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之基石秦漢王朝(四十五)漢明帝治國

劉秀的一生,不但奪回了漢室江山,還為東漢的復興打下了基礎。作為接班人,漢明帝劉莊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當初的功臣們都已經逝去,自己的兄弟和外戚們也需要嚴加管理。更重要的是,受苦受難的黎民百姓也期望在這位年輕的皇帝治下能夠過上國泰民安的好日子。那麼,漢明帝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兄弟,外戚,大臣和百姓的?他是如何將東漢王朝進一步推向強盛的呢?

公元57年,東漢第二任皇帝劉莊登基,這就是漢明帝。老爹光武帝劉秀拼搏一生,留下了一個嶄新的東漢帝國和“光武中興”的漢初盛世。除此之外,劉秀還給劉莊生了十幾個兄弟姐妹,留下了幾個老臣,當然,還有那些天天期待過上好日子,卻還沒能完全填飽肚子的老百姓們。

環顧周圍,好多棘手的事情要去處理。漢明帝的選擇是,先把兄弟們安頓好。因為就在漢明帝即位的第二年,找麻煩的就來了。

華夏之基石秦漢王朝(四十五)漢明帝治國

前面說過,劉莊能夠從庶出的老四一躍成為太子,除了自己討老爹喜歡之外,還有個受寵的老媽陰麗華。不過,陰麗華可不僅僅劉莊這一個兒子,還給他生了四個弟弟。二弟劉蒼天資聰明,深受老爹劉秀和老媽陰麗華的喜歡,自己也非常的懂事。可是三弟劉荊的心眼可就沒這麼簡單了,他天天就在琢磨一件事:為啥劉莊可以從四子變成太子,我咋不行呢?

老爹在的時候,劉荊在劉秀那裡說不上話,只好乖乖憋著。現在四哥劉莊做了皇帝,正在組建屬於自己的領導班子,可以說是根基不牢,劉荊就開始動了歪念,自己也想坐坐這個皇帝的位子。不過,劉荊也不是完全沒數,知道自己這兩下子肯定搞不定劉莊,就算把他擼下來,自己做皇帝也沒人服。於是,劉荊就開始拉攏一個人,一個本應該做皇帝的人:前任太子,劉秀的長子劉彊。

有一天,一封書信神不知鬼不覺的被送到劉彊的府裡,以劉彊舅舅大鴻臚郭況的口吻,來勸說劉彊:“這個皇帝的寶座本來是你的,現在你四弟劉莊坐上去了,你難道不想重新奪回來嗎?”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劉彊拿著這封信就去找四弟劉莊,告發有人企圖造反!原來,劉莊雖然是陰麗華所生,但是在父親的影響下,劉莊對郭皇后以及她的兒子們都非常好。劉莊登基後,不忘冊封郭皇后的孩子們,以及郭氏外戚,當然也包括劉彊和郭況。劉彊畢竟做了十幾年太子,政治經驗也是比較豐富了。他自己清楚,這輩子跟皇帝是沒有緣分的,不如自己好好過日子。所以,當劉彊收到這份書信的時候,立刻判定這是有人誣陷自己舅舅,所以馬上跑來告狀,也讓自己跟這事撇清關係。

漢明帝劉莊很快就搞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不但明白劉彊和郭況是無辜的,也知道了背後是劉荊在搞鬼。劉莊當然可以拿著手上的證據去找劉荊,至少讓自己這位小弟品嚐一下牢獄之災。但是,劉莊考慮到自己剛剛登基不久,劉荊又是自己的親弟弟,加上礙於老媽陰太后的面子,最終決定不予追查。

然而,漢明帝的縱容卻被劉荊視為了四哥的軟弱,自己不但不反思驚醒,反而更加肆意妄為。沒過幾天,羌人叛亂,劉荊打算趁火打劫,給漢明帝來個後院起火。漢明帝早就盯著劉荊呢,劉荊還沒動手,自己就被漢明帝調了官,從山陽王改封為廣陵王。漢明帝的意思很明顯,就是想警告他一下:你打啥算盤我都知道,最好給我老實點,換個環境好好反思一下吧。

