臟、瘦肉等等各切一刀,在上面灑放少許的鹽花、胡椒粉、味精,倒入山泉,加蓋,煮十分鐘,掀鍋蓋,見豬件精華綻開如花,盛進蔥花墊底的大湯碗即可。

在煮灼湯時,絕不準攪動翻轉豬件精華,以免破壞豬件的爽脆口感。這道湯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要做到去除腥味又保留鮮味,只有經驗豐富的做湯人才能掌握。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吃旅推薦

河源萬綠湖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雖然最早傳出八刀湯名號的是紫金縣,但這一美食早已流傳到河源的各個地方。萬綠湖,嶺南第一大湖的周邊就可以品到八刀湯。作為華南最大的生態旅遊名勝,它因四季皆綠,處處皆綠而得名。在這裡乘船遊覽,吹著微風,欣賞周圍綿延不絕的美景,別提多愜意了。乘船時還可登上湖中心的小島,看參天古木、遠山近水,是週末外出放鬆的好地方。

粵西

湛江 簸箕炊

簸箕一般有兩種用途,裝垃圾或是揚米去糠。這麼一樣工具和食物結合在一起竟然讓人一下子摸不著頭腦。

但是當你到湛江一看,就明白這種在湛江街頭十分盛行的小食是怎麼一回事了。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簸箕炊(圖片來源都市晨報)

這是一種盛在簸箕中的糕點,吃起來軟滑爽口,富有彈性,其上再加上特色的醬料,口感豐富。

傳統簸箕炊是用石磨磨製的米漿,雖然磨得慢,但漿水均勻,細膩柔和,用這種米漿蒸出來的簸箕炊才最美味。雖然現在市面上的很多店家已經改用了其他工具,但在湛江的一些街巷裡,仍然能尋找到口味最正的簸箕炊。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吃旅推薦

湛江赤坎老街

湛江位於中國大陸的最南端,是粵西地區最大的城市。來到湛江的赤坎老街,就來到了湛江的靈魂深處。這道獨特的簸箕炊就散落在老街的各個角落。赤坎區在宋代就初具雛形,近代又曾被西方國家統治過,所以這裡形成了歐式殖民地風格建築與嶺南騎樓建築混合的“南洋風格建築”。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陽江 雞屎藤狗利仔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初聽這個名字,竟然猜不出這雞 飛狗跳的是什麼。雞屎?難道...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帶著這個疑問來到陽江,親眼見證才發現這確實是一種有味道的餅,但不是臭味,而是一種植物特有的清新之味。

《綱目拾遺》雲:“搓其葉嗅之,有臭氣,未知其正名何物,人因其臭,故名臭藤。”這就是雞屎藤名字的由來了。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把雞屎藤葉子磨碎與粘米混合,揉成團再壓成餅。製作雞屎藤餅的步驟似乎簡單,但其實工序非常繁雜,葉子磨碎的程度、粘米混合的比例,還要把米漿不停攪拌。每一道工序稍有差錯,便做不出那清新軟糯卻不會粘牙的小食。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吃旅推薦

陽江海陵島(十里銀灘)

十里銀灘位於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風光毓秀,粗獷壯闊。在這裡不僅可以尋找到雞屎藤餅,還有各種魚蝦海鮮,街邊美食數不勝數。陽江人靠海,所以海味豐富,夜晚到街市上走一走,就可以享受大好的宵夜時光。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除了美食相伴,還可以參觀我國最大的仿宋建築群—宋城,民族別墅、銀海山莊等景點也在這裡。最出名的十里銀灘,沙質潔淨均勻,水質清澈透明,是我國難得的潔淨海灘。

珠三角

佛山 盲公餅

雖然叫做盲公餅,但這種餅最初的由來卻不是盲公所做。

歷史典故

盲人名叫何聲朝,幼時患病致雙目失明。他的長子豫齋長大後在自家"乾乾堂"為人算卦,由於來找他問卜的人多攜帶小孩,喧鬧啼哭,影響工作。豫齋想出一法:用飯焦乾磨成米粉,加上芝麻、花生,用生油和勻,製成米餅,稱為"肉餅"。但由於購買者習慣了到盲公處買餅,便將餅稱為“盲公餅”。這種餅味美價廉,便在當地傳開了。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盲公餅看似普通,但全是上乘原料巧制而成。餅內所夾的豬肉,用幼細白糖醃藏數月(最少數天)才取出配製,吃起來甘美酥脆,美味可口,享譽中外。

