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並不是古代王朝中最強盛的,為什麼卻能圈粉無數?

如果給中國歷史朝代的熱度做一個排行榜,明朝即使當不了榜首,也至少是

前三甲。喜愛明朝的網民眾多,明朝的相關話題一直被反覆討論。原因何在呢?

得國正

明朝是漢人建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不論疆域、壽命、治國成績,都與秦漢隋唐差不多,從硬實力上說,明朝可以算作是一個揚眉吐氣的朝代。明朝奪取天下,不同於那些欺負孤兒寡母的朝代——比如隋朝和宋朝,是自己一刀一槍拼殺出來的。對好面兒的國人來說,誰都樂意談論厲害的祖先。

開國皇帝的話題性

一個朝代的熱度,與開國皇帝的名氣息息相關。明太祖朱元璋是開國皇帝中經歷最為傳奇的,因此也話題性最強。西漢高祖劉邦好歹還是個亭長出身,但朱元璋完全是赤貧、破產、流浪的農民,從最底層起家,完全靠個人奮鬥掙得皇位,這份履歷足夠勵志

明朝並不是古代王朝中最強盛的,為什麼卻能圈粉無數?

當然,朱元璋的話題性不止個人經歷,他多疑的性格、殘暴的作風以及過人的精力,特別是“火燒慶功樓”、剝皮實草、廢殺丞相等亦真亦假的史實,給後人留下了足夠多的八卦

統治者有骨氣

大明最後一位皇帝崇禎,也是話題滿滿的爭議皇帝,他異常勤政卻亡了國,心繫萬民卻被萬民逼死,性格剛烈卻在國政上優柔寡斷。在崇禎身上,集中體現了明朝的國家性格:我就算再弱,對外也絕不認慫

明朝並不是古代王朝中最強盛的,為什麼卻能圈粉無數?

網上有人編段子為大明鼓吹吶喊:我大明三百年不割地、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雖不能說完全忠於史實,卻也從一個角度反映了明朝的國家特色:就算捱打也站著挨,就算死也不投降。

牛人輩出

當然明朝的偉大不全是皇帝的功勞,明朝的文臣武將們也貢獻了足夠多的力量。

開國功臣劉伯溫化身前看五百年、後看五百年的半仙之體,永樂名將張輔打越南專治各種不服;王守仁(王陽明)左右開工文武兼備,創立的心學到現在還被後人推崇;張居正發明一條鞭法,被譽為史上最傑出的改革家之一;戚繼光東南抗倭,徹底斷了倭寇的根基;于謙(想聽相聲的請出門左轉去德去社,這位只會說《石灰吟》)、

海瑞袁崇煥的賢名就更不用說了。

明朝並不是古代王朝中最強盛的,為什麼卻能圈粉無數?

就連太監同志鄭和也近朱者赤,率領大明水師七下西洋,揚大明國威於非洲,麥哲倫都得喊鄭和一聲老前輩。

集大成的文學名著

說到最後,大家千萬不能忘了大明王朝在文化領域作出的巨大貢獻。畢竟武力只可以讓人一時屈服,文化軟實力才是核心競爭力。

被《不列顛百科全書》認證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便成書於這個階段。它不僅在內容上包羅萬象,更是成為了中國文化的一個符號

明朝並不是古代王朝中最強盛的,為什麼卻能圈粉無數?

除此之外,四大名著明朝出品了三部,如果加上另外一本奇書《金瓶梅》仍可以叫“四大”,這可是無數中國人從小看到大的精神食糧,如果不是明朝,我們的精神世界必然會少一份絢爛的色彩。

當然,每一個朝代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留下的歷史財富也都是不可替代的。我們喜歡某一個王朝自然無可厚非,但如果厚此而薄彼,甚至因為個人好惡褒此而罵彼,這就不是對待歷史的正確態度了。

畢竟歷史的價值在於緬懷、借鑑和傳承,而非吹水、吐槽、對罵。“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希望大家都能保持一個正確和客觀的歷史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