華夏之基石秦漢王朝(四十五)漢明帝治國

被挪窩的劉荊依然不思悔改,既然造反沒啥希望,那就祈禱神靈庇佑吧。他私下問相士:“我爹三十歲造反成功,我今年也三十了,你說我造反能成功不?”嚇得相士趕快去皇帝那裡告狀。劉荊一看,怎麼又讓四哥知道了,這次有點害怕了,自己主動跑監獄裡躲了幾天。出來沒多久,劉荊想到了漢朝歷史上被多次證明蠢到不能再蠢的一招:巫蠱,他找巫師詛咒漢明帝。結果,漢明帝還是知道了。此時已經到了公元67年,老媽陰麗華早已去世,自己也沒有了保護傘。劉荊終於明白,自己造反只是一個夢,頓時覺得人生無望,最終選擇了自殺。

與漢明帝對著幹的還不光劉荊一個,楚王劉英則是另外一個造反派。劉英是劉秀的兒子中,唯一一個不是郭聖通或者陰麗華所生,而是不受寵的許美人的兒子。然而,陰麗華和劉莊對劉英都很不錯,沒有因為他是庶出而虧待他。可是,劉英卻是個不折不扣的白眼狼,不但不感念漢明帝母子對他的好,反而跟劉荊一樣,惦記著大漢皇帝的位子。

由於封地在楚國,山高皇帝遠,加上皇上對自己還不錯,也不會派人天天盯著,劉英就開始在當地結交豪強,甚至進行輿論造勢,為自己造反做準備。然而,劉英的所作所為還是被一個叫做燕廣的人所告發。漢明帝聽說劉英要造反,頓時怒不可遏,立刻派人徹查這個案子。雖然漢明帝還是沒捨得殺掉這個弟弟,而劉英卻在恐慌中選擇了自我了斷。

可是,楚王劉英的謀反案,卻成為了漢明帝一朝第一大案。告發者燕廣成為本案的主審官,而燕廣也是一個酷吏,在審理過程中,許許多多與本案無關的人,被牽連到案子裡來,從而造成了不少的冤假錯案。數千人被扣上同謀或者知情不報的罪名而鋃鐺入獄,甚至許多人莫名其妙的命赴黃泉。就在此時,漢明帝的妻子馬皇后站了出來,勸阻漢明帝不要再擴大此案了,其中必有冤情。在馬皇后的勸說下,漢明帝也明白,自己再繼續查下去,不但辜負了父親劉秀的治國初衷,還會為後世留下不好的榜樣。於是,漢明帝及時收手,並於公元73年大赦天下。除此之外,漢明帝還親自來到楚國,會見了劉英的母親及其妻兒,並將劉英的兒子封為列侯。

既然提到了馬皇后,我們就先說一下這位東漢賢后的來龍去脈。馬皇后的父親是大名鼎鼎的伏波將軍馬援,在征討五溪蠻叛亂的時候病逝,卻遭到了梁松為首的權貴的誣陷。後來,馬皇后的堂兄馬嚴將馬皇后送入宮中選妃,很快就被太子劉莊所相中,成為太子妃。馬皇后不但美貌過人,而且知書達理,禮數週全,很快就討得陰麗華的喜愛,對其稱讚有加。漢明帝即位後,馬皇后先是被立為貴人,隨後在陰麗華太后的推薦下,漢明帝將其轉正,立為皇后。

華夏之基石秦漢王朝(四十五)漢明帝治國

當然,馬皇后並非沒有缺點,而且有個致命的缺點:沒有兒子。不過,漢明帝並未因此而嫌棄自己的妻子,反倒是想到了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領養。馬皇后的外甥女賈貴人(估計年紀差不多,只是輩分不同)為漢明帝生下皇子劉炟,漢明帝便將劉炟交給馬皇后撫養,認其為養母。由於賈貴人跟馬皇后是親戚,她也非常樂意把自己的兒子過繼給她。馬皇后知恩圖報,視劉炟為親生兒子,對其盡心養育,並不斷的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來培養劉炟成為一位關心民生疾苦的明君。

