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131810976111
我認為我們聊城最好吃的美食是“八批果子”,其實也可以說它是主食也不為過,因為我經常拿它當做主食吃(捂臉)。八批果子是我們聊城的傳統名吃,也有人認為他是濟南的特色風味小吃,不管是那裡的反正都在山東省哈哈!它是一中經過油炸的食物,類似油條,但比油條好吃上很多倍,油條是不能與它相提並論的。
有人會問了,為什麼會起這個名字?其實八批果子在製作的時候會會分成八條,兩邊相連接,呈現橢圓的形狀,所以人們才叫它“八批果子”。
八批果子的做法:
所需食材有:精麵粉、白礬、鹼面、食鹽、食用油、水。
第一:首先準備和麵,將麵粉倒入盆中,加入適量的精麵粉、白礬、鹼面、食鹽、水和成麵糰,和成麵糰後每隔幾分鐘還要再次揉一下面,反覆揉搓上3-4次,在靜置3小時以上。
(1)將餳好的面,分成N個大小均勻的小劑子,分別揉成1釐米左右厚的長條,然後拿4塊揉好的面按壓重疊在一起,中間用刀子企鵝透,不要切斷。
(2)鍋中倒入食用油,大火燒熱,然後拿起切好的面,兩手捏住兩頭,拉伸之後直接下入油鍋,下鍋之後迅速用筷子將面快弄開變成八批的橢圓形狀。
(3)八批果子在熱油中迅速膨脹,然後用筷子翻面,待八批果子炸至金黃色之後即可撈出控油。
八批果子的特點:
八批果子,入口香酥,掉在地上會碎成渣,撿都撿不起來。在外們聊城八批果子那是早上的主要食品之一,它存放的時間也比較久。八批果子因為炸的時間長、用的油相對較多,所以口感上要比油條好很多。
八批果子的由來:
民間傳說:在南宋的時候,民族英雄岳飛被X臣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當時的老百姓聽到岳飛嶽將軍的死訊後,對秦檜恨之入骨,恨不得將秦檜扒皮抽筋,在當時有一家開飯店的店家為想給嶽將軍出口氣,就用麵糰捏製了秦檜夫婦的麵人,然後將麵人背對背粘在一起,鍋中燒上熱油,再將麵人放在油鍋內炸,當時大家都稱之為“油炸檜”,以解心頭之恨。從那時起這道食品就被大家廣為流傳效仿,一直流傳至今。當時秦檜勢力太大,所以諧稱為“油炸鬼”,後來才叫做“油炸果”也就是今天的八批果子。
意中美食
我認為聊城最好的美食不在“大的”而是在“小的”,那些記憶加上獨特的味道註定了我所說的美食,我說的第一個聊城美食因該是從早點來說,吊爐燒餅捲上聊城的八批果子配上一碗聊城胡辣湯(和河南的不一樣但是也有素的白湯的)或者來個燒餅夾呱嗒配胡辣湯或配老豆腐,呱嗒我不愛吃肉的我愛吃雞蛋的😂感覺肉的太香了,我過去是古樓的早晨樓北的丸子還有餛燉還有樓西的餛燉那都是我那兒時記憶。樓西餛燉還在就在望湖小區二期,樓北丸子也在但搬到了九龍宮附近。這個早點這就沒說完呢,現在早上喝羊湯 胡雷羊湯在大龍附近,菏澤羊湯也好,那麼牛肉湯薩湯這兩種後來的就哪有那喝吧,老虎雞子是聊城菜,還有很多下次再說😜
百相眾生
聊城位於山東省的西南部,也是一個有名的旅遊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就是這樣的一個有名的旅遊城市同樣也是一個美食城,當地好吃的特產和美食特別的多,像魏氏的燻雞就是聊城美食一絕,不僅是特別的好吃而且還可以當成特產給朋友帶一些。
聊城冠縣的鴨梨吃起來也是特別的脆,而且多糖少梨渣,個頭大核比較小,而且冠縣不光產鴨梨,當地的靈芝也是特別的有名,也是我國靈芝的生產基地,還有山東的大棗也是破有名氣,聊城茌平圓鈴大棗據說已經有兩千多年的種植歷史了。
除了這些以外聊城的高唐老豆腐、莘縣蘑菇、陽穀黑豬肉、劉家長金廚滷鵝、臨清湯、臨清清真八大碗、臨清的鍋貼、水爆肚、尹閣下凡肉、許家的豆沫、臨清的燜餅、吳德奎肉餅、小籠燒賣、羊腔子、燻鴿子、運河什錦麵、運河風情宴、運河清真宴、吊爐燒餅等。
商丘身邊事兒
老陽穀縣城的美食,據80年代版本的《陽穀縣志》記載,南關吳家燒餅,東關張家羊肉,北街劉福月燒雞為陽穀三大名吃,這是當時正兒八經的官方解釋啊,其他的小吃為麼都沒記載,也許在當時還只存在於當地(當村鄉鎮的),所以我們都在尋找過去的味道,還能找到幾個呀。
