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黃疸就不能餵母乳了嗎?新生寶寶該如何監測和處理?

母乳性黄疸就不能喂母乳了吗?新生宝宝该如何监测和处理?

母乳性黄疸就不能喂母乳了吗?新生宝宝该如何监测和处理?

文丨宋紅梅

母乳性黃疸常指出生1周後仍持續存在的“生理性黃疸”, 其通常在出生6~9日後出現,出生後2周內達到高峰,在出生後3~12周逐漸降至正常水平。

有學者將新生兒早期由於母乳餵養不足導致的黃疸稱為“早髮型母乳性黃疸”,但是嚴格意義上來講,上述定義才是母乳性黃疸的真正定義。

母乳性黄疸就不能喂母乳了吗?新生宝宝该如何监测和处理?

母乳性黃疸的臨床特點和診斷標準包括:

  • 患兒多為足月兒,以純母乳餵養或母乳餵養為主;


  • 多於生後母乳餵養6~9天出現,可緊接生理性黃疸發生,亦可在生理性黃疸減輕後再次加重;


  • 黃疸以輕、中度多見,重度較少見,血清遊離膽紅素>220.6μmol/L(12.9mg/dl) ;或黃疸遷延不退,超過生理性黃疸期限仍有黃疸,血清總膽紅素>34.2μmol/L(2mg/dl);


  • 患兒一般情況良好,無明顯臨床症狀,精神食慾正常,生長髮育良好;


  • 暫停母乳餵養48~72小時後(現不主張停用母乳,詳見後述),黃疸明顯消退,血膽紅素迅速下降30%~50%,恢復母乳餵養後黃疸再次加重(但一般不會超過停用母乳之前的水平)。

母乳性黃疸的原因

母乳性黃疸作為總膽紅素水平增高的主要病因,可能是因為母乳中存在的β-葡萄糖醛酸酶,有研究表明20%~40%的母親乳汁中含有較高濃度的β-葡萄糖醛酸酶,其可以使腸道中的結合膽紅素轉變為非結合膽紅素,從而增加腸道吸收膽紅素的能力(即增加腸肝循環)。

雖然日本的一項研究也發現,UGT1A1*6基因的多態性(純合子)可能與母乳性黃疸有關,但是UGT1A1*6基因的遺傳性變異與母乳性黃疸之間的因果關係還有待於在世界範圍內進一步研究證實,所以目前不推薦將基因檢測用於評估母乳相關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需與

母乳餵養欠佳導致的黃疸相鑑別

母乳餵養欠佳所致的黃疸常發生在出生後第1周內,是因為哺乳欠佳導致攝入不足引起的,多伴有顯著體重減輕和液體丟失;在某些患兒中還可出現由於血容量不足導致的高鈉血癥,即血清鈉大於150mEq/L。嬰兒母乳攝入減少也可使膽紅素清除速度減慢以及腸肝循環增加,這些均可導致血總膽紅素水平升高。

母乳性黄疸就不能喂母乳了吗?新生宝宝该如何监测和处理?

有研究表明,與應用配方奶餵養相比,生後早期母乳餵養欠佳與黃疸和核黃疸的風險增加有關;所以嬰兒出生後早期的充足母乳餵養很重要,應該鼓勵媽媽多次頻繁讓寶寶吸吮以促進乳汁分泌,保證充足的餵養。

對於新生兒早期母乳不足導致的黃疸,美國兒科學會的診療指南建議,對於健康的足月兒或接近足月兒,應鼓勵和促進有效的母乳餵養;在出生後前幾天內,臨床醫師應鼓勵母親餵哺孩子至少8~12 次/天;同時明確反對對無脫水存在的母乳餵養患兒額外補充水分和葡萄糖,認為對於黃疸的消退毫無益處。

母乳性黃疸的處理

母乳性黃疸嚴重時應該完善總血清膽紅素、結合膽紅素、患兒的血常規、網織紅細胞、直接Coombs試驗、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肝功能、甲狀腺功能檢查,檢測孕婦的甲、乙、丙肝抗體,血清TORCH,同時檢測母、嬰血型等,除外可能引起病理性黃疸的其他病因,如:生理性黃疸、ABO 血型不合、G6PD 缺陷症、頭顱血腫及其他部位皮下出血、新生兒敗血症、半乳糖血症等遺傳代謝性疾病、嬰兒肝炎綜合徵以及甲狀腺功能減低症等。

母乳性黃疸多數預後良好,發生膽紅素腦病的可能性較低,故確診後多數輕症患兒無需特殊治療,美國兒科研究院建議輕、中度黃疸的患兒應該繼續給予母乳餵養,因為此高膽紅素血癥通常可在患兒出生12周前消退,並且通常膽紅素水平處於安全範圍之內。但由於膽紅素具有神經毒性作用,故需密切監測患兒的黃疸程度,確保膽紅素仍為非結合膽紅素且沒有繼續升高,防止膽紅素水平過高引起膽紅素腦病。如果總膽紅素水平開始增高或結合膽紅素所佔的比例很大,應評估導致高膽紅素血癥的其他病因(包括新生兒膽汁淤積)。

母乳性黄疸就不能喂母乳了吗?新生宝宝该如何监测和处理?

雖然母乳性黃疸與母乳餵養密切相關,但是母乳餵養是嬰兒的最佳餵養方式,所以需要消除母親對於母乳性黃疸的恐懼,儘量鼓勵和教育母親進行正確的母乳餵養,而不是單純的停止母乳餵養。

相關閱讀:

十個孩子九個黃,關於新生兒黃疸的真相,你瞭解嗎?

怎麼判斷寶寶是不是存在黃疸?

關於新生兒病理性黃疸,哪些治療方法最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