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明英宗为什么要杀死于谦?

老冒574


说到于谦之死,就绕不过去明朝的两大政治事件,一为“土木堡之变”当为国耻,二者“南宫之变”当为政变。

明宣宗去世后,刚满九岁的皇长子朱祁镇即位,史称明英宗。但英宗年小不懂事儿,图样图森破,宠信起了从小的伴伴太监王振,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小孩子嘛还是比较亲近身边人的。可这个王振王太监可不是一般的伪娘呐,而是胸怀大志的太监,谁说太监就不能带兵打仗了,仗着小皇帝的信任,一冲动酿成了土木堡之变,自己也成了瓦剌的俘虏。


瓦剌抓住英宗后,觉得不错,奇货可居呐,想学学曹孟德来一出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戏码,就计划进行政治敲诈,向明朝索要金银珠宝。此时任兵部侍郎的于谦, 建议皇太后立英宗之弟朱祁钰为帝,年号景泰,尊英宗为太上皇。于谦的祸根也就由此种下。


瓦剌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做了一回流氓,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敲诈不成还要对朱祁镇包吃包住的,开支也不小呐。于是英宗被俘一年后,瓦剌放他回来了,而朱祁钰此时已尝到了做皇帝的甜头了,不想把皇位还给哥哥了,就把英宗囚禁在了南宫之中。景泰八年(1457年)明代宗朱祁钰病重,正月壬午,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迎接上皇恢复了帝位,是为南宫之变。英宗宣谕朝臣以后,石亨等复辟功臣,紧接着又捏造了于谦“意欲迎立外藩”的“谋逆罪”,将于谦逮捕入狱。


对于于谦,英宗认为于谦曾有大功,不忍将其杀害,属于可杀可流之列的。然而,徐有贞却进言道:“不杀于谦,复辟之事师出无名。”毕竟代宗是于谦拥立的。这使得英宗下定决心处死于谦。1457年,于谦惨遭杀害并被抄家。


册小吏


看到下面答的那么长,我就说的简单点了。

夺门之变是为什么?明代宗重病,而且没有儿子,皇位肯定要传给明英宗的儿子朱见深。实际上还是要把皇位还给明英宗这一支。

但是,有三个政治投机分子编造了一个谎言,这三个人是徐有贞,石亨,曹吉祥,人送外号夺门三杰。编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谎言呢?大意就是说要大臣于谦另外寻找藩王,继承明代宗的位置。所以就夺门之变事后的合法性就来源于此。但是,事实上并没有这回事。因为找藩王入京是要诏书的。但是夺门之变成功后也没有找到这个所谓的诏书。

英宗当时是很犹豫的,到底该不该杀于谦。因为于谦的功劳太大,风评太好。但是我们的徐有贞同志就比较有本事了,说了一句话,直接让英宗下定决心处死于谦。这句话是什么呢:不杀于谦,夺门无名。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不杀于谦,这件事情是没有名分的。毕竟夺门之变编造的谎言里,起因就是于谦。

后来李贤揭破了这个谎言,英宗后悔万分。从此不准再提”夺门“二字。所以于谦的死,基本可以看做是夺门三杰直接造成的。

喜欢就关注呗:砍历史。我是马砍,每天讲点不同的故事。


砍历史


首先谈谈明景宗,明景宗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弟弟,他性格内向,为人谨慎,从小就对皇位不是特感兴趣,没有和皇兄争的意思。不过机运巧合,世事忽变,鬼使神差之下轻而易举就登上了帝位,明英宗是他哥哥,他没必要也不能杀。

明英宗杀于谦的原因:景帝废除后,徐有贞提醒明英宗说“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为处置于谦犹豫再三的明英宗终于下定决心,杀掉于谦,抄没家产,家人充军。

与景宗相比,英宗的治政能力并不逊色,甚至强于景宗,明英宗经历了苦难以后,他的头脑、阅历、手段、眼界、胸襟等方面都超过那些从小就在皇宫里面长大的皇帝。

那些寄人篱下,忍辱负重的生活以及斗智斗勇的考验,已经彻底的改变了当初那个什么也不懂的糊涂的小皇帝,让他蜕变成了一个英明的帝王。

景宗是病死的,“夺门之变”后,英宗指斥代宗“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往彰闻,神人共愤”,宣布废他为郕王。失去帝号的朱祁钰被迁到西内永安宫居住,病情不久趋于恶化,于1457年正月十九离世。


小鱼儿扶脸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土木堡之变大家熟吧,熟我就不多说了。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俘,京城三大营损失惨重,朝廷内部吵成一锅粥,有人主张南迁,有人主张据守。这帮文人为了泄愤,甚至还在朝堂上乱拳打死太监王振的心腹。

