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记忆:舌尖记忆 常熟古城的名菜馆

常熟古城,历史悠久,是个江南鱼米之乡,经济繁荣,商贸发达,商贾云集,熙熙攘攘最繁华的商业市区,如南门坛上、总马桥大街、县南街、牌楼档(今和平街口)、寺前街、南市心、北市心(今和平街)、老县场等店铺鳞次栉比,店号纷繁。值得一提的是,常熟古城有名的菜馆。


常熟记忆:舌尖记忆 常熟古城的名菜馆


△近期发现的五芳斋饭店老招牌

常熟古城菜馆最早开设于清代同治年间,较有名气的有金童子巷口的“长华馆”,槐柳巷中的“钱馆”,会元坊的“如意馆”等。光绪年间开设的有东言子巷的“聚丰园”,书院弄今寺后街西侧的“山景园”、石梅的“近芳园”等。在清代末年开设的这些菜馆,都挂出“承办满汉全席”的广告牌,以此招睐顾客。

常熟记忆:舌尖记忆 常熟古城的名菜馆

△近期发现的五芳斋饭店内照片

在同治年间开设的如意馆,和光绪年间开设的杨太知、裘馆等,直至清末相继停业。当时,较有名的钱馆,在原五爱小学旧址槐柳巷,以鸡鸭鱼肉“八大烤”闻名。老板钱汉阳在1902年,以第一批官费生留学日本。回国后,任职小京官,父亲逝世后,由于菜馆无人继承,辛亥革命之后就此关闭歇业。同治年间开设的菜馆,就算长华馆历史最长了。

常熟记忆:舌尖记忆 常熟古城的名菜馆

常熟古城的菜馆除同治、光绪年间创设的长华馆、聚丰园、山景园、近芳园四家外,1919年,在道南横街,增开了惠乐园菜馆。1926年寺后街又新开设鸿运楼菜馆。据说,在民国前期,六家菜馆中,高朋满座,兴旺发达的首推鸿运楼。

每到傍晚,华灯初上,菜馆宾客临门,筵席大张,热闹非凡,一片灯红酒绿。当时,在古城社会上流传着一首打油诗:“常熟城里‘特栾转’,开了六爿大菜馆。别别实实长华馆,老迷老眼山景园。客客气气鸿运楼,吃吃看看近芳园。汤汤水水惠乐园,消寒会酒聚丰园。”从这首打油诗中,不难看出一些讲究吃喝玩乐的宾客对六家菜馆的经营特色的评价。

常熟记忆:舌尖记忆 常熟古城的名菜馆


△资料图

鸿运楼创设于1926年。开设于寺后街座北朝南三层中西式楼房。鸿运楼规模宏大,是集宴席、住宿和举办新式婚礼于一体的新式菜馆。当时有菜馆部和旅馆部,后来又设了西餐厅。鸿运楼职工近三十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1932年,菜馆以高薪聘请两名广东籍西菜厨师,并添置全部西餐用具,开创了古城常熟供应西餐先例。

常熟记忆:舌尖记忆 常熟古城的名菜馆

△资料图

值得一提的是,鸿运楼的特色菜“五代同堂”。所谓“五代同堂”,即以鸭子为主体,将鸽子、斑鸠、麻雀等五种鸟类,以大套小装于鸭肚内同煮,放入葱、姜、酒、茴香等佐料,食之美味绝伦。鸿运楼也由此营业额蒸蒸日上,成为菜馆业中佼佼者。之后,山景园、聚丰园、近芳园等菜馆先后竞相仿效鸿运楼,相继将菜馆改建和扩建婚宴礼堂来扩大经营业务。

常熟记忆:舌尖记忆 常熟古城的名菜馆


△资料图

近芳园开设于清宣统年间,建在虞山脚下石梅风景区。1932年,另辟了一个雅致的小花园,品尝佳肴者即席而座,一面观赏虞山秀丽景色,一面开怀畅饮,吃客感到别有一番情趣。时人称“近芳园吃台头”,成为当时人们所向往之快事。所谓“吃台头”是不设整桌酒席,各色美味佳肴顾客可随时点菜随吃,十分方便。

常熟记忆:舌尖记忆 常熟古城的名菜馆

△参考图

聚丰园是一家历史悠久的老店,开设于清光绪初年,店址设于东言子巷口。聚丰园独具特色的是有会酒,由一人或几个人倡议,集十余人合成一会,民间称“搭会”,分期举行,为头者总挨次座收。每逢会期,都预约菜馆办酒席,由得会者首次设宴,以后分名次逐一办酒,称会吃会酒。以前还有一种以聚餐形式叫消寒会,每年从冬至,集合九人,每隔九天定期组织,轮流由一人举行酒会吃喝。诸如此类的会餐,大都预订在聚丰园,生意十分兴隆。

常熟记忆:舌尖记忆 常熟古城的名菜馆


△东言子巷口

山景园,创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在书院弄西侧正对着寺后街方向,坐西朝东隆重开张。菜馆后楼与虞山辛峰亭遥遥相对,整座青山尽收眼底,楼上饮宴风光无限。随后清末进士邵松年,特为菜馆题写黑底金字的牌匾店招,更增山景园的赫赫气势。

常熟记忆:舌尖记忆 常熟古城的名菜馆

在辛亥革命前,常熟山景园,以承办满汉全席吸引顾客,成为菜馆业中之冠。山景园在当时尤为独领风骚的,是它从北京亲王府学来的“满汉全席”。就在山景园创办后不久,时任清朝两江总督的端方到常熟福山巡视江防,他吃了山景园承办的“满汉全席”后,惊诧这远离京畿的府县小城竟有如此正宗口味的皇家豪筵,连连赞赏不已。

常熟记忆:舌尖记忆 常熟古城的名菜馆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常熟沦陷,菜馆业逐步走向萧条,城内聚丰园被敌机轰炸毁损,近芳园洗劫一空,礼堂成了日军的马厩,长华馆在抗战爆发后搬迁于上海,在福州路与云南路交汇处开设“大三星菜馆”。到了1938年年底,当时,菜馆仅剩山景园和鸿运楼两家。

常熟记忆:舌尖记忆 常熟古城的名菜馆

△资料图



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为保持山景园传统名店,由政府扶植增资,恢复经营。1966年,因房屋年久失修而拆建。翌年,重建于西门大街,更名为人民饭店。1984年恢复原名山景园。至1998年,又在拓宽的西门大街上,重新建造了新的山景园。

常熟记忆:舌尖记忆 常熟古城的名菜馆


△资料图



如今,文中提到的名菜馆仅剩山景园一家。山景园也早已不再是当年的模样。我们唯有从只言片语中拼凑彼时的记忆片段,回忆一种消逝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