我們再說回漢明帝的弟弟們。也不是所有的弟弟都像劉荊和劉英那樣給漢明帝添麻煩,自己的同母二弟劉蒼就是個好榜樣。他不但不給漢明帝添亂,還成為輔佐漢明帝治理天下的重要大臣。劉蒼小時候也是聰慧過人,深受劉秀和劉莊的喜愛,甚至在光武帝時期就曾經參與朝政。漢明帝即位後第二年,漢明帝任命劉蒼為驃騎將軍,並且專門為之設立驃騎將軍府。劉蒼輔佐漢明帝治理國家五年,不但幫哥哥將國家治理的井然有序,還重新設立了東漢的禮樂制度。五年後,劉蒼擔心自己聲望日重,主動辭去了輔政之職,回到自己所封的東平王國,安安心心做一名諸侯王。之後,無論是在漢明帝朝還是後來的漢章帝時期,劉蒼心懷國事,多次為漢明帝和漢章帝獻計獻策。劉蒼不但成為東漢一朝唯一一個輔政的諸侯王,還為自己留下了流芳千古的盛名。

如果說漢明帝對自己的兄弟們還有一份柔情,那麼他對外戚是絕對的鐵血。也許是吸取了西漢呂氏亂政以及王莽篡權的教訓,漢明帝深知外戚掌權對朝政會帶來極大的不穩定性。因此,漢明帝明確表示,無論外戚取得多高的功績,或者與自己關係多麼親密,都不能出任高官。如果外戚犯法,不但與庶民同罪,甚至還要罪加一等。

第一個倒黴的是大司空竇融。這位在劉秀與隗囂的戰鬥中投靠劉秀的開國功臣,被劉秀任命為涼州牧,大司空,並且竇融還是西漢著名太后竇漪房的後人,也能跟皇帝扯上個外戚關係。可是如此重要的大臣,卻因為侄子的犯法而被牽連。竇融哥哥的兒子竇林因為“欺君罔上,貪贓枉法”,被漢明帝判了死罪。同時譴責竇融管教子弟不嚴,將其罷官,直到其去世也沒有重用。

華夏之基石秦漢王朝(四十五)漢明帝治國

竇融雖然被罷官,怎麼說也是個善終。但是另一個跟漢明帝關係更近的梁松就沒這麼好運氣了。梁松不但是開國功臣梁統的兒子,更是漢明帝的姐夫。光武帝時期梁松就身居高位,並且深得陰麗華的喜愛。然而,梁松由於記恨馬援,在其去世後誣陷他。可是後來人家馬援的女兒變成了漢明帝的皇后,梁松就有點坐不住了,擔心馬皇后會對他秋後算賬。劉荊的造反就是梁松在背後攛掇的。漢明帝早就看梁松不順眼,但是礙於老媽的面子,就沒好收拾他。後來陰太后去世,梁松再也沒了保護傘,而且罪名一大把。漢明帝再也沒有了顧慮,給梁松來了個數罪並罰,結束了這位姐夫的性命。

除了自己的親戚,漢明帝對陰氏家族的舅舅們也不手軟。駙馬陰豐不但娶了公主,他還是陰麗華親弟弟陰就的兒子,應該算是漢明帝的表弟。後來陰豐殺了公主,即便當時陰麗華還活著,漢明帝還是判了陰豐死刑,將其處死。陰就夫婦一看侄子這麼狠,加上他們自己也辦了不少不地道的事情,只好選擇了自殺。

除了這幾個死了的之外,活著的外戚也都沒有受到太好的待遇。漢明帝在位期間,他的舅舅們沒有一個能夠做上九卿以上的官。妹妹館陶公主想給自己的兒子討個郎官做,漢明帝答覆:工資可以給你,權利絕對沒有。於是給了他一些錢,卻不肯讓自己這個親侄子做官。當然,外戚也不全都是紈絝子弟。大臣閻章才學出眾,工作業績突出,本應該得到提拔。但是閻章的妹妹是後宮的嬪妃,漢明帝為了不破壞規矩,愣是沒有重用嚴重。

不過,這些外戚們跟下面這一位比一比,也就該安心了。這位不是別人,而是漢明帝的老岳父,已經去世的伏波將軍馬援。這位馬皇后的父親為東漢奔波一生,南征北戰,最終病死在戰場後還遭人誣陷,落得個馬革裹屍的結果。然而,在漢明帝評選雲臺二十八將的時候,戰功顯赫的馬援卻不在其中。原因只有一個,您是外戚,算你倒黴,死了也不能把這個名聲給你。

