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大千教育:孩子離不開手機!想讓孩子丟掉手機嗎?怎麼辦?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從全國各地的普通家庭中挑選了100個孩子,分成兩組:50名是接觸不到手機的孩子,另50名是對手機痴迷的孩子。

10年後,跟蹤調查的結果令人唏噓:

痴迷手機的50個孩子裡,只有2位考上了大學。另一組的50個孩子,幾乎全部考入了大學。這些考入大學的孩子裡,有16位獲得了學校的全額獎學金。

看完這樣的報道,不禁讓人感慨:人生的差距,難道就被一部小小的手機無情拉開了嗎?

手機是一個魔性的東西,有自制力的大人都容易著迷,何況是孩子。

其實孩子對電子產品的依賴,追本溯源還要從家長層面找原因。“別鬧了,玩會遊戲吧!”為了安撫孩子,而給孩子一個手機的場景,相信我們都很熟悉。很多幼兒園的小朋友玩起遊戲,手法嫻熟的完勝我這個老阿姨。


濟南大千教育:孩子離不開手機!想讓孩子丟掉手機嗎?怎麼辦?



科學家也有相關實驗表明,經常看書的大腦回路比玩遊戲的腦回路更復雜,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經常玩遊戲的孩子腦子容易變笨。這是由於大腦長時間處於被動接收狀態,缺乏主動思考,缺乏發展探索性的神經元和腦回路。久而久之,大腦的功能不但不能開發,還會逐步退縮。

顯然遊戲除了對孩子大腦的損傷,還有就是影響孩子的社交關係。因為長期處於人機交互的狀態,自然影響到人際交往的能力。

明明知道電子產品對孩子的危害,但我們又必須承認電子產品作為社會文明進步的產物,很難杜絕。所以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如何將這種危害降至最低。在此分享四個方法,希望對各位父母有所啟發。


濟南大千教育:孩子離不開手機!想讓孩子丟掉手機嗎?怎麼辦?



1.和孩子做約定。尊重雙方的意見,而非家長說了算。規則簡單易行好操作,避免太複雜。約定試行時間,避免一勞永逸,在實際操作中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2.多鼓勵少表揚。避免嘮叨和指責,不要奢望孩子一下子就能脫胎換骨地改變。給孩子改正和進步的時間,哪怕是一點點進步,都要給予及時的鼓勵反饋。在此,我個人的觀點是避免獎勵功利化,不能讓孩子覺得父母不只是在自己取得進步時愛自己,而是那個永遠支持著自己,愛自己的人。

3.遊戲生活化。又回到我們老生常談的問題了,那就是沒有什麼能替代父母的愛和陪伴。如果父母能用心陪伴,能帶領孩子感受到和遊戲一樣好玩的生活,孩子又哪來的精力和時間沉迷遊戲呢?

4.聊聊網絡的利弊。

如果你的孩子恰巧還處在幼兒園或者小學階段,那很有必要和孩子經常嚴肅且認真地聊聊遊戲的危害,一分為二地聊聊網絡的利弊,從小腦子裡樹立起對電子產品,對網絡的正確的認知。因為再好的監管,都不如孩子自己內心正確的判斷以及關鍵時刻,對自我的底線教育。

待到春天到來,希望我們能交給你的是一位健康快樂又陽光的少年!

濟南大千教育

濟南大千教育以中國文化最經典部分來取材,因材施教,對青少年進行國學的浸透與薰陶。諸子百家告子認為:人生本性像一張白紙,無所謂善惡,就像生絲一樣,染蒼則蒼染黃則黃;孩子也一樣,是處於生命中吸納力與記頌力最強的階段,而這時段的人文教育,將對孩子的為人處事做根基。因此,國學啟蒙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父母在孩子成長中所選的必修課。

濟南大千教育:孩子離不開手機!想讓孩子丟掉手機嗎?怎麼辦?

本校常年面向全國招收8-18歲有下列行為表現的在校或輟學青少年以及年齡在18週歲以上有下列行為表現的社會青年:

孩子性格叛逆,孩子自我封閉;

孩子早戀叛逆,孩子厭學逃學;

孩子親情淡漠,孩子性格怪異;

孩子打架鬥毆,孩子自卑自閉;

孩子離家出走,孩子混跡社會。

我們的老師已經累計幫助2000名孩子完成蛻變

改變一個孩子 拯救一個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