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榮:金融監管既要攔得了“灰犀牛”,也要攔得住“黑天鵝”

監管科技是一項涉及金融科技和社會公共治理的跨界系統工程

監管科技是一項涉及金融科技和社會公共治理的跨界系統工程

11月18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在2019北京國際金融安全論壇上發表演講時表示,發展監管科技是新形勢下維護金融安全的有力支撐。

在李東榮看來,發展監管科技是完善現代金融監管的有益舉措,符合國家金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方向,也是現代金融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前,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金融與科技的融合程度日益緊密,金融產業鏈和價值鏈持續延展,金融賬戶的關聯性、交互性不斷增強,金融活動的實時性和不簡短性越發明顯,金融風險構成的交叉度和複雜度更加突出,這些變化給當今形勢下的金融安全帶來了新的挑戰,也對金融監管的實時性、精準性、穿透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李东荣:金融监管既要拦得了“灰犀牛”,也要拦得住“黑天鹅”

李東榮認為,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監管科技日益成為金融監管部門、金融機構和科技公司等多方關注的全球性焦點議題,不同於從機構角度定義的合規科技,監管科技則主要是從監管角度出發,以金融監管數據為基礎要素,綜合的運用各類科技手段有效優化監管流程,持續提升監管效能,從而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來實現金融監管的目標。

“監管科技是一項涉及金融科技和社會公共治理的跨界系統工程,在需求設計、技術應用、成本分擔等方面迫切的需要凝聚政產學研多方的力量,進一步深化對監管本質和科技規律的認識,積極借鑑國際先進經驗,為發展中國特色監管科技提供研究支撐。”李東榮表示。

在這個基礎上,緊緊圍繞金融監管的目標函數,把握好政府與市場、中央與地方、繼承與創新等關係,加強監管科技領域基礎設施、數據標準、運行模式等方面的頂層設計。同時還應該考慮適當的提升規劃層次,降低規劃實施的跨部門溝通成本和搏殺成本。

李東榮建議,應積極深化科技應用。依法建立跨部門、跨地區、跨層級的公共數據融合和監管信息共享機制,綜合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

區塊鏈、應用程序編程接口等新一代數字技術,逐步實現監管規則的數字化翻譯、數據實時化採集、風險智能化分析、結果可視化呈現等功能。

“為金融監管部門插上科技的翅膀,使其在維護金融安全、防控金融風險方面始終保持耳聰目明、身捷手快”,李東榮強調,既要攔得了“灰犀牛”,也要攔得住“黑天鵝”。

金融科技是金融監管與科技創新的產物,以監管為本,制度為基,三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因此應側重對機構監管、事前監管、分業監管的傳統監管模式與時俱進地進行適應性改進,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功能監管、行為監管等領域的制度建設。為更廣範圍、更深層次的應用監管科技奠定製度基礎。

同時,以增強一致性、安全性和互操作性為重點,加快監管科技標準體系建設,探索建立新技術在金融監管領域應用的適配度和成熟度等測評制度,提升監管科技自身的標準化、規範化水平。

此外,建立健全監管科技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促進人才在科技崗位和業務崗位適度流動,完善監管科技人才的考核激勵機制,用各種形式盤活外部高端人才資源,為監管科技發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推薦關注

趣識財經(qscj2018)趣談財經百態,識悟商業心經。

玩轉新消費(wzxxf2018)把握消費升級浪潮,重新定位消費理念,穿越紛繁消費迷霧,玩轉新型消費時代。

天天區塊鏈(TT_Blockchain)聚焦區塊鏈熱門話題,分享區塊鏈最新資訊。

財經人物畫報(Fin-Character)聚焦財經人物,瞭解商業大佬背後的故事。

中心出品

必屬精品

投稿/合作:QQ 2139305516 2139305516@qq.com

互聯網金融新聞中心,柒財經旗下自媒體平臺,被稱為互聯網金融行業輿論風向標。是全國首個互聯網金融記者自媒體平臺,是所有關心

關注互聯網金融發展的人士的聚集地,彙集行業新鮮資訊,專注獨家報道與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