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會出現糖尿病?這是怎麼回事?

肝臟是調節血糖的最重要器官,具有合成與分解糖原及糖異生的功能。另外,調節血糖的激素,如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生長激素和糖皮質激素等也均在肝中滅活,其中胰島素能降低血糖,而其他激素均升高血糖。

乙肝患者會出現糖尿病?這是怎麼回事?

正常情況下,胰島素通過抑制肝葡萄糖的輸出,促進外周組織攝取和利用葡萄糖,發揮降低血糖的作用。

當肝臟功能受損時,可引起糖尿病樣改變,稱“肝源性糖尿病”。肝源性糖尿病發生率在一定程度上與肝病嚴重程度成正比。

肝源性糖尿病的發病原因是多方面的。

當肝臟功能受損時,胰高血糖素、生長激素及糖皮質激素等升糖激素在肝中滅活減少,循環血中這些激素水平增高,通過其自身的作用機制拮抗胰島素的作用,使血糖水平增高。

乙肝患者會出現糖尿病?這是怎麼回事?

另外,當肝臟功能受損,肝臟對於胰島素的滅活能力也下降。當血循環中胰島素水平增高時,外周組織上的胰島素受體減少且親和力下降,則產生胰島素抵抗現象。

胰島素抵抗使胰島素不能正常發揮效應,表現為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減少,肌肉中糖原合成減少。

在此肝病專科醫生特別提醒:

值得提醒的是,當乙肝患者發展至肝硬化時,由於門脈高壓導致側支循環開放,門脈分流,導致入肝的血流量減少。相應的,激素在肝中的降解程度減少,,這又會進一步加重肝病引起的糖代謝紊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