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求:中國金融現代化,要靠金融科技推動

觀點 | 吳曉求:中國金融現代化,要靠金融科技推動

2018年中國人均GDP已經達到1萬美元。這樣的經濟發展水平會有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居民扣除現期消費後的剩餘收入的投資傾向將越來越強烈。它需要金融體系提供可以有效配置的、收益與風險相匹配的金融資產,特別是證券化的金融資產。對金融體系來說,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居民對財富管理的需求愈來愈迫切。人均GDP或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基金業發展的第一個內生變量和動能。

原文 :《中國金融的現代化要靠金融科技推動》

作者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 吳曉求

圖片 |網絡

產業的轉型與升級。產業的轉型與升級需要大批能夠孵化風險和孵化新企業的資本業態,其中基金是最重要的資本業態。中國的產業轉型和升級,其核心動能是科技引領,科技型企業在未來中國產業中應占主導地位。中國未來的經濟增長要告別數量擴張性增長,走向高質量發展。所謂高質量發展就是科技引領型增長。科技引導的產業轉型和升級是有風險的。產業升級中的風險靠誰來分散?一個新技術變成一個新產業,誰去孵化?靠新金融,靠風險資本的業態,靠包括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在內的基金業態。基金業對一個國家產業的轉型和升級,經濟增長模式的轉型,具有特別重要的推動作用。

观点 | 吴晓求:中国金融现代化,要靠金融科技推动

資本市場發展是有層次的,其中基金業在各層次資本市場中起重要作用。註冊制,是中國資本市場深刻的制度革命,是觀念的重大調整,註冊制需要很多配套條件。現在很多人沒有理解註冊制的重要性,以為把核准主體從證監會移到交易所就是註冊制了,不知道註冊制的條件多麼複雜。中國資本市場存在近30年,始終在探索,摸索、探索固然重要,但是方向更重要。現在終於找到了正確的方向。法律調整、退市機制、市場化定價和監管重心的變化,都是註冊制的核心內容。除此之外,還有一條很重要,就是註冊制要求投資者是機構投資者為主導,也就是說註冊制意味著資本市場的投資者結構必須發生重大變化。基金業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

按照總書記提出的目標,到2035年,要把中國建設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人均GDP怎麼也得2萬美元;到2050年,要把中國建設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屆時人均GDP肯定要達到4萬美元。隨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基金業會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观点 | 吴晓求:中国金融现代化,要靠金融科技推动

基金業的發展是以資本市場的發展為前提的。沒有發達、健康、流動性好的資本市場,基金業是不會有前途的。中國經濟在發展,中國的市場化和國際化地位在提升,中國人均GDP和可支配收入在不斷增加,這是一個基本趨勢。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後,投資者會越來越多地選擇市場投資模式,企業也會越來越多地選擇市場融資方式。金融理論上把這種趨勢稱為“脫媒”。當人均GDP達到一定水平之後,金融的脫媒有強烈的趨勢,這就是資本市場發展的源動力。

观点 | 吴晓求:中国金融现代化,要靠金融科技推动

中國金融的現代化,一靠市場脫媒的作用,二靠金融科技的推動。任何法律都要服務於經濟發展,服務於社會進步。法律不能成為僵化的、約束社會進步的東西。只要阻礙了社會進步,法律就要調整。我們相信社會的現代化和開放的擴大,文化會發生適當變化,這個變化與資本市場和現代經濟市場是匹配的。資本市場發展是基金業發展的前提,我們對此要有明確的認識。最近一次中央政治局學習會上提出了資本市場是現代金融的樞紐的重要判斷。可見資本市場在未來有多麼大的廣闊發展空間。資本市場有廣闊空間,基金業才有廣闊空間,它們相輔相成。

观点 | 吴晓求:中国金融现代化,要靠金融科技推动

中國基金業目前還面臨一些問題。第一,公信力的問題。我們說了很多年要發展機構投資者,可為什麼就是發展不起來?特別是公募基金很難發展起來,私募基金相對要好一些。基金的公信力要改進,道德的水準要提升,道德底線要建立起來。

第二,專業能力要提升,基金經理在經濟、金融、科技、投資等方面,無論在理論還是在技術層面上都要比一般人高一等。基金經理從投資上要有很好的組合概念。因為所有的風險都是靠組合來分散的,要有識別投資價值的能力。投資價值是個哲學問題,是需要洞察力的,今天虧損的企業就沒有投資價值?為什麼科創板對盈利沒有硬要求?就是說虧損的企業也可能有投資價值的。十多年前的阿里巴巴是虧損的,今天的京東還是虧損的,但是它的價值很高。對投資價值的識別是考驗基金經理能力的。

第三是要有道德底線。公信力、專業能力、道德底線是做好基金業的三個基本要求。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78期第1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社會科學報

做優質的思想產品

www.shekebao.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