于谦非常冷静,他知道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皇帝没了,没了主心骨,于是他就联合一大帮大臣把明英宗的弟弟明景宗扶上皇位。

明景宗初登皇位是一万个不愿意,他被吓到了。一来这是一摊烂摊子,处理不好自己就得遗臭万年。二来朝臣此时非常疯狂,杀了许多王振心腹,都杀红眼了,自己要是没弄好说不准也得倒霉。

但是当北京保卫战胜利后,明代宗渐渐体会到皇位的好了,他哥哥被放了回来,按理说你应该把皇位还给我了吧,明代宗不,他把他哥哥幽禁了。

说会明代宗,于谦是保卫京城的首功,同时也是拥护自己上位的大臣之一,而且于谦非常有才能,所以明代宗对于谦是言听计从,非常信任于谦。其它人因为嫉妒纷纷弹劾于谦,但是明代宗力排众议,对于谦是信任有加。在哪个外人看来,于谦都是明代宗的心腹。

于谦性格刚毅,不懂变通,有啥是啥,对那些无能的大臣们从来都毫不掩饰的鄙视。因此他得罪了大批朝臣和王公贵族。

石亨是保卫京城的大将,和于谦一起配合打败了也先,原本二人关系还行。石亨有一次向明代宗举荐于谦之子为官,于谦不仅没领情,还狠狠羞辱了石亨一顿。说石亨从来没有推荐过一个隐士名人,现在却来推荐我儿子为官。我虽然有功,但是绝对不敢用儿子滥领功劳,啪啪打石亨的脸。

后来明代宗病重,石亨为首的重大臣拥立明英宗复辟。明代宗不行了,在众臣眼里就代表着于谦没了靠山,于是有仇报仇,甚至有人主张要族诛于谦。

明英宗本来很犹豫,但是一想于谦不管是不是,明面上他都是明代宗的心腹,如果不杀于谦,就表示自己这复辟不完全。任何东西在皇位面前都不算东西,那点怜悯很快就被皇位的诱惑冲淡了。于是便依了大臣们的心愿,杀了于谦。

正月二十三日,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就在这座他曾拼死保卫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后的结局——斩决。史载:天下冤之!


守仁看剧


于谦一生两次处于皇权更迭的中心。第一次是在土木堡之变之后,力挺朱祁钰即位。之后,成功组织北京保卫战,挽救大明朝于将倾之际。第二次是在夺门之变之后,于谦被迫处在中心。

公元1449年,对于大明王朝来说是艰难的一年,北方的瓦剌大军来犯,御驾亲征的明英宗率领20万大军,却被瓦剌大军包围在土木堡,最终明军被瓦剌大军击溃,连英宗皇帝都成了瓦剌的俘虏,而且瓦剌以英宗作为人质进逼北京城下。



大明已经处在了崩溃的边缘,首都附近的军队都已经在土木堡一战之中被全歼,防守空虚,皇帝被俘虏,眼看首都也要不保,一时间人心惶惶。

为了应对眼前的困境,监国朱祁钰召集群臣商议对策,一个叫徐埕的大臣提议南迁避敌,这个建议遭到了时任兵部侍郎于谦的斥责,于谦提议“凡是建议南迁的都该杀”,其余大臣也表示赞同于谦的观点。

事实证明,于谦并不是那种只会讲空话的书呆子,他虽是文官,却通晓军事,登基继位的景泰帝朱祁钰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负责京城的防守。

于谦整顿军备,安排京城的剩余兵力进行防守,并且派人到附近征兵勤王,在于谦的指挥和明军的英勇作战下,明朝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将大明从崩溃的边缘挽救回来。

因为保卫北京有功的于谦被景泰帝任命为内阁首辅,而且在之后的八年里对于谦信任有加,而于谦也尽忠职守,将大明的朝政打理的井井有条,更加难得的是于谦为官清廉,从来不收受贿赂,也不贪污腐败,是个既清廉又能干的大臣。且那么英宗被俘,于谦反而拥护代宗上位,这让英宗心里有个结,为什么没去不去救他反而拥护代宗上位?于谦立了新皇帝,那就说明英宗在也先手里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随时可能被杀掉。



但是被瓦剌俘虏的明英宗最后却被放回来了,其实也先就是想看内讧。回朝后的英宗被景泰帝所忌,景泰帝将英宗囚禁在废弃的南宫之中,在南宫之中,英宗和他的皇后两人相依为命,连个服侍的太监和宫女都没有。皇位和权力让亲密的兄弟变成了仇人,英宗心中的感激、平和慢慢被仇恨所取代。

