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家盧健:我不是“接班人”

聯家盧健:我不是“接班人”

在對自己的身份認知上,聯家超市總經理盧健不太認同“超市接班人”這個說法,在他看來,更貼切的定位是聯合創始人。

生於1987年的盧健是聯家超市創始人兼董事長盧茂權的獨生子。因為是85後,再加上以“少帥”身份進入公司,這讓盧健容易被貼上“富二代”、“接班人”的標籤。

但盧健有自己的看法,他進入公司時聯家只有一家店,而現在公司已經發展為十多家門店,成為合肥的“區域之王”。在這個過程中,他對聯家的體系化建設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從這個角度,說他是聯合創始人亦不為過。

聯家超市是合肥最大的民營超市企業之一,年銷售額10億元左右。在諸多區域零售企業中,聯家屬於低調且基本功紮實的一類。

其一,聯家多家門店為自有物業,這讓它在競爭激烈的合肥市場相對從容、踏實做事;其二,聯家自創建之日起就嘗試生鮮自營,通過多年摸索,它成為生鮮經營最好的民營企業之一。也因這層緣故,聯家被永輝視為合肥市場最大的競爭對手。

零售業正面臨新老更替,80、90後接班人開始上位。蘇寧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兒子張康陽、利群集團董事長徐恭藻女兒徐瑞澤、新樂超市董事長李玲兒子薛自軍、西部天地董事長周浩義兒子周麟……越來越多零售業“二代接班人”走向重要崗位。

“接班”是一個敏感的話題,也是很多企業難解之題,聯家總經理盧健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觀察樣本。在盧健看來,聯家有自己特殊性:董事長(父親)、總經理(自己)以及職業經理人團隊構成了一個相互支撐、相互平衡的鐵三角。

“父親是靈魂,我是大腦,職業團隊是軀幹,三者任何一個角色缺位都會讓企業陷入困境”。盧健告訴《第三隻眼看零售》。


入行

一次巡店,步入零售業


2007年一次跟父親巡店的經歷,讓盧健邁進零售業的大門。“當時正值節前促銷,聯家超市裡堆起了各式各樣的春節主題陳列。我看到旺旺雪餅有一個很大的堆頭,但它上面的價格標籤是歪的,而且這種堆頭看上去漂亮但不方便拿取。無知者無畏,我把在賣場看到的認為不合理的地方一股腦兒都提了出來”,盧健告訴《第三隻眼看零售》。

或許是兒子的質疑讓董事長盧茂權臉上無光,他當即下令工作人員把這個堆頭拆掉重新做。這也側面反映出盧茂權的管理風格:說一不二,雷厲風行。也為後面父子倆在超市經營上的分歧埋下伏筆。

這次巡店讓盧茂權看到盧健在門店運營方面的一些獨到眼光,問他是否願意來公司上班?當時盧健剛從學校畢業,工作還沒有著落,就決定來聯家試試。

盧健的第一個崗位是總經理助理。2007年的聯家處於草創時期,公司在管理體系、營運系統、組織架構建設方面還不夠完善,也正是這種不完善,讓初出茅廬的盧健有了發揮空間。

據盧健回憶,他當時的主要工作就是巡店、開會和策劃活動。“我每天都要巡店,到店裡一言不發,拿個筆記本看到問題就記下來,等到週會上就‘開罵’”。盧健坦誠,他繼承了父親性格中彪悍的一部分:發現問題,會毫不客氣進行批評。

在巡店和開會中,盧健找到了自己的切入點:體系化建設。“聯家當時沒有培訓體系,於是我就充當第一任講師;聯家沒有運營系統,我們就總結了自己的《門店運營達標考核細則及扣分標準310條》;另外,公司的現場辦公會制度也是我推動的”。盧健表示。

一位合肥商界人士也認同盧健在聯家體系化發展過程中的貢獻。“老盧總是企業家思維,善於捕捉生意機會點,憑藉天生的敏感嗅覺來做事;小盧總是商學院畢業,科班出身,善於總結和歸納,將公司推向制度化管理”。上述商界人士告訴《第三隻眼看零售》。

2008年是盧健成長的關鍵點,這一年發生兩件事。一是聯家原常務副總經理辭職,盧健接替他成為公司新的副總,職責範圍擴大了;二是三聚氰胺事件給零售業帶來次生危機。三聚氰胺事件之後,消費者對於三鹿奶粉品牌陷入極度不信任狀態,並且傳遞到了銷售三鹿奶粉的各大超市、賣場。

“我親眼看到情緒激動的消費者把三鹿奶粉倒在我們促銷員頭上,那種場景叫人至今難以釋懷”,盧健表示。但另一方面,經歷危機洗禮之後盧健逐漸成熟,他從一個剛剛畢業的富家子弟跨入零售業大門。


分歧

父親罵他“慫蛋”


2016年,盧健被任命為聯家總經理,董事長盧茂權逐漸淡出業界視線,很多行業活動都由盧健代表公司參加。這傳遞給外界的信號是,聯家的傳承行動在有序進行,盧健逐步走向前臺。

但要破解聯家的傳承密碼,關鍵點就是如何處理好董事長與總經理的關係,這既是父子關係,也是上下級關係,更是創始人與接班人的關係。糾結在一起,頗為考驗雙方的智慧和溝通力。

