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曾顶起了烟台经济的半边天...

提起烟台,外地人总能想起张裕、北极星等等,作为烟台人的你,知道这些让烟台名扬海内外的这些明星企业是谁创立的吗?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认识一下烟台第一代企业家们。

张弼士

烟台张裕葡萄酒创始人

这些人,曾顶起了烟台经济的半边天...

有一位潮籍的华侨企业家,他所创造的葡萄酒品牌驰名中外,他是“实业救国”中的最重要侨商代表之一,被美国人称为“中国的洛克菲勒”。他既是实业家,同时也是慈善家,他就是张裕葡萄酒的创始人——张弼士。

张振勋,字弼士,出生于广东大埔县(今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十几岁便下南洋谋生。1858年,他来到荷属巴达维亚城(今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起先在华侨所开的纸行当店员,后来凭借自身商业才能经营米店、酒行等。

后来事业不断扩大,他不仅在马来西亚创办采掘锡矿的东兴公司;还与张煜南、张鸿南兄弟合办裕昌、广福两家远洋运输公司,逐渐成为了南洋侨商中的佼佼者。

创办张裕酿酒公司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振勋从法国领事处得知中国烟台葡萄可酿造上等名酒。经过复杂的考察和论证,在一次次挫折中不断尝试,张振勋先后聘请多国酿酒师,重金购买国外先进设备,引进优良葡萄品种,最终建立起我国最早采用现代科技酿造葡萄酒的大企业。

其所酿出的葡萄酒在中外博览会中屡获金奖。孙中山先生品尝过张裕葡萄酒后,写下“品重醴泉”四个字,并邀请他出任中国商会联合会会长等职。

李东山

烟台北极星钟表创始人

这些人,曾顶起了烟台经济的半边天...

李东山(1873~1946)名树桐,字东山,威海市人。民族实业家,中国钟表制造工业创始人。少时家贫,十几岁便当起肩挑小贩。

15岁经堂兄保荐,在烟台恒兴德商行当小伙计。李善解人意,为讨东家喜欢,不久认东家孙文山为干爹。但因不愿受行规约束,一年后又退出商行,仍做小贩。李东山善与人交,有极善经营。

1891年开办一水炉小铺,兼去海关叫行,资本不够变向干爹借贷。因常去海关叫行,很快与经营拍卖的奥地利人混熟。每当李东山叫行时,物品起价很低,且一叫便停,因之获利甚丰。

1892年,李东山将水炉小铺扩建为德顺兴五金行,资本为墨币(墨西哥)300元,主要经营小五金和百货商品。其经营方式是:专事缺门,独得其利。

到1904年,资本已增至3万墨币。

1911年辛亥革命倡导剪辫子,李东山大量购进帽子,高价出售,获得厚利。此后,又在烟台开办同志玻璃厂、瑞兴制伞厂,在威海开办威新花炮厂(后迁烟台)、同庆顺镶锡店等,这些厂店在烟、威一带均为首创。

这些人,曾顶起了烟台经济的半边天...

1915年初,德顺兴五金行经销日本马球牌座钟和零件,李东山看到钟表制造业有利可图,遂于当年7月以德顺兴五金行资产投资2.5万元,在烟台朝阳街南首东侧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族钟表工业---“宝时造钟厂”。

1920年后实现钟机自制,宝时造钟长也逐渐兴旺起来。为与日本“马球”牌钟争夺市场,李东山将一架座钟的卖价由5元(成本4元)降至1元多,每架座钟还外赠毛巾1条。

1928年后,全国各地掀起抵制日货运动,德顺兴也努力改进技术,精打细算,其产品质量不仅赶上日本,价格也低于日本,且讲究信誉,保修到底,产品畅销沪、宁、穗、渝等大城市和香港、南洋群岛等地,至1931年,工厂职工已发展到500余人,年产座钟、挂钟5.5万多只。

1938年日军侵占烟台后,伪商会拟聘李任职,日本人提出与其合伙经营,李均予拒绝。

1939年,日伪以李东山曾开过花炮厂搞硝磺资通八路军为名,逮捕其子李殿章,严刑拷打,羁押数月,李东山被迫与日本人共同开设华兴商行。日本人并未出资,只是从中巧取豪夺。李还曾在东亚毛纺厂、威海火柴厂、烟台啤酒厂、烟台发电厂、钜兴银号、德顺兴鱼行、锦章照相馆等企业投资。

30年代末,李东山已不过问工厂的具体事宜,闲居在家。1946年7月24日,在烟台病逝。

孟鸿升

烟台瑞蚨祥创始人

这些人,曾顶起了烟台经济的半边天...