1457年,景泰帝病重,景泰帝没有儿子,所以英宗被几个别有用心的小人蛊惑,发动政变,入宫复辟。这次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太上皇明英宗在石亨、曹吉祥和徐有贞等人的帮助下重新登上帝位。



从夺门之变中可以看出,明英宗并不是自己发动政变,而是在石亨等人出兵迎立的形势所迫下登上帝位。那么石亨等人自然是有功之臣,要得到重用。

但是,石亨等人却和于谦这样的忠臣有间隙,容不下于谦。于是,在徐有贞(当年他提议迁都,被于谦怒斥,心中有恨)、石亨、曹吉祥污蔑于谦册立襄王。明英宗本人对处死于谦有些犹豫,说“谦实无罪”,徐有贞说,不杀于谦则夺门之变则无名。于是就定了,冤杀于谦。



当然,谎言也总有败露的一天,明英宗从李贤的口中得知了当年夺门之变的真相。原来,他明英宗不过是石亨等人利用的棋子,而且还借他之手处死了于谦。但那个时候后悔已经是为时已晚,明英宗也由此背上了诛杀忠臣的千古骂名。于谦也被称为民族英雄,与岳飞、张煌言并列“”西湖三杰”。


13993338068


于谦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毫无争议的忠臣之一,后来在评价别的臣子的时候还会说什么功过分开,但是对于于谦历史上所有人都认可他的品质,都知道他是一位忠臣,为人民谋福利,从来没有什么私利。

于谦为明朝为天下百姓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如果没有于谦明朝早就灭亡,国家也会再次陷入战乱当中,但是于谦功绩那么大,在明英宗回来发动政变重新当上皇帝之后,却下令把于谦杀死,难道是明英宗无情无义,不知道于谦功劳大吗?

明英宗自己说过于谦功劳巨大,而且自己身在瓦剌不被杀掉,全都是靠着于谦斗争的结果。因此不管是从国家角度考虑,还是从明英宗个人角度考虑,他都十分的感谢于谦。那为什么明英宗还要杀害于谦呢?

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于谦所作所为威胁到了帝王权威,要知道于谦虽然是为了保卫国家把明英宗废掉,但是不管怎么说于谦废掉皇帝是不可争议的事实。古代皇帝权威不容挑战,不然他怎么还控制群臣呢?如果不好好处罚于谦,那么以后再出来一个敢于废立皇帝的权臣怎么办。

所以在明英宗政变成功之后一定要杀了于谦,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能够好好地进行统治,结束于谦带给自己的影响,让自己能够有效地进行统治。可以想象在明英宗的心里,估计也是不想杀了于谦,毕竟于谦对国家对自己都是有功,而且于谦是个难得的忠臣,杀了实在是可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明英宗必须这么

实际明英宗这么做有点多此一举,于谦的存在未必会给他统治带来危机。于谦虽然另立皇帝,但是在明朝还是认可明英宗的。比如说朱祁钰继位之后,就想废掉明英宗的儿子,改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太子,但是这个做法却被各位大臣阻止,说你不过是替你哥哥治理国家,可不能抢你哥哥的江山。

由此可见,朝中大臣对于明英宗还是非常认可的。或许即使没有后面的夺权之变,明朝大臣最后也会用拥护明英宗复辟当皇帝。不过于谦被杀,全国人民都非常的愤慨,据说刽子手不忍动手杀于谦,就回头一刀把自己杀死,表示自己对于谦的爱戴。


汪晓宸


我来回答:

以于谦的操守和性情,被传统社会的官场所边缘化,为同僚大臣所孤立,是很自然的情形。

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官僚集团或许还能容忍于谦的存在;一旦天下无事,于谦必然会被排挤,甚至遭到杀害这样的奇祸。


在北京保卫战之后,即使于谦多次请辞避让,极力想逃离政治斗争的漩涡,但悲剧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熙说历史


英宗知道于谦为了大明江山的付出,没于谦大明完蛋,但是夺门要合法化,要天下人知道他才是合法皇帝,当年只是去旅游溜达了,景弟只是暂时摄政,可借给你你不能变成自己的,如今回来自然要找回失去的,因此去除景帝势力需要拿于谦开刀,需要找对立教材,杀于谦那景弟的皇帝就是不合法,如不杀夺门成反叛,因此要借于谦的头颅。


风雅秀仕


是郭德纲指使的



满身尘埃菩提树


麻蛋,于谦啥时候死的,这下老郭跟谁搭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