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寧夏邊防線上的戰爭迷宮——邊牆,墩臺,城堡,藏兵洞

遊牧民族擁有龐大的騎兵軍團

中原政權擁有修築大規模土木工事的能力。明朝的浩蕩軍武自洪武、永樂之後已是雄風漸熄,邊牆城堡墩臺藏兵洞之類的防禦工事,逐漸成為明朝九邊重鎮的標配。明朝的九邊重鎮,最先設置的是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四鎮,後來隨著蒙古諸部南下佔據河套地區,又先後增設寧夏、甘肅、薊州三鎮和太原、固原二鎮,最終形成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之間綿延萬里的九大軍事防區。

明朝寧夏邊防線上的戰爭迷宮——邊牆,墩臺,城堡,藏兵洞

邊牆是明朝對長城的叫法,秦朝修築長城常常被視作暴政,所以明朝從延綏鎮開始大規模修建長城時,便把它改為叫做“邊牆”這個聽起來很有安全感的名稱。九邊之一的寧夏鎮擁有長達1600多里的邊牆,西起中衛(今寧夏中衛縣),東至花馬池(今寧夏鹽池縣),將各處關隘連成一線,構成一道騎兵難以逾越的軍事屏障。寧夏鎮邊牆的修築在成化年間達到高峰,一直持續到明朝結束。其所連接的關隘主要分佈在賀蘭山內的出入口,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防守賀蘭山。從岳飛“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的豪情來講,明朝除“土木之變”和“庚戌之變”以外的表現還算過得去。

除防守賀蘭山外,為了防範韃靼趁黃河冰凍時過河東侵,成化年間的寧夏巡撫還在黃河東岸修築了一條長約180裡的“沿河邊牆”。

明朝寧夏邊防線上的戰爭迷宮——邊牆,墩臺,城堡,藏兵洞

墩臺的修築,一部分是邊牆上的騎牆墩臺,突出於邊牆的牆體之外,既是加固城牆,也是加強防禦。另一部分單獨修築的墩臺,大多是“於高山四望險絕處置,無山亦於平地高處置”,數量多到“觸目皆是,遍佈山川”。這類墩臺也被稱為煙墩烽臺,屬於警戒、傳遞軍情的軍事設施,多是修築在交通要道之側,每間隔二三里築一座。

明成祖對煙墩的構築和佈防,制定了非常具體的要求——

高五丈有奇,四周城高一丈,外開壕塹吊橋;門道上置水櫃,暖月盛水,寒月積水;墩置官軍三十一人守燎,以繩梯上下。

明朝寧夏邊防線上的戰爭迷宮——邊牆,墩臺,城堡,藏兵洞

城堡按規模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衛城千戶所城堡城,都屬於邊防線上的屯兵之所。今天的寧夏中衛縣縣城,便是當年寧夏鎮所轄兩座衛城之一的寧夏中衛城。另一座寧夏後衛城(在今寧夏鹽池縣)原本是一處千戶所城,名為花馬池千戶所,是在正德年間擴建升格為衛城。這兩座衛城分別是寧夏東西兩路參將的駐地。衛城之下,寧夏鎮所轄千戶所城共有三座,分別是興武千戶所城(在今寧夏鹽池縣興武營村)、靈州千戶所城(在今寧夏靈武)和平虜千戶所城(在今寧夏平羅)。這五座衛城和千戶所城,各自統領著若干數量的堡城。

明朝寧夏邊防線上的戰爭迷宮——邊牆,墩臺,城堡,藏兵洞

1466年,明朝在寧夏完成了大規模邊防工事的擴建,當時的寧夏總兵官吳琮在向成化皇帝的報告中說——

修築寧夏三路墩臺三十五座,營堡十有七座,關牆溝塹四百五十三處,共長六千四百四十六丈有奇。

在這次擴建中,傳遞軍情和駐屯兵力的墩臺、營堡並沒有很大的數量增長,最大的變化是邊牆長度的顯著增加。這顯然說明,明朝的西北邊防經歷第一階段的主動出擊,第二階段的積極防禦之後,已經進入到第三階段的消極防禦狀態。

明朝寧夏邊防線上的戰爭迷宮——邊牆,墩臺,城堡,藏兵洞

神秘的寧夏藏兵洞應該就是這種消極防禦思想的產物。目前,寧夏地區已經發掘出來的藏兵洞,位於毛烏素沙漠西部邊緣的明長城內側,地處黃河東岸的靈武市水洞溝,也就是明代靈州千戶所城的所在地。水洞溝的藏兵洞,屬於明長城和紅山堡城的地下軍事輔助工事。它既像一座地下戰爭迷宮,也是邊防作戰的神秘殺器。

明朝寧夏邊防線上的戰爭迷宮——邊牆,墩臺,城堡,藏兵洞

明朝寧夏邊防線上的戰爭迷宮——邊牆,墩臺,城堡,藏兵洞

水洞溝地下藏兵洞分為上下兩層,目前已被進行過多次挖掘,清理出的洞道長達3000多米,總面積有10000多平米。洞道兩側分佈著數十個土室,分為伙房、水井、大廳、炮臺、陷阱、觀察口、儲藏室、兵器庫等。在裡面發現了刀槍劍戟 、箭頭、箭袋 、頭盔、盾牌、鐵蒺藜、弩等冷兵器,以及皮囊、馬鐙、秤、油燈、糧食、蔬菜等用具和物質。

明朝寧夏邊防線上的戰爭迷宮——邊牆,墩臺,城堡,藏兵洞

明朝寧夏邊防線上的戰爭迷宮——邊牆,墩臺,城堡,藏兵洞

藏兵洞內設置了大量的機關陷阱坑,隱藏在洞頂的鐵蒺藜由機關觸發;陷阱坑內則鋪滿了鹿角,坑口以可移動的木板或網布遮蔽,對於闖入者而言無疑是有來無回的血盆大口。藏兵洞內通過巧妙設置的小洞通向附近的紅山大峽谷,用於透氣、排煙和採光。洞裡的頂和四壁還大量鋪上了就地取材的空心草,使士兵在裡面的活動不會受迴音的干擾,而這種幽靜的內部環境也十分貼合它作為神秘戰爭殺器的本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