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僧格林沁的死是晚清军事史的重要转折点?

为什么说僧格林沁的死是晚清军事史的重要转折点?

慈禧曾说过,“僧格林沁在,我大清国在;僧格林沁亡,我大清国亡。”47年后,清朝在风雨飘摇中终结。

不得不服慈禧太后这老娘儿们,对政局洞察的老辣和前瞻。在她的眼里,僧格林沁并不只是个骁勇善战的科尔沁郡王,也不只是个剿捻抗夷的博多勒歌台亲王,更不象某些后人一样,将僧格林沁看成《甲午海战》剧中的性情鲁直、有勇无谋的愚将。

若僧王只会摔跤逞勇,狡黠多疑、沉疴附体的清庭,单凭横厉无前的湘军卧榻在侧,又岂敢轻倚僧王为“长城”(清史稿所云)。

长城者,集隘口、军堡、关城、重镇于一体,势成蛟龙、阻军滞归。即便敌军攻入几处,欲深入中原,卧龙雄兵仍伏在后,则敌军定若芒剌在背、归路似断,岂敢全力入鼎中原,只能少顷便退,这就是长城阻敌和断归的双重威慑功用。

所以,多谋如曾国藩、骁战若湘军,不敢越雷池半步,而进薄北京。

为什么说僧格林沁的死是晚清军事史的重要转折点?

老娘儿们看到的是,康熙大帝对蒙古的制伏,其影响至晚清尤在。

“南不封王、北不断亲”、“分封以制其力”、“崇释以制其生”,三大国策的联姻、划界、崇佛方式,对历朝皆桀骜不驯的蒙古,进行因势利导地细嚼慢咽,成功的驯服出大批对满清,既忠且勇的蒙古兵将,为满清各代所役使。

僧格林沁所部就是一例。

即便是到了满清佝偻、八旗衰败之时,外拒洋夷、内剿捻匪,僧部不仅可单肩挑起中国北方的整体防务。并像一只雄壮的德国“黑背”牧羊犬,迤逦作战之际,时而用凌厉的余光,逡巡在南方的作战湘、淮、楚军的异动之上。

僧格林沁的智勇霸气,堪比凶悍的鹰獒。

老娘儿们,对国家利益和芸芸众生,或许并不关心,但对满清统治和一己命运,却若数九饮冰、滴滴上心。

“倚为长城”

“僧在清在,僧亡清亡”不会是说说而已,而是缜密的老成谋国之断。

为什么说僧格林沁的死是晚清军事史的重要转折点?

先从僧格林沁的反侵略作战说起吧。

僧格林沁,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旗人,与孝庄太后同族。博尔济吉特氏,元代译为孛儿只斤氏,是成吉思汗的弟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裔。 后世膺称博氏家族为黄金家族。

僧格林沁骁勇善战、治军森严。

在其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中,是唯一一位“铁帽子”王爷。可见此人的战力卓异,僧王爷出身落拓贵族,家道中落,是个挂王爷之名、行搬砖之命的苦出身。

故领军能爱兵如子、以身作则。每到扎营结寨之时,将士未眠,其决不进中军帐中倚卧。

与晚清满将领军的骄纵横暴卓然相异。

为什么说僧格林沁的死是晚清军事史的重要转折点?

在第2次鸦片战争之第2次大沽口战役中,僧格林沁谛造了中国军队自鸦片战争连败以来,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狂胜之局。

此战,独以大沽口炮台,无海上舰队之襄助,击沉英舰4艘、重创英舰6艘、俘获英舰2艘;歼灭英军426人、法军14人、俘虏2人,重伤英国舰队司令贺伯少将,僧部阵亡军官7人、士兵15人。

开战后,英舰队以为,以舰炮与守军岸炮在对轰中,可胜券在握。却被僧王在战前,布设在海口的沉链所限,又被岸炮狂怼,受轰不过,曾升白旗请求投降。

僧王不允,继续集火猛轰,英舰带着滚滚浓烟、猎猎火舌,急弃业已登陆的部分英法士兵,丧魂失魄地疾驶出岸炮的射程以外。

为什么说僧格林沁的死是晚清军事史的重要转折点?

被抛弃在滩头的联军士兵见势不好,也欲弃枪投降,僧王又不允。

只好绝望地用来复枪与岸炮互怼,屠杀现场血肉横飞、极为凄惨,令人不忍目睹。

战后,守军打扫战场,仅俘获震昏洋人兵士2名。

待烽烟稍散,信使急递捷报于北京,被打怕的清庭将信将疑,边纠集和谈使团,边数度派员向大沽口方面查实,查核一切如僧部军使所报后,阳萎已久的清庭,方如梦初醒、解散使团、喜出望外、举国狂欢。

晚清的中国,仰望一次胜利,难似水中捞月,僧王妙手天成,却惧其谎报误了和谈。哀叹!

泱泱大国自卑如此,令人对清庭充满了仇恨。

这次战役引起西方一片惊呼,除大骂僧王作战过于残忍、用兵太过鹰派之外,法国公使布尔布隆警告列强,“中国人好象学会了打现代战争,至少在防守筑垒和火炮操作方面,进步神速。”

僧王是卫国战争中的鹰派,极力反对与列强签订《天津条约》,曾奏请咸丰帝召回和谈使团,主张倾尽中国之粮兵,与众逆夷血怼到底。

终因主和派阴气太盛、满朝人妖,主战派阳刚孤掌难鸣,建议未被咸丰帝所纳。

为什么说僧格林沁的死是晚清军事史的重要转折点?

