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里那些不幸成真的预言

《红楼梦》是一部奇书。她存世只有八十回,但对主要人物的结局、故事发展的方向,都划定了一个大致的轮廓。因此自曹公(《红楼梦》作者是否曹雪芹,至今仍有人怀疑,我们姑且采用较多的说法)逝世至今,几百年间,续书层出不穷。其中较好的是高鹗续本。但高氏的才华、思想,均去曹公甚远。所以对高氏续本提出各种批评,更成了红学界常态。

红楼里那些不幸成真的预言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八十回残本中,对人物命运做了很多暗示。除了十二钗的曲子、判词之外,抽花签、作灯谜、点戏名、写诗填词,这种暗示俯拾皆是。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人物不经意说的赌气话、玩笑话,竟也一一成真,叫人感慨万千。

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椿龄画蔷痴及局外”中,宝玉受了宝钗的嘲讽、熙凤的取笑、黛玉的刻薄,无精打采地来到母亲房中。平时活泼大胆的金钏儿正边给王夫人捶腿边打盹。宝玉以为母亲睡着,就对金钏百般挑逗。金钏为了推搪,随口说了“金簪儿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这句俗语。不料一语成谶,她转头就坠井而死。是轻生?是误坠?至今仍有争论。但死在井里,却是她言之在先的。

红楼里那些不幸成真的预言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因为小戏子相貌与黛玉相似,被湘云快嘴说破,引发了一场矛盾。本来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但两个当事的人话,很耐人寻味。湘云说:“他是主子姑娘,我是奴才丫头么。”黛玉也说:“他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民间的丫头。”说这些话的时候,他们只是小儿女间的争风吃醋,但到了后文,这四个词语竟一一成真。

红楼里那些不幸成真的预言

到了第三十二回中,借宝钗之口说出湘云的处境:“在家里一点儿做不得主。他们家嫌费用大,竟不用那些针线上的人,差不多儿的东西都是他们娘儿们动手。”“在家里做活做到三更天,要是替别人做一点半点儿,那些奶奶太太们还不受用呢。”本该使奴唤婢的千金小姐,沦落到手操针线的地步,还要受气,可不是成了“奴才丫头”了?相比之下,黛玉偶操针线,全凭自己喜好,虽然寄人篱下,却有贾母庇护,正符合“主子姑娘”。

红楼里那些不幸成真的预言

湘云是史侯爷家的小姐,虽然父母已亡,跟着叔叔婶婶过日子,但身份仍在。黛玉家四代袭侯,偏到了其父林如海这一代,已经袭到了头,虽然身中探花,但已是平民身份。黛玉说这话的时候,未必是嫉妒湘云的家世。但林父死后,家财散尽,黛玉的确成了一无所有的民间丫头。有人认为林家家财万贯,被贾府吞没,我已另文分析。但后文中林黛玉屡次提到“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我是一无所有”,正印证了“民间的丫头”的赌气话。

红楼里那些不幸成真的预言

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宝玉经历了金钏跳井、袭人吐血等事,正在郁闷之时,见晴雯把扇骨跌折,脱口而出:“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业,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你自己当家立业”,显然不准备把晴雯留在身边替宝玉自己当家,而是准备过几年“全放出去,与本人父母自便”,而不准备收为侍妾。晴雯却是贾母内定的“将来还可以给宝玉使唤的”,她自己也想着“只说大家横竖是在一处”,听了这样的话,当然“一语刺心”(张爱玲语)。再加上袭人的“我们”火上浇油,三个人争吵起来。袭人及时回避,晴雯却脱口而出:“我一头碰死了,也不出这门儿。”气急之语,也是诺言。第七十七回,她“抱屈夭风流”,果然一出怡红院的门儿就死了。

红楼里那些不幸成真的预言

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王夫人暗中提拔袭人为子妾,宝玉知道后“喜不自禁”,因为袭人不能再赎身“回家去”。但这是袭人最有力的要挟利器,岂肯轻易放过?于是说出“难道下流人我也跟着罢”的话来。

关于袭人之去,高鹗续书饱受病诟。但无论如何,袭人离开贾府是半自主的,至少也是顺水推舟,不会是拼死抗争,这一点无可怀疑。说“难道下流人我也跟着罢”时,她坚信自己一定会“跟着”,只是希望宝玉不要“下流”;然而结果正好相反,宝玉终于“下流”,她也终于离开了。

红楼里那些不幸成真的预言

探春多次受到生母赵姨娘的“辱”“嘈聒”,在第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 欺幼主刁奴蓄险心”中,她说“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早走了”。这话只是一种假设,表示对生母的不满。但“才自清明志自高”的判词,“分骨肉”的曲子,“日边红杏倚云栽”的花签,“莫向东风怨别离”的灯谜,处处预示八十回后的探春,终将离开贾府远嫁。

红楼里那些不幸成真的预言

从现代的观点来看,探春的远嫁也许给了她大展才华的舞台,不至与“大厦将倾”的贾府一道沉沦。但“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离家别路,再不得与亲人相见。作者把十二钗都放在“薄命司”中,可见探春的远嫁,仍是悲剧。

红楼里那些不幸成真的预言

​古代说书人常常说这样一句话:“若是说话的同年生,并肩长,拦腰抱住,把臂拖回,也不见得受这般灾悔!”后世读者,当然不能阻止那些无心的赌气话、玩笑话,于是眼看着美丽的女孩子们风流云散、桃飘李飞。那些无心的赌气话、玩笑话,就像悲剧中的预言一样,不幸成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