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重庆从四川分割出来?

勒布5


如果不分出来、也不让重庆贡献、让重庆、成都、自贡、当时的几大城市自由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就跟山东、江苏、福建等省、省会城市会被秒成渣渣!川内铁路局虽然叫成都铁路局!翻过历史看看成都的货运其实很差、也跟以前成都没有工业有关、完全的一个靠消费服务撑起的成都、成都也没有水运、为啥子沿海地区发展快嘛、就是海运出口方便!曾经看过一篇报道说的是为什么当初战时迁都不迁成都而迁重庆、就是因为当时大批国宝、重要物资运送到重庆比成都快捷方便!水陆交通便捷!新中国建国以后!开展的三线建设、建立的军工企业也很多选址重庆、而成都一直以来都没有工业、没有生产力!重庆恢复直辖前的GDP是摔了成都不止一条街!恢复直辖前、重庆很多军工企业整体搬迁去了现在的三环周边、现在又很多人说重庆一个省那么大三千多万人口、来和一个城市比、是不公平的!那为啥子不去看看重庆恢复直辖前面积多少?人口多少?全国GDP拍在啥子位置!去翻翻历史就知道了!恢复直辖后四川分了多少国家级贫困县到重庆!这些贫困县现在发展又是啥子样都是有目共睹的!川东地区和很多与重庆交界的地区有多少人想并入重庆!一个基础设施就能分辨


沔大


如果国家在不将重庆从四川分拨出去,重庆中国老牌8大城市之一就将废了,54年重庆被撤销直辖市划入四川,当时经济总量重庆占四川70%,从此开始长达43年的扶贫,终于将四川扶扶持壮大,四川又拼命扶持成都,也让成都这个当初跟自贡差不多的小城壮大了,到97年重庆直辖时成都居然敢跟老大哥重庆叫板了,当初给重庆提鞋都不够资格的成都敢跟重庆叫板吗?当初两地的差距比今天上海跟成都的差距还大得多,就是今天成都敢跟上海叫板吗?重庆在四川时期年均增长甚至远远没有达到四川平均水平,可见重庆在四川时期为扶贫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同时也牺牲自身发展无私的帮助四川,结果最后重庆城大批企业倒闭城市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如果在不恢复直辖重庆真的就废了,看看四川和成都,如果不是重庆几十年的扶持,今天的四川也就是贵州水平,今天的成都就是贵阳水平,难道不该感谢重庆吗?国家决定重庆直辖是完全正确的。

看看今天的重庆,重新恢复实力,成为5大国家中心城市,感谢重庆直辖。

没有直辖就没有重庆的今天。











141804620


当年在四川的时候,重庆是大儿子,成都是小儿子。重庆老实勤奋,成都娇生惯养。重庆很早就为家里挣钱养家了,但四川爱幺儿,把所有好东西都给了成都。重庆忙碌了一年,把挣来的钱交给了家里,自己往往连饭都吃不饱,衣都穿不暖。高高大大的一个壮小伙子,被折磨得面黄肌瘦,衣不遮体。以至于连族长都看不下去了,在族长的主持下,进行了分家。重庆独自离家自主创业,成都继续留在四川老家作威作福,只是苦了四川的其他兄弟姊妹们。经过二十几年的打拼,重庆创业取得了一些成绩,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这时的成都独占了四川老家的财产,日子也过得骄奢淫逸。但看到大哥日子过得红火,内心却极度不平衡,经常指桑骂槐,极尽谩骂之能事。由于他从小就能说会道,善哄会骗,也会有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受他蒙骗。但重庆大哥从不计较这些,除了过好自己的日子外,对于四川老家的事也处处关心。家里遭灾遭难,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帮助,又出钱又出力。对于家里被成都欺负的其他兄弟姊妹也是尽可能关心照顾。随着时代的进步,重庆刻苦努力的品性,我相信,重庆的日子会越过越好,越来越富足。也有更大的能力照顾到更多的兄弟姊妹,亲朋好友。重庆雄起!!!


小李飞刀6202


重庆和四川自古以来就是一家。在外地时,彼此遇到时,都会亲切的叫一声“老乡”,而且重庆和四川在外地也容易抱团。

1949年,重庆成立直辖市。但是,仅仅过了5年,重庆和四川合并。1997年,重庆再一次从四川分割出来,直到现在。那么,为什么要把重庆从四川分割出来呢。我认为由以下理由:

1.三峡的原因 当初其实有很多方案,比如成立三峡省。但是,成立三峡省的话,就肯定要选地区,据说当时重庆,湖北,四川部分地方都有可能划入三峡省。但是,这又要重新建立一个省,而且还要有省会,省政府等等。而重庆如果作为省会时,必然会被省政府管辖,这不符合中央打算直接管辖重庆。

2.人口原因 当时,四川是唯一一个有两个特大城市的省份之一,非常耀眼。但是,四川人口那时将近有1.1亿人。而且四川划的区县等等太多。不符合精简从政。所以,重庆直辖前,也带走了四川的万州,涪陵地区。



3.据说是邓小平看到重庆10多年没有太大的发展,勃然大怒。重庆未直辖之前,四川的所有资源都划入成都。所以重庆的发展比较缓慢。但是,现在重庆直辖21年,经济,文化,工业,旅游等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江江130117780