1860年9月,八里桥战役。

是役,防御清军约3万,主力是僧王蒙古骁骑万人。战前,僧军便有英法联军行军布阵的详细筹处计划。

史载计划,“逆夷用兵,马队在前,步卒在后,临阵则马队分张两翼,步卒分三层前进。前层踞地,中层微府,后层屹立,前层先行开枪,中层继之,后层又继之,我军若迎头轰击,马匹一经受伤,必然惊溃,惟有斜抄横击,轰毙必多。夷情凶悍,深知兵法,是在该大臣等审度形势,妥筹应敌,以操必胜之权。……若仅用正兵与之相角,恐夷人诡谲,不足以尽其变”。

以我军十比一于英法联军,有上述谋划,此战胜券在握!

然而,法军步兵战术娴熟、心理稳定,僧王虽谋篇有理,却对胜保的用兵约束不力。

莽夫胜保竟以错误的骑兵正面冲击法,面怼法军之战阵。

一刹那,八里桥狂浪拍岸、千马奔腾至法军阵前。

法军对“三层不间断射击法”极有自信,即便胜保的骑兵似怒涛般卷至阵前,将马刀递到了法军的鼻尖底下。法军竟也气定神闲,用排枪撩倒胜保骑兵千余人。极目四周悲凉,依稀在烽烟缭绕处中,胜保军仅存呻吟哀号的7张嘴。

为什么说僧格林沁的死是晚清军事史的重要转折点?

不幸才刚刚降临,陷于泥泞中的法军炮兵,终于抵达了战场。

炮兵,是严重依赖数学的专业兵种。清军炮兵和法军炮兵在数学上差距,让法国炮兵,携”炮兵之神”拿破仑皇帝的余威,轻而易举将清军的落后炮群轰毁。

经过计算,黑洞洞的炮口,象张开獠牙的虎口,徐徐转向失去炮兵护佑的僧格林沁部主力和绿营汉兵。

这个时候,僧王手中连会点手指头数数的炮兵也没了。中华文化“重文理哲思、轻数理技艺”的短板,在八里桥赤裸裸暴露在法军的面前。

而僧王还想力挽狂澜,分兵包围法军。那知狡猾的英军,已迂回到我军后方,遂成合围之势。

败局已定!

此战毙法军12人,另有英军、英属印度兵若干。清军被法军精准的枪弹、炮火,射杀达万余人。英法联军破城天津,北京指日可下。

僧格林沁因轻敌战败,被开革郡王爵位等多职,仅余钦差大臣一职。

为什么说僧格林沁的死是晚清军事史的重要转折点?

1861年,带罪以观后效的僧格林沁率领蒙古骑兵,经山东一路追剿捻军。

急于求成的僧王,心智衰弱,谋略水平大降,再也无法再创围剿北上太平军的辉煌。而捻军,则吸取了雉河集和黑石渡,被僧王大败之教训。普遍变步为骑,一骑数马,以跑得更快、更久的运动战,来制衡蒙古骑兵的快。

期间,蒙古骑兵被捻军,诱的满世界地乱跑,手麻得也马缰也拉不住。

当累得兵疲马乏的蒙古骑兵,一头撞进高楼寨,被设局的捻军合围。一顿狠揍,竟全军覆没。受伤的僧王,也被一个叫张皮鲠的兵士,从背后偷袭杀死。

自此,清庭构筑在京畿的长城,业已经塌陷。

换句话说,携入关之凶悍的八旗兵制和绿营兵制,早在乾隆朝时,便衰象渐呈、朽木难支。嘉庆不说,道咸同三代,满清皆是指着僧格林沁所部的护佑,才过上的安生日子。僧王可以说是清三代的柱国之臣、护体神盾。

难怪道光驾崩之时,遗旨僧王为顾命大臣。

为什么说僧格林沁的死是晚清军事史的重要转折点?

道咸同三代,是中国的民族矛盾、官民矛盾,以及与西方的矛盾最为深刻的时期。

满清王朝不论是政治或经济,经过太平天国、捻军的一番推柱锯梁之后,随着汉满矛盾的深化、僧格林沁的阵亡。汉督抚的权利,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大局糜烂不已,以致倒逼清庭不得不放下忌惮,急调湘军北上平捻。

历来京畿之要,皆为八旗所卫。

如今这种情况,满清权贵对汉族军队,在京畿之周平捻,所产生的深至骨髓、寝食难安的恐惧,是我们现代人所无法体会的。

老娘儿们的护卫长城倒了,等于满清一朝的娘家人没了。

只得重用“再造玄黄”的李鸿章,转圈给洋人作揖签和约。勉强让自己过上,那过一天少一天的窝心日子。

为什么说僧格林沁的死是晚清军事史的重要转折点?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穿越历史的迷雾,检视历史的足迹,仰望历史的辉煌,感怀历史的沧桑。“剑雄品评文史经济”与您同学同行,同喜同叹。您的关注,是我奋笔疾书的动力,您的阅读,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