盧健表示,董事長和他在企業經營的大方向是一致的,但是在具體細節上往往存在很大分歧,幾乎“每一件事情都不合拍”。

具體到門店裝修的風格、陳列道具的使用、甚至一串吊燈、一塊牆面,父子二人都會各有主張。“比如董事長借鑑胖東來的做法採購了一批非常昂貴的垃圾桶,但我認為,這種垃圾桶只有在員工責任心和素質具備的情況下才能維護好它,讓它釋放出自己的價值,而目前聯家還沒有到達這個水平”。盧健告訴《第三隻眼看零售》。

一位熟悉盧氏父子的業內人士表示,盧茂權是處女座,完美主義者,再加上他不容置疑,說一不二的作風,他的一些指令有些時候讓下屬無所適從。“比如門店剛剛裝修好,第二天要開業了,但盧茂權突然發現某個牆面裝修不符合他的審美要求,就會下令連夜把強砸掉重新裝修,哪怕會耽誤第二天的正常開業”。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可以看出,父親的管理風格是碎片化的、即興的、強硬的;兒子的管理風格是系統化的、理性的、柔和的,這是父子二人的分歧所在。有些時候盧茂權甚至罵盧健為“慫蛋”,這裡面既有望子成龍的殷切期望,也有草根創業者對學院派的天然“蔑視”。

盧健好友、瑞邦集團總裁謝瑞東表示,盧健與父親的相處模式源於盧健的孝順和森嚴的家教。“你可能不相信,盧健在結婚之前晚上10點之前必須回家。每到這個點,他的父親就會在客廳等他回家。”謝瑞東表示。

那麼,在盧健內心深處,是不是希望父親不再涉足公司事務,讓他自由發揮?盧健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認為父親就是公司的靈魂,如果他離開公司,這個公司可能就無法生存。

同樣作為二代接班人的謝瑞東有類似的感覺。1988年出生的謝瑞東如今接替母親楊燕成為公司總裁。“雖然母親不再管公司具體事務了,但我還是覺得她是我和公司的依靠,有她在就有安全感”。謝瑞東告訴《第三隻眼看零售》。

盧健認為,董事長、自己以及企業管理團隊形成了一個鐵三角的關係,相互支持、相互平衡。“父親是公司的靈魂,我是公司的大腦,團隊是公司的軀幹,父親管公司多一些,我就管的少一些。同樣,我管的多了,父親就參與少了”,盧健表示,“父親目前主要負責開店和工程兩大板塊”。


入戲

“沉”下去,“浮”上來


盧健進入零售業十年,才感覺自己剛剛“入戲”,主要是心態變了。“以前遇到一些難題或者挑戰的時候,心裡總會說大不了我不幹了。而現在我會默默承擔下來”。按照盧健的說法,現在多了一些“忍辱負重”的成分在裡面。

盧健把自己的成長稱為“十年磨一劍”,在這個過程中,善於觀察總結的他對超市經營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論體系。

比如說生鮮。聯家早在2002年就開始探索生鮮自營,用了十年時間才完成主要品類的自主經營。蔬菜和水果(2002年)、乾貨雜糧(2004年)、大肉(2008年),魚類(2009年)、豆製品(2009年)、家禽(2009年)、醃臘製品(2010年)、散稱食品(2011年),麵包、麵點、熟食(2012年)。

但2016年開始,聯家的部分生鮮品類又從自營轉向聯營。這時的盧健和聯家對生鮮經營有了新的認知。“生鮮的核心是掌控,一旦你的掌控力足夠強,聯營還是自營並不重要”。盧健表示。

由於一些專業性強的單品,超市其實並不擅長。於是聯家推出了“按單品聯營”的合作模式。以合肥本地產的大圩葡萄為例,自營轉為聯營之後,銷售以數十倍的幅度增長。

再以當前流行的社區生鮮業態為例。2011年,聯家四海店開業,這是聯家嘗試的第一家社區店。400平方米的門店生鮮面積達到50%,創下日均銷售10萬元的業績,在行業引起廣泛關注。在盧健看來,四海店的成功其實就是社區生鮮紅利的爆發。

“大面積的生鮮陳列、全品項的商品經營、門店做到小而精,這就是社區生鮮的秘訣所在”,盧健表示,“可惜的是,聯家當時並沒有把社區生鮮作為一個專門的業態來經營,雖然起步較早,但並沒有形成規模”。

《第三隻眼看零售》認為,在過去的十年,盧健如同沉浸在水中的海綿,不斷吸納行業知識、經營技巧,最終形成自己的方法論。而現在他需要“浮”上來,將他的所學逐步釋放,在聯家打上自己的烙印。

“你就不能任性一把,開一家就叫做‘盧健’的超市,打造一個與眾不同的商業空間嗎”?瑞邦集團總裁謝瑞東反問道?盧健笑而不語。

不過,從聯家最新開出的門店已經能看到一些“盧健風格”在裡面。比如,這家位於合肥金寨路綠地新天地的大賣場重新更換了LOGO,獨具創意得將聯家超市更名為聯家超“柿”。一字之差,體現了兩代人的不同理念。

最近,盧健開始蓄起了鬍鬚,除了每週例會的那個早晨必須剃鬚之外,其餘時間都會把鬍鬚留起來。這讓已不再生澀的盧健增添幾分男人味。

這是一種隱喻,用無聲的語言來回應父親對他“慫蛋”的評價。【完】

第三隻眼看零售遍訪零售企業

提供行業資訊、精品培訓、商務考察、品牌傳播、項目對接等全方位服務

第一時間掌握新鮮、獨家、原創的“真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