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霍姆林斯基:為什麼學生感到越學越難了呢?

蘇霍姆林斯基:為什麼學生感到越學越難了呢?

為什麼學生感到越學越難了呢?不是近來為了改善教學過程做了許多工作嗎?例如:制定了新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並且在編寫新的教科書等。然而儘管如此,中年級和高年級學生,在勤奮學習的情況下,還是不得不每天在家庭作業面前坐上3至6個小時。在學校裡學數小時,再加上在家裡學6小時,這樣的學習已經把學生弄得精疲力竭了。許多學生在八年級畢業後,不想再升入九年級,因為他們感到學習太吃力了。

當然,學習是一種勞動,而且是並不輕鬆的勞動。求取知識本來就是要花費勞動的。但是,不能容許讓少年學生從早到晚死啃教科書,拼命使用他的記憶機器。能不能把學生的學習勞動減輕到這樣的程度,就是讓高年級學生在兩小時內,至多3小時內完成家庭作業,而讓八年級學生完成功課的時間不超過1到1.5小時呢?在學校工作的30多年的經驗告訴我:這是可以做到的。

為此需要什麼呢?需要給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是的,確是如此,儘管這話聽起來有些奇怪。學生每天應當有4、5個小時,既不用來在學校上課,也不用來在家裡複習功課。這些時間應當讓他用在多方面的智力生活上。

讓我們仔細觀察一下那種具有中等能力,勤勤懇懇地想把各門學科都學好的學生的智力生活的情形。他的全副精力都用在背誦、識記和保持上去了,以便能在任何一節課上都回答得出。他沒有時間去讀一點“滿足精神需要’’的書,沒有時間去思考。然而,學校教學論裡有一條非常重要的規律性:在學生出於興趣、出於認識的需要而閱讀的材料總量中,要求學生以識記為目的而學習的材料所佔的比重越大,他學習起來就越困難。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想減輕學生(譬如八年級學生)的學習負擔,那麼就應當讓他所閱讀的東西,比要求他記住的東西多兩倍。在九年級和十年級,學生所閱讀的東西,則應當比要求保持在記憶裡的東西多4至5倍。

蘇霍姆林斯基:為什麼學生感到越學越難了呢?

如果少年學生除了教科書以外什麼都不閱讀,那他就連教科書也讀不好。如果學生其他的書讀得較多,那麼他不僅能夠學好正課,而且會剩下時間,去滿足他在其他方面(創造性的智力活動、鍛鍊身體、參加勞動、審美勞動)的興趣。

我感到,企圖通過把某些章節從教學大綱裡刪去又把另一些章節加進來的途徑來“減輕”高年級學生負擔的做法,是幼稚可笑的。如果我們真的想減輕學生的腦力勞動,那就讓我們在學生面前敞開道路,讓他們走到學校圖書館的書架跟前去,讓書籍從沉睡的巨人變成青年時代的摯友吧!

學生的智力生活的一般境界和性質,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的精神修養和興趣,取決於他的知識淵博和眼界廣闊的程度,還取決於:教師到學生這裡來的時候帶了多少東西,教給學生多少東西,以及他還剩下多少東西。對一個教師來說,最大的危險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虛,沒有精神財富的儲備。

總之,減輕學生的腦力勞動的主要途徑,就是保證智力生活的豐富性。現在學校裡開設的那些選修課,其目的就在於確定學生的個性,瞭解和發展他的興趣、愛好、特長。

為了使兒童能夠更容易地學習,還必須克服知識跟能力之間的脫節現象。事實確實如此。你不妨找一些六年級學生來,讓他們從任何一本教科書裡讀上幾段,那你就會發現,10人當中有5人還不會迅速地、有理解地閱讀。閱讀的時候,要眼睛能夠把握、意識能夠記住整個的句子,讓學生能夠在眼睛離開書本的時候,憑視覺記憶回想出整句話來。一個學生只有學會這樣閱讀,他才能學會同時閱讀和思考。

