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導師要教會孩子有教養,有氣質,有風度

從孩子的表現中看自己的教育方式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導師要教會孩子有教養,有氣質,有風度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導師

1、如果您的孩子喜歡譴責別人,是因為平時您對他批評過多。

2、如果您的孩子凡事喜歡抱怨,是因為您總是挑剔他。

3、如果您的孩子喜歡對抗,是因為您對他有敵意和強制。

4、如果您的孩子不夠善良,是因為您是一個缺少同情心的人。

5、如果您的孩子膽小、羞怯,是因為他經常被嘲弄、辱罵。

6、如果您的孩子不跟您說心裡話,是因為您捉孩子的話兒把,翻老賬。

7、如果您的孩子不辨是非,是因為您專制,沒有給孩子自主和思考的機會。

8、如果您的孩子很自卑,是因為您對孩子總是失望,不能耐心鼓勵。

9、如果您的孩子嫉妒、敏感、怕受傷,是因為他的家庭沒有寬容和溫暖。

10、如果您的孩子不喜歡自己,是因為您對他缺少接納、認可和尊重。

11、如果您的孩子不上進,不努力,是因為您對他要求過高他做不到。

12、如果您的孩子很自私,是因為您對他太溺愛,要什麼給什麼。

13、如果您的孩子不懂父母的苦心,是因為您沒有教會他理解別人。

14、如果您的孩子退縮、逃避,是因為遭到了您的輕視和打擊。

15、如果你的孩子懶惰和依賴,是因為您替孩子做的事和決定太多了。

16、如果您被孩子控制了,是因為您不敢嚴厲管教,總是哀求孩子。

17、如果您的孩子撒謊、騙人,是因為您不夠寬容,喜歡懲罰孩子。

18、如果您的孩子冷漠,攻擊他人,是因為您對他的諷刺和冷眼太多。

19、如果您的孩子有暴力行為,是因為您常用暴力來處理孩子的問題。

20、如果您的孩子意志不堅強,懼怕困難,是因為您沒有給他鍛鍊的機會。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導師要教會孩子有教養,有氣質,有風度

未來孩子的基本能力

一、接受失敗的能力———走向成功的橋樑

在一個團體社會里,輸給別人的機會,本來就比贏他人的機會多,因此,比起把目標放在第一,努力邁進,更重要的應該是對任何事都盡力的心態。請不要忘記,在你畏懼孩子的失敗之時,孩子更多的成長機會正在被你剝奪。我們不能再因為自己的畏懼而執著於第一,並無形中把孩子的手腳給捆綁,反而應該要培養孩子跌倒後,可以有站起來,並再次勇往直前的能力。我們要切記,沒有“失敗力”的孩子,其人生絕不會成功。

二、哲學式的思考能力———培養 一個會思考的孩子的第一步

哲學式的思考, 時時抱著懷疑的精神, 不要把所有的東西都當成是理所當然般的對待,不應該用太多的直觀來看待事物,不是「憑著感覺走」的模式,而是以理論為基本,來解釋所遭遇到的事物,對於不熟悉的,如果思索沒有任何的收穫, 不是因為你的智商不夠 。

三、感知幸福的能力———培養可以自我變幸福的能力

既然當官不是幸福,發財不是幸福,那麼什麼是幸福?我的老師告訴我:幸福不在於得到多少,幸福在於感知幸福的能力!一個沒有感知幸福能力的人,無論他得到再多,他都不會幸福;一個能夠感知幸福的人,無論他多麼平凡,他都是幸福的。

四、領導能力———領導的首要條件,有著為他人著想的心

領袖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培養的,而且 3 歲之前是孩子情感發展的關鍵期,所以父母不要在此時只想著讓孩子智能開發,而錯過了學習溝通及觀察別人的最佳時期。學會溝通的孩子無論在幼兒園裡還是學校裡, 都會受到同伴們的喜歡, 身邊的朋友也一定會很多,這能為他將來良好的人際關係打下基礎。 就算不成為領袖人物, 也會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領導能力需要靠訓練來增強, 一位胸懷大志的領袖需要機會去磨練他的領導藝術。 讓子女參加運動隊、童子軍。課外活動小組和其它社區組織吧,他們將在那兒獲得待人處世的經驗。不過還應該讓孩子在其興趣範圍內去努力爭取領導地位。

五、閱讀能力———培養可以洞察世界的眼光

在把孩子領上閱讀之路的過程中,父母要記住,您只肩負著 2 大任務:第一就是要讓孩子喜歡讀;第二就是要教會孩子怎麼讀。

六、交流能力———總體基本能力的搖籃

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一個人無論多麼聰明,多麼優秀,要是沒有別人的支持,取得突出成就的可能性很小。如果沒有他人的支持,連獲得高智慧的途徑都找不到。聰明的家長應該明白,孩子如果覺得交流是一種享受,無論跟誰交流都能輕鬆自如,身心一致,內外一致,他的交際圈就會越來越大,他的未來與社會的相融性就會越來越強。但是,聰明的家長更應該知道,無論怎樣,孩子都需要家庭的理解、幫助和支持。

七、英語語言能力———地球村時代,生存的基本條件

語言習得主要通過獲得大量的可理解輸入來實現, 而聽是獲得可理解語言輸入的最重要的渠道。因此,在對孩子進行英語輔導時應對孩子聽力認知策略能力的培養給予足夠的重視。

八、經濟方面的能力———開啟美好未來的鑰匙

九、自制力———一種自我控制的強大力量

在人生的旅途中, 為了實現目標, 也許你必須幹一些自己不想幹的事, 放棄一些自己 深深迷戀的事, 這樣就感到了一定的“約束”。 但是,為了生活,為了目標,我們不能試圖 擺脫一切“約束”,而是應該在“約束”的引導下,一步步沿著既定的目標,穩妥地前進。一個想要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缺乏自制力,就像汽車失去了方向盤和剎車,必然會“越軌”和“出格”,甚至“翻車”。

成功是源於自身的信任,如果道理是這樣,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同樣也是如此,如今身為孩子父母的你,切記,一定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你的子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