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皇子意外成了明朝的工部尚書,並被軍士奉為“火器之神”

毛主席在談論中越兩國友誼時曾提到了兩個越南人,其中一個就是被明朝軍士們奉為“火器之神”的黎澄。黎澄身為越南的皇子,卻意外來到明朝併成為了工部尚書。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他的傳奇經歷。

出身權貴,皇子輔政

黎澄出身于越南陳朝的一個權貴之家,他的外祖父阮聖訓曾任陳朝的中書侍郎,而他的父親黎季犛更是陳朝末年“王莽”式的權臣。黎季犛以外戚身份而得到陳朝皇帝重用並把持軍政大權,他先後廢立了陳朝的三位皇帝。1400年,黎季犛正式廢掉陳朝皇帝自立,建立胡朝,國號大虞。

越南皇子意外成了明朝的工部尚書,並被軍士奉為“火器之神”

黎澄之父黎季犛

出生於這樣顯赫的家族,黎澄在1394年就被授為上林寺的判寺事,掌管刑獄訴訟大權。1399年,黎澄獲任司徒一職,成為僅次於其父親的二號人物。黎季犛篡陳稱帝后,黎澄被授予左相國一職,並加封為衛王。

黎澄是黎季犛的長子,又擅於政務,本來應該是太子的最優人選。但黎季犛權衡左右選定了次子黎漢倉為太子,並在登基一年後禪位於太子,自己當起了太上皇。這是因為黎漢倉是前朝皇帝的外甥,選定他做繼承人便可向明朝藉口陳朝子嗣斷絕,由陳氏外甥繼任大統。黎澄雖未當上皇帝,卻以左相國“統領全軍”,掌握軍政大權。

國破家亡,被俘入明

胡朝以陳氏外甥繼任大統,起初矇蔽了明朝並得到認可。不久之後,明成祖朱棣發現被騙了,原來胡朝是篡奪了陳朝政權,並且血洗了陳朝宗室,加之明朝與安南邊境爭端頻發,他決定發起征討安南胡朝的戰爭。明軍來勢洶洶,胡朝皇帝黎漢倉召開御前會議討論戰和問題,身為左相國的黎澄言道:“臣不怕戰,但怕民心之從違耳。”對於戰事他並無信心。

越南皇子意外成了明朝的工部尚書,並被軍士奉為“火器之神”

明成祖朱棣

黎澄率領軍隊對抗明軍,節節失利。戰爭的結果正如其所說,在明軍凌厲的攻勢下胡朝軍隊很快潰敗,黎澄、黎漢倉和他們父親黎季犛全被俘虜,胡朝立國不足十年而亡。隨後,黎澄父子被押往南京,“詔以季犛父子蒼及其偽將相胡社等悉付入獄,而放其子澄、芮等”。

擅制火器,官拜尚書

黎澄被俘後,因為擅長製作火器,進獻神槍法,被明朝授予官職,“命有司給衣食”。黎澄在安南之時,就精通火藥、槍械的製造,越南當時的火器製造在一定程度上領先於明朝。當時,明朝與北方的蒙古征戰不斷,為了戰爭需要,明成祖命人仿製交趾神槍,並在1412年組建了火器營,黎澄等越南人的參與大大提升了明朝的火器製造水平。

越南皇子意外成了明朝的工部尚書,並被軍士奉為“火器之神”

明朝火銃

據學者張秀民研究,黎澄對於明朝火器的貢獻主要表現在其督造火器期間,引入了交趾火器的做法,所製做的火器有大、中、小三類,特別是小的為“安南神槍(交趾神銃)”,為“中國此前未有之利器”。

明《憲宗實錄》記載,黎澄“督造兵仗局銃箭、火藥”。黎澄督造兵器有術,受人敬仰,後來明朝“凡祭兵器,並祭澄也”,黎澄成為了神一般的存在。黎澄在明朝歷經永樂、洪熙、宣德和正統四朝,一直深受皇帝器重。正統八年,“工部右侍郎黎澄年七十,應致仕,上疏乞留用,上憐其交趾遠人,從之。”;正統十年,“升工部左侍郎黎澄為本部尚書,仍於內府供事,專管火器軍器。”

正統十一年(1446年),黎澄去世,終年73歲,帝“遣官致祭,命有司營葬。”,賜葬於北京西山玉臺崗南安河村。黎澄的兒子黎叔林子承父業,繼續督造兵器,官至工部右侍郎,父子二人執掌兵仗局達六十年之久。

越南皇子意外成了明朝的工部尚書,並被軍士奉為“火器之神”

神機營

黎澄不僅是為火器專家,還是位文史專家。他在明朝供職期間寫了一本越南古代史籍《南翁夢錄》。《南翁夢錄》記敘了越南李朝、陳朝的歷史人物及事件,以及佛道宗教派別事蹟,共三十一篇,彌補了越南正史的不足。

結束語

黎澄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從越南來到中國,歷經了越南陳朝、胡朝和中國明朝三朝,又從臣子到皇子、從俘虜到功臣;他經歷了國破家亡之苦,也見證了大明永樂、仁宣之盛世,為中越兩國的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