了解烟台瑞蚨祥的历史,还是要先摸清瑞蚨祥商号的发家史。瑞蚨祥商号的创始人叫孟鸿升,他是孟子的后裔,济南府章丘县旧军镇人。

最开始孟鸿升经营土布,后来随着经营规模逐渐扩大,经营品种也日益增多。随着经营范围的扩大,孟家发展到第二代时,孟洛川以其家族在旧军镇发家的实力,开始向京、津、沪等大城市拓展,并委托在北京前门外布巷子经营寨子布多年的本族兄弟孟觐侯在大栅栏开了瑞蚨祥绸布店。

于1894年开业的烟台瑞蚨祥是济南瑞蚨祥的分店。设址于芝罘区北大街东头路北,门牌号为286号。店门两旁竖着楹联,左边刻着“裁云锦”,右边刻着“织衣裳”。门上挂着“云汉天章”的横匾。店门朝南开,面向北大街。字迹皆出名人之手。很多年前的老烟台就有这样一首童谣:“北大街,东西长,中间有家瑞蚨祥,左边裁云锦,右边织衣裳,云汉天章正当央。”乡下人常常会根据这首童谣找到瑞蚨祥。

在烟台瑞蚨祥开业的时候,清同治状元、工部尚书陆润库在甲午年为它题写了“天孙云锦”的匾额。清国子监祭酒、南书房行走王懿荣为它题写了“霞彩缤纷辉锦绣,天工组织焕丝纶”的对联。店堂除了高挂名人写的匾额,还挂着“言无二价,童叟无欺”的招牌。

烟台瑞蚨祥的东家孟传珊是章丘旧军镇人。最初家业甚微,以后经营小本商业,逐渐积累了一些资本,又置买了一些土地,便一步步发迹起来。当时的瑞蚨祥主要经营绸缎、呢绒、棉布、皮货、寿货,兼营茶叶。

王益斋和李介臣

烟台啤酒创始人

1920年,受俄国人爱喝啤酒,切国内啤酒销量大的影响,荣成人王益斋和李介臣筹资10万银元,创办了胶东醴泉啤酒公司。厂址位于上夼村西北部水质甘甜的“老虎岩”旁边。

这些人,曾顶起了烟台经济的半边天...

经北京政府农商部立案,胶东醴泉啤酒是国人自办的第二家啤酒厂。(第一家为北京双合盛。)

借着港口的便利,醴泉啤酒从德国、捷克、荷兰等地进口酒花,从东北绥芬河一带购进大麦,次年便生产出了第一批“三光牌”啤酒20吨,并出口到东南亚一带。

鼎盛时期,醴泉啤酒不仅垄断了胶东地区的市场,南至上海的十里洋场,北到海参崴,总经理王益斋成为商界无人不知的大亨。一度资不抵债,创始人筚路蓝缕

然而到了1930年,因为受外货倾销和内部分歧,醴泉啤酒连年亏损,面临倒闭,王益斋四处奔波,筹得资金20万,重振民族企业。

1934年,醴泉啤酒发往上海的2万多箱啤酒,却因经销公司经理病故,收不回货款。1935年,亏损10万余元,资不抵债的醴泉啤酒被中国银行烟台支行接管。

这些人,曾顶起了烟台经济的半边天...

创始人王益斋等人再次奔走筹资,终于筹集股金50万元,在5年后的1940年还清欠贷。

此后,醴泉啤酒聘请专家,科学管理啤酒生产,产量和名声再次崛起,打破外国啤酒垄断上海的局面,名噪全国。

1966年,醴泉啤酒改为国营烟台啤酒厂,并在七十年代研发生产出黑啤,并在八十年代率先研制成功以小麦为主要原料的白啤,形成了黄、黑、白全系列啤酒,成为全国产品最齐全的啤酒公司。

这些人,曾顶起了烟台经济的半边天...

20世纪九十年代,烟台啤酒与世界四大啤酒集团之一的日本朝日株式会社合作。并在1993年注册成立烟台啤酒青岛朝日有限公司,烟台啤酒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