既然皇帝對外戚這麼狠,那麼對朝中大臣怎麼樣呢?應該這麼說,總體上還不錯,但是也要看心情。因為咱們這位漢明帝,可是個性格比較暴躁的主子。

咱先看看漢明帝都選了哪些重要的官員。漢明帝一上任,為了穩定朝政,除了把自己的弟弟劉蒼拉到身邊幫忙,還沿用了光武帝時期的老臣趙熹。除此之外,漢明帝還搬出了另一個老將,自己父親的老同學,雲臺二十八將之首的鄧禹。雖然鄧禹在戰爭結束後,非常識時務,早早的就交出兵權提前退休了。但是漢明帝又把他重新請了出來,任命為太傅。漢明帝畢竟不像自己的父親,在大臣面前秀足了肌肉,滿朝文武都是劉秀的鐵桿粉絲,但這些人聽不聽漢明帝的就不好說了。所以,漢明帝先把這幾個老傢伙拉過來,幫忙壓一下場子,哪怕擺在這裡嚇唬嚇唬人也好。

老爹剩下的領導班子只能湊合著用來過度,畢竟他們年事已高,例如鄧禹在做了一年太傅就去世了。因此,漢明帝很快就組建了自己的領導班子,例如一代名臣宋均,鍾離意等。九江太守宋均在任上屢出奇招,將九江治理的井井有條。儘管他不畏權貴,得罪了當時的紅人梁松,但是漢明帝還是將其提拔為尚書令。而鍾離意在光武帝時期就開始嶄露頭角,被漢明帝發現後,先將其提拔為尚書,後升任尚書僕射。這二人不但富有治國才華,並且直言敢諫,成為了漢明帝的左膀右臂。

但是,漢明帝的作風可不像老爹光武帝這麼柔和,很多時候還是會發脾氣的。有一次,郎官藥崧做錯事情惹惱了漢明帝,結果皇帝既沒有殺他,也沒有罵他,而是直接抄起一根棍子把他打了一頓。一開始藥崧也不敢反抗,後來一看皇帝打上癮了,再不跑就要被皇帝打死,一溜煙鑽到了桌子底下。漢明帝讓他出來,他大喊:“哪裡有皇帝打大臣的!”漢明帝也意識到自己的失態,哈哈一笑,才放下了手裡的棍棒。不過,漢明帝畢竟不是朱元璋,動不動就把人打死。但這件事說明,漢明帝雖然是一代明君,可是發起脾氣也是夠了嚇人的。

捱過漢明帝打的大臣不止藥崧一個,不少漢明帝身邊的近臣都“享受”過類似的待遇。然而,有一個人不但沒有捱過打,反而在自己退休後還被漢明帝崇敬有佳。這位就是漢明帝的老師桓榮。漢明帝經常去探望老師桓榮,每次走到離桓榮家老遠的時候就下車步行。看到老師垂垂老矣,漢明帝多次拉著桓榮的雙手默默的落淚。有時候,漢明帝還拉著朝廷重臣以及桓榮的其他學生們一起去拜訪老師,聆聽老師的教誨。後來桓榮去世後,漢明帝親自為老師主持葬禮。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不但在當時樹立了很好的尊師重教的好榜樣,更是為東漢成為“風化最美”的王朝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華夏之基石秦漢王朝(四十五)漢明帝治國

雖然漢明帝火氣上來的時候喜歡打人,但歷史上沒有人說漢明帝是個暴君。他不會輕易殺戮,即使他在任期間鬧得最大的“劉英謀反”案,最終也釋放了大部分受牽連的人。同時,他在對待百姓方面,則是完全展露出自己“仁政”的一面。

漢明帝延續了父親休養生息的治國策略,多次降低賦稅徭役,減輕人民的負擔,減輕刑罰。他督促官員勸課農桑,積極治理蟲害,還把一些國有土地贈送給貧民耕種。漢明帝是個非常勤政的皇帝,五更天就爬起來幹活,把什麼事情都掌握的清清楚楚。同時,他還提倡節儉,宮廷生活從不奢侈,一時間上行下效。漢明帝剛剛即位時,全國上下大概兩千一百多萬人,到漢明帝去世時,人口增加到三千四百多萬。這也為東漢軍事上重新崛起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除此之外,漢明帝還辦了兩件影響深遠的大事:治理黃河和引入佛教。