無論如何,這是學校普遍存在的最重要的問題之一。一個學生學會了同時閱讀和思考,他才能不用死記硬背的方法去識記,而是一邊想象一邊對材料進行邏輯分析。這樣,學生可以在10至15分鐘的時間內,領會歷史、生物、地理、文學等教科書裡的4、5頁書的內容。

怎樣教會學生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思考呢?這就需要進行長期的訓練。

同時應當記住:在小學裡錯過了的東西,是永遠也無法彌補的。也就是說,在一至四年級,每天最少有半個小時用來對新課文進行有表情、有理解的朗讀。必須做到,使每個學生學會在閱讀的同時思考,在思考的同時閱讀。

蘇霍姆林斯基:為什麼學生感到越學越難了呢?

寫字方面,也要寫得端正、迅速、流暢。請大家注意觀察一下五、六年級學生是怎樣寫字的。他的面部和雙手都很緊張,額上冒汗,全副精力都用到書寫過程本身,用到怎樣寫出字母並把字母連接成詞上面去了,哪裡還有功夫思考所寫的東西的意思呢?

而學生應當學會同時書寫和思考,一邊書寫一邊聽教師的講解,並且思考所聽到的東西的意思。在這種半自動化書寫的情況下,學生才可能思考各種規則,自覺地運用這些規則並進行自我檢查。而沒有掌握這種能力,正是學生“正字法不過關”的原因所在。

檢查學生知識的做法本身,也無助於減輕學生的腦力勞動。上一個世紀的對待知識的那種觀點,由於惰性的關係,原封未動地遺留到現代(最新的科學成就和發現的時代)的學校裡來了。這種觀點就是:把知識看成學生應當保存在頭腦裡的存貨,一旦教師提出要求,學生就應當拿出來給他看。學生記住了,就算他有知識,沒有記住,就是沒有知識。在這種觀點指導下,學習就變成了“一份兒一份兒地”掌握知識:學生今天記住了一份兒知識,明天就拿出來給教師看,看過以後,就可以丟開不管了。這樣做,就在學生的意識裡逐步地形成一種為防備提問而學習的心理定勢。事實也是如此:學生在家裡準備功課,一般地就是為了明天的評分。然而,只有運用知識的能力,才能證明一個人是否有知識。

上面所說的這些意見,在教學大綱裡都有規定,但是在實踐中未必都能做到。即使教學大綱是完美無缺的,如果沒有高明的教師用敏銳的智慧和創造性的雙手去實行它,那它仍不過是一紙空文而已。

有經驗的教師已經不要求學生背誦教科書的課文,因為他知道,這種背誦式的“學習”有造成學生智力侷限性的危險。有經驗的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讓學生利用原來已有的知識,對各種事實和現象進行思考和比較,然後做出獨立的結論。這些教師喊學生到黑板跟前來回答問題時,讓學生帶著他的筆記、草稿、練習本、教科書以及補充讀物,並不讓他逐字逐句地複述教科書裡的教材,而是讓他發表議論,進行探討。在我們學校裡,例如在文學課上,高年級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就常常引證文學作品的原著。

現在採用的教學法常常包藏著一種很大的危險性。這種危險性就在於,用形象的話來說,學生只看見每一棵單獨的樹,而看不見整個樹林。例如,在學到第一次俄國革命的時候,學生不分鉅細,把每個細節和日期都記住,而不是從整體上考察全部歷史事件,不會從細節中進行抽象,去把握整個事件的總的輪廓,思考它的意義、實質及其對人民命運的作用。

蘇霍姆林斯基:為什麼學生感到越學越難了呢?

只有當一個人看見樹林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時,他才能對每一棵樹形成較完整的表象。沒有看見過河,就不會懂得一滴水。所以應當這樣來安排教學過程,使得高年級學生已經能從整體上分析完整的課題,去思考一些較重大的帶探索性的問題。

這就是我們教師應當培養學生具備的品質:求知的願望,認識的需要,使自己今天的精神生活比昨天更加豐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