臭屁醋

又是一道有味道的食物,彷彿隔著屏幕都問到了臭味。但和前面單單是名字“臭”不同,因為這個臭屁醋,是真的因為臭而得名的。

不過就像中國特有的很多臭味美食一樣,臭屁醋遠遠聞起來有酸餿的怪味,飲一口,酸鹹香辣在味蕾中迴轉,卻有一種令人難忘的獨特味道。除了直接飲用,佛山人更多的是用它來煲湯,和其他食物混在一起更能發揮臭屁醋的美味來。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嶺南溼熱的夏季,喝上一碗,健脾開胃,消解暑氣,滋補生津,對女性來說,更是可以美容養顏。少俠,既然來了佛山,何不幹了這碗臭屁醋?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吃旅推薦

佛山祖廟

佛山的美食多樣,各種口味一應俱全。乘地鐵到祖廟站下,一出站就能發現許多吃食小店,店面無論大小,總有合你口味的那一款。點一份盲公餅,再嘗一嘗臭屁醋煲的湯,豐富的口感霎時間充滿唇齒間。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滿足了口舌之慾後還能逛一逛祖廟博物館,這是一座集明清古建築藝術和佛山傳統文化的民俗類博物館,如果你對功夫片感興趣的話一定要到這裡來,因為這裡還建有黃飛鴻紀念館、葉問堂。這座極具嶺南特色的建築是當地的重要文化地標。

在佛山祖廟遊玩,既能欣賞特色建築,精妙工藝,每走一步,似乎也體會到了那代武人的家國情懷。

粵北

韶關 銅勺餅

走在韶關的大小街市上,會發現一種模樣新奇的銅勺,瞧它的樣式,宛如一個帶著長柄的小平底鍋。這就是製作銅勺餅必備的模具了。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韶關銅勺餅俗稱銅鐵勺米果,是廣東韶關著名的漢族傳統小吃,也是客家地區一個歷史悠久的千年傳統美食。將粘米粉與水混合攪勻,加上佐料與花生仁拌入其中製成米漿。再把米漿攤在銅勺裡,放入油鍋中炸,伴隨著滋滋啦啦的聲音,金黃香脆的銅勺餅就可以出鍋了。

無論是外出旅遊還是宅著看劇,這道小吃都是韶關人的最佳選擇。銅勺餅在陽光下披著金色,就像韶關特有的丹霞風貌一般,“色如渥丹,燦若明霞”。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吃旅推薦

丹霞山

銅勺餅的故鄉韶關,擁有讓人拍案叫絕的自然風貌——丹霞山。由於千萬年間的地勢變化,這裡的丹霞紅層被切割成一片紅色山群,形成了現在的丹霞山景區。在不同光線的照耀下,丹霞山也披上了絢麗的光彩。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來爬丹霞山的時候別忘了帶上這裡的特色零食銅勺餅,補充體力的同時還能感受從內到外的丹霞印象。

清遠 東陂水角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沒有錯,沒有錯,這正是東陂水角,而不是我們熟知的水餃。這道小食被做成一個個小角的樣子,煞是可愛。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東陂水角是清遠連州特色小食中

最負盛名的品牌。


東陂水角用上等粘米熟漿打皮,以馬蹄、蔥花、瘦肉作餡,包成三角形,用蒸籠蒸熟,蘸以麻油、醬油。東陂水角餈皮軟脆滑嫩、清香爽口,肉餡鹹甘適度、味美香醇,既有楚南人飲食的辛辣韻味,又有嶺南人清淡高雅的風範,集嶺南和中原飲食文化於一體。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正宗的東陂水角是純手工製作,程序複雜,在近代幾乎失傳了。現在我們能吃到的手工東陂水角都包含著製作者的赤誠之心,是清遠最純正的味道。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吃旅推薦

廣東南崗千年瑤寨

位於廣東清遠市連南縣城西南27公里處的千年瑤寨,是全國乃至全世界規模最大、最古老、最有特色的瑤寨。住在這裡的村民不多,但是很勤勞,他們就是東陂水角的忠實愛好者。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瑤族一般都世居深山,

俗話說“嶺南無山不有瑤”。


喜歡民族文化和古村風情的小夥伴就可以到這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廣東四大古村落之一的瑤寨來遊玩,還可以吃到清新可口的東陂水角。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經過這一番介紹,

你是不是對這些美食的味道更加好奇了?

不過要想揭開謎底,

還得親自到這些地方一探究竟。

來一場吃旅吧,

人生啊,

唯美食與美景不可辜負。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素材來源丨羊城晚報、廣州日報、中新網、深圳特區報等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食在廣東丨“重口味”外表下的美味,那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今日話題:你吃過哪些名字“奇葩”,但非常美味的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