大夥都知道,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咱們整篇故事大多數都發生在黃河流域,畢竟那個時候長江流域還沒有完全開發,珠江流域更是蠻荒煙瘴之地。同時,咱們也都知道,黃河有個不好的習慣,時不時決個口,改個道啥的。每當黃河發生水災的時候,許許多多的老百姓都會失去自己的家園,甚至失去生命。漢武帝期間,黃河發生過一次大範圍的決堤,修了幾十年才修好。後來的西漢皇帝們也基本上沒放下黃河的事,經常派人去加固河堤,應付黃河水患。到了新莽時期和東漢初年,大夥光忙著打仗呢,也就顧不上黃河的事情了,甚至當初劉林還曾經建議劉秀掘開黃河河堤,水淹赤眉軍,被劉秀斷然拒絕。到了漢明帝事情,戰爭結束了,國家開始有錢了,百姓生活安定了,黃河卻繼續開始出事了。

幸好漢明帝朝中有高人相助,此人就是水利專家王景。王景分析了黃河的情況,結合自己治水經驗,向漢明帝提出治理方法,並得到漢明帝人力和物力上的大力支持。他帶人先加固黃河堤壩,隨後把治理重點放在了溝通黃河與淮河的汴渠,將不同水系串聯起來,最大化的發揮所有水利工程的作用。所有工程一年就完工,王景的工作得到漢明帝的嘉獎。更重要的是,王景治理的黃河直到東漢末年都沒有發生決堤,黃河在之後的八百年沒有發生過改道,決堤次數也不多。這也應證了史上流傳的一句話“王景治河,千年無患”。

如果說漢明帝找王景治理黃河影響千年,那麼他做的另一件事,則是影響了兩千年,一直影響到今天。這件事就是佛教正式傳入中國。而這件事的起源,則是漢明帝的一個夢。

華夏之基石秦漢王朝(四十五)漢明帝治國

有一天晚上,漢明帝夢見一個高大的金人,頭上冒著白光,降落在宮殿中央。漢明帝正打算問他,他卻騰空而起,向西方飛去。第二天朝堂之上,漢明帝要大臣們幫他解夢。大夥也不知道皇帝在想啥,面面相覷,不知緣由。不過大臣裡面還真有消息靈通的,他說這個估計就是傳說中的佛陀,是西方的神。既然西方有如此神聖,那就找人去看看吧。

這個時候,佛教已經誕生了幾百年。公元前565年,釋迦摩尼出生於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他本來是個王子,可是二十多歲時卻想不開了,捨棄了王子的舒適生活,出家修道,創立了佛教。他收了不少的信徒,人們稱之為佛陀。後來他的弟子們把釋迦摩尼生前的教誨記錄下來,形成了佛經。

漢明帝聽說了佛教的故事,就派出大臣蔡愔和秦景去天竺拜佛求經去了。公元前67年,這兩個大臣不負眾望,從天竺帶回來兩個高級僧人攝摩騰和竺法蘭,用白馬拖著一尊佛像和四十二部佛經,回到洛陽。漢明帝雖然不懂佛教,但是對這兩位西方使者倒是非常尊敬。第二年,漢明帝派人按照佛教的要求,在洛陽修建了中國第一個佛寺,並把那匹白馬也供奉在這裡。這就是著名的白馬寺。

其實漢明帝對佛教並不太感冒。與這個華夏大地的新興事物相比,漢明帝更加喜歡儒學,還親自開了個百家講壇,給大家講述儒學。佛教真正得到大規模傳播還要到魏晉南北朝時期了,這當然少不了後面那位和尚皇帝梁武帝的功勞。只不過,今天中國人都知道佛教,許多人見了菩薩就磕頭,卻不知有多少人知道,當年將佛教正式傳入中國的皇帝就是漢明帝劉莊。

經過漢明帝多年的努力,東漢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大夥終於可以過上了幸福快樂的小日子。不過,國內形勢一片大好,並不代表有一個安定團結的國際環境。我們的老朋友,大漢王朝的好鄰居匈奴,又要來找麻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