燒餅經過95年至21世紀最初幾年的消沉,現在又在城裡復甦了,並且在省內燒餅也打開了市場,不過都是菏澤人在幹啊,說到燒餅,據我瞭解這個小吃只在魯西南和魯西以及平陰縣存在,其中三者又有不同,各有特點,魯西南燒餅厚但面積最小(吊爐製作),平陰燒餅最薄但面積大(大油桶上正反面轉著烤),而陽穀燒餅正好取中,不大不小不厚不薄,既有脆勁又有嚼頭。吳家還有人做燒餅嗎。
縣誌上記載燒雞在劉福月時期已經是第三代了,所以現在來看規規矩矩的是老字號了,可以去老電影院和老汽車站那買,那就是最正宗的兩家啊,不過據說燒雞的煮制還是在北街啊,離不了當地的水啊。
東關張家羊肉現在據說在河溝子(寧津路)那邊,原來人家在現在的廣場那邊,那時候博濟橋那裡就是正兒八經農村了,我很小時爺爺就帶我去看過博濟橋(石牛拉石車),那時候地勢還很低窪,橋不像現在沉到這麼低了,那時候博濟橋這個典故在民間還叫“石牛拉石車”。我爺爺為啥那時候就知道博濟橋啊,因為我的祖先在明初就來到陽穀縣城北街了,在獅子樓北很近的地方住了六百年了,洪洞縣王姓兄弟三人,我家是老大。
現在大江南北的中國人在喝羊湯,我認為這不是中國原本的吃法,至少不是我們老陽穀人的吃法,吃羊肉要去羊肉館裡,主要是買羊肉吃羊肉,順便要點煮羊肉的湯,湯是很青很鹹的,基本是光把肉吃掉,要湯就是為了津味道,你在老陽穀的羊肉館裡是看不到羊骨頭的,更不會見到羊骨頭湯。現在城裡的天原羊肉也不錯,也是老味。
呱嗒、蒸碗、琉璃丸子等這些雖不是陽穀特有的名吃(但也只存在於魯西),但陽穀的做法也有自己的特點,就呱嗒來說,陽穀是先煎後烤,有烤制這道工序會使口感更為酥脆,也不再顯得油膩,更有利於健康了。蒸碗更不用說了,在外地還真沒吃到如此入味的菜品。琉璃丸子是中國廚藝的一個頂峰,現在在哪都可以吃到拔絲地瓜之類的菜,但你可以問問誰能做出琉璃丸子這道菜,琉璃是糖製作菜品的最高境界啊,特級廚師也許都做不,而一個村裡的廚子就可以很熟練的做出琉璃丸子,這是我們用心動腦的結果,所以我們這裡的人天分是很高的,只要我們用心做事,在中國甚至在世界都會有競爭力的。現在的陽穀隨著社會的擴張發展,更是增添了不少鄉鎮上來的名吃,郭屯燉雞,張秋燉魚還有老壽張的一些。說到壽張也是個很有歷史淵源的地方,希望真正的老壽張城裡人也借個引子敘說一下壽張的歷史,雖然我們這個歷史不全面,但也在某個方便敘述了一下,讓這些事不至於消失。
當時陽穀縣城主城區還在四關街,城中心還是獅子樓,紫坑窪還沒改造,紫石街還有酒糟味,西街以北和北街以西的幾個大坑還存滿綠色的湖水,大家還都在說大隅首小隅首。誰在問你目前的獅子樓是何時蓋得,我可以告訴你最準確的時間是1984年左右大翻蓋啊。陽穀縣城在二戰時期是被日本鬼子佔領的,日本人鬼子的據點就在獅子樓大路口(大隅首)的西北角,那時候那裡還有個炮樓,日本鬼子那時候在陽穀的主食還真是大米飯啊,日本人的鐵鍋上時常會有米飯鍋巴。日本鬼子在高興時會給周邊的小孩發糖,但很少見。日本鬼子的門口還真有大狼狗,我爺爺小時候就被那狗咬過胳膊,被用土辦法(糖雞屎)治好了。那時候我老奶奶有先見之明,說再窮也要送孩子上學,在城裡不能當瞪眼瞎子啊,所以我爺爺兄弟四個都上過學,那時候小學在東街,有日語課程啊,體育課玩日本人的遊戲啊,說起來滿是眼淚啊。所以說中國人一定要自強,我們每天滿負荷的工作都是為了整個民**&%族,也許以後不再有侵**略**日本的機會,但我們也不能再給其他民**¥族%%侵略的機會了。
我相信,未來三十年,中國發展基石在山東,山東增長極在聊城,聊城的最大潛力股在陽穀,我的大陽穀夢不再遙遠!
angke2008
東昌府的呱嗒,八批果子,燻雞,萬家燒雞,豆腐腦,陽穀的肉盒,劉家燒雞,蒸碗,莘縣的燒鴿,冠縣的酥肉,臨清八大碗,扣碗,白仁,火燒加肉,燒麥,高唐老豆腐,驢肉,茌平的大棗,東阿的阿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