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真武湯》“祛溼“ “除痰”你絕對不會用。

前面跟大家說了《二陳丸》,祛痰溼,今天繼續跟大家講解一劑,出自《傷寒論》的《真武湯》論其效果,各有千秋,具體需辨病論證。

【源自】

古方——《真武湯》“祛溼“  “除痰”你絕對不會用。

出自《傷寒論》

【功效】

具有溫陽利水的功效,主治脾腎陽虛,水氣內停證。

【主調功能】

陽虛水泛證。畏寒肢厥,小便不利,心下悸動不寧,頭目眩暈-,身體筋肉瞤動,站立不穩,四肢沉重疼痛,浮腫,腰以下為甚;或腹痛,洩瀉;或咳喘嘔逆。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舌苔白滑,脈沉細。

【方解】

真武湯本方為治療脾腎陽虛,水溼泛溢的基礎方。蓋水之制在脾,水之主在腎,脾陽虛則溼難運化,腎陽虛則水不化氣而致水溼內停。腎中陽氣虛衰,寒水內停,則小便不利;

水溼泛溢於四肢,則沉重疼痛,或肢體浮腫;水溼流於腸間,則腹痛下利;上逆肺胃,則或咳或嘔;

水氣凌心,則心悸;水溼中阻,清陽不升,則頭眩。若由太陽病發汗太過,耗陰傷陽,陽失溫煦,加之水漬筋肉,則身體筋肉瞤動、站立不穩。

其證因於陽虛水泛,故治療當以溫陽利水為基本治法。

真武湯加減法

古方——《真武湯》“祛溼“  “除痰”你絕對不會用。

較為特殊的是,本證後有加減法,可見本證變證較多,而加減法對於之症狀處於少陰病篇中,可見陽氣一虛,難當身用,則變證紛出,亦可見仲景通篇傷寒守陽氣之慣例。

其中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細辛一兩,乾薑一兩;五味子斂,細辛散,乾薑化,是仲景常用的治療水飲咳嗽主要配伍,如小青龍湯。

若小便利者,自然不再需茯苓直利小便,而其他消水飲之藥則繼續用之。若下利者,去芍藥,加乾薑二兩,可見中焦陽氣已虛,雖腹痛亦不可用芍藥,當用乾薑溫中補益,合成理中湯法式,自止下利。

若嘔者,去附子,加生薑,足前為半斤,乃是水飲邪氣太盛,濁陰上逆,此時不得再用附子桂枝等辛溫大散之品,以防激動裡飲加重症狀,此亦是仲景常見禁忌,類比於酒客予桂枝湯則嘔而可知也,故此時當加重生薑,生薑即使去臭氣濁陰之最佳選擇,專入中上,散濁陰通神明,故而最可止水溼所致之嘔。

由此觀之,仲景加減法之用看,也是絲絲入扣,章法儼然,學者當反覆揣摩,方知其深意也。

【舉例論證】

古方——《真武湯》“祛溼“  “除痰”你絕對不會用。

李某,女,59歲。左上腹部隱隱冷痛如掌大,每於子夜時分疼痛發作,丑時腹瀉,完谷不化,有黏液如涕,或如爛柿,腹中雷鳴,出冷汗,納食減少。經服胃舒平、酵母片以及溫胃理氣等中藥無效。病程已有三個多月,詢知病證起於天寒食冷,因體陽虛弱,以致脾腎俱寒。先用附子粳米湯,服二劑後胃痛、腸鳴減輕。再診時告知後背惡寒而疼痛,改用真武湯溫陽化水,以治寒邪。

不管二陳丸還是真武湯,都需辨病論證後,方可使用,切記自己盲目用藥。

中醫認為,五臟不安就會導致:心腎不交,肝火鬱結,脾胃虛弱,血不足,痰熱上擾等五行失守,繼而導致:失眠,多夢,易驚醒,乳腺增生、便秘或便溏、月經不調、痰溼肚腩肥大,更年期綜合徵等五臟相關症狀。

古方——《真武湯》“祛溼“  “除痰”你絕對不會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