最近老爱来重庆玩,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文化,自从高铁开通以后我们和朋友经常约过来吃顿地道的火锅就回成都啦!但是今天第一次知道原来重庆人有多么不喜欢成都。我不是成都人,我是阿坝州的藏族,但是我在成都生活,就我个人看来,重庆发展的很好,但是城市规划受环境条件限制确实没有成都来的大气,重庆交通也不好,我很喜欢重庆但是我不会考虑在这里常聚,不管气候还是城市这里都没成都好,重庆很多年来靠着几条河流成为了西部城市经济产业的港口,但是你们知道吗?灌溉你们重庆市的河流百分之七十都来自于我的家乡,你们只是占了地利优势才有了今天的重庆,但我不会觉得自己就很有优越感,一定要吧谁谁谁践踏的一文不值,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为中国的发展各司其职!


李玲157291653


除了因为成都吸血、三峡移民、老川东及武夷山片区贫困问题等,作为70后告诉你,不拆重庆市出来,重庆和老川东就会和自贡市一样的下场:当年的自贡市很牛逼的,西部唯一的自流井盐都,四川盐业公司垄断西南至西北好大片地方,富得流油……现在遭成都省吸血,吸穷🉐没半点存在感了,试问🈶几人还曾记得自贡市?[笑哭][笑哭][笑哭]










QQ156996632


为什么把重庆从四川分割出来呢?我认为大概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吧:

1、国防战略意义上的考虑吧。“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所以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随时作好准备,重庆在战时必然是一个大后方的角色,地理位置特殊、资源充足、军工发达,抗战时期早已证明。

2、三峡工程。不论是从三峡工程初期的移民安置还是后期工程建成后的利用、防卫方面,直属中央的管辖更利于这些方面工作的开展和加强。仅靠四川及成都,有点鞭长莫及的感觉。

3、经济建设的需要。将重庆作为一个经济引擎,带动周边及涪,万,黔等数百万人口的脱贫致富。如果重庆一直是个省辖市,从行政管理权上来说,是没有这个能力和义务来做这些的。

4、历史原因。新中国建立时,重庆就是直辖市,所以重庆分离出四川,并不是第一次了,可见重庆作为西南特大城市的重要地位早已凸显。

愿重庆发展越来越好。


乡城的西原


在重庆直辖以前,四川总面积接近5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到1.1亿人,这么大的面积与人口规模,是老四川不得不面临被拆分的一个现实问题。

历史上,自秦以后,巴蜀地区虽然一直都是文化共同体。但是在区划上,比如繁荣的唐宋时期,四川当时的经济规模、人口规模都相当大,因而基本被析分为三块或四块并存。

重庆直辖以前,四川已经有成都、重庆、自贡三大城市,而彼时的重庆已经发展成为四川第一大、全国第四大城市,且是全国第一个计划单列市,具备了作为区域中心的影响力。


事实上,川东地区,包含当时的三峡建设,即已经在考量单独划出四川的部分区域,单独建省或成为其他单独区域,一方面解决三峡移民问题,一方面带动西南的发展,一方面解决四川辖区过大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最终选择了以重庆为核心,建立直辖市的方案,原重庆市、原万县市、原涪陵市、原黔江地区因此被拆分出四川,组成了现在的重庆直辖市。


苏绽


我如果说重庆直辖是历史趋势的话,会不会有人站出来骂我?

从目前重庆的发展而言,把重庆从四川分割出来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举措,如果现在的重庆在四川省,想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根本不可能,这是一个事实,不可否认。

对于重庆设立直辖市,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

1.四川省面积太大,人口太多,在一定程度上管辖不是非常到位,城市的合理规划和管辖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

2.重庆市的区域位置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和经济政治优势,经济体量靠前,直辖后能够辐射区域经济的发展。

3.重庆市人口是区域内人口最大的城市,人口密集度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人口也是划分直辖市的硬性标准。

4.三峡库区的移民搬迁工程,如果单独成立三峡省,重新建立管理体系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对于新建城市的发展也非常具有局限性。

5.重庆当时在四川省为非省会城市,但城市和人口规模经济体量综合实力靠前,把重庆市直辖出来,不影响成都省会城市职责。

从1949年重庆设立直辖市,到1954年撤销重庆直辖市和四川合并,再到1997年重庆设立直辖市,其实这就是一个历史必然问题。


城事观


我认为你用分割这个词不太准确,其实四川和重庆本就不是一个整体。

春秋战国时期,四川属于蜀国,而重庆属于巴国,这两个小国之间经常发生摩擦,但是同时,雄踞北方的秦国一直对这两个小国虎视眈眈,终于有一天秦国发动战争把蜀和巴给灭掉了,并把这对难兄难弟合在一起。从这个时分开端,四川和重庆就合在了一起。

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四川和重庆曾经几次离合,直到新中国建国之后,鉴于重庆的特殊位置,1949年底重庆被提拔成了直辖市。这次分家仅仅持续了5年的时间,1954年,全国停止区域整合,重庆的直辖市被取消,重庆和四川又被兼并到了一起。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997年,直到1997年国家处于开展西南经济的需求,重庆又一次成为了直辖市。

综上所述,将重庆单独提出来的原因是为了西南经济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