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买个菜就心慌?老人这些“症状”要当心

出门买个菜就心慌?老人这些“症状”要当心

“早上去市场买了菜,回来后总觉得身上开始酸痛、心慌……”

“打开手机一看,确诊病例又翻了一倍多,感觉一阵头晕胸闷……”

当心,这可能是因为疫情产生的“应激反应”。70岁的陈阿姨就是典型案例,连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发展,让她从刚开始的乐观逐渐转向焦虑,晚上甚至出现失眠等情况。“去菜市场会不会被感染?新闻说感染病毒会全身酸痛,我买完菜手腕有些发酸是不是有症状了?口罩快用完了怎么办……”

心理专家提醒,尤其是老年人,面对疫情信息连续轰炸时更容易引起焦虑、恐慌等情绪,在关注他们身体健康的同时,不能忽视心理危机干预。

出门买个菜就心慌?老人这些“症状”要当心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理科主任医师查彩慧介绍,当人面对突发重大事件,如地震、水灾、空难、疾病爆发、恐怖袭击、战争、不被预期的意外事件、死亡等,人处在紧急状态时原有的心理平衡状态被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导致情感、认知、行为功能的失调,而进入的一种失衡状态,也称心理危机,当事人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手段暂不能应付或应付无效,是一种情感危机的反应。

普通大众每天忍不住上网刷新闻,被各种关于疫情蔓延等负面信息包围,容易出现恐慌、不敢出门、盲目消毒、恐惧、易怒、失眠和过于乐观、放弃等心态。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初始死亡病例年龄普遍在60岁以上,无形中也给老人们带来“易感染”等危险的信号,增加了心理压力。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科主任李艳指出,首先身体素质是心理稳定的一个基本前提。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在这次疫情中危重症比例较高,尤其是引起注意。例如广东近日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暖,保持蔬菜、水果摄入的均衡性,增强身体抵抗力,保持健康饮食、规律作息。

“冬春也是老人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高发季节,这一时期更需要让老人们保持情绪稳定。”

专家建议,子女和老人讲述疫情信息时,避免隐瞒或过度渲染的两种极端情况,老年人自己也要注意调试心情,避免长时间从网上接触太多负面信息,多与家人交流沟通。“应激状态也跟是否独自应对有关联,家人陪伴很重要。”

查彩慧建议,面对当前的疫情,首先建议大众应从正规渠道及时了解正确信息,比如央视新闻、国家卫健委疫情新闻发布,不信谣,不传谣。

其次规律生活,进行个人喜欢的室内休闲娱乐活动,避免不健康的应对方式,如饮酒、吸烟、长时间依赖网络、过度关注谣传信息等,不要过度刷手机新闻;

第三,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包括焦虑、害怕、烦躁,当出现自己不能应对的情况时,或者易感人群,比如总是怀疑自己患了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焦虑不安,反复测体温等,或者原来确诊焦虑、抑郁等的人群,

建议跟亲朋好友建立联系,寻求支持和帮助,或者寻求免费心理援助热线的专业帮助,比如“健康中国”、“12320”等,如果正在服药的抑郁症、焦虑症患者出现病情波动,应首先借助互联网医院咨询,必要时面诊。

出门买个菜就心慌?老人这些“症状”要当心

实用信息:

免费心理义诊扫码可得

为了与各界一起,共同抗击疫情,丁香园旗下的“精神健康研究与服务云中心”平台特别推出“爱在身旁·全国心理义诊”活动。平台将集结全国心理和精神领域的专业医生团队,与所有大众一起,共同抗击疫情。

活动期间,每天都会有专业的医生团队,为大众提供专业的远程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大众舒缓压力。有需要的市民可扫上图二维码寻求专业医生帮助。

【记者】严慧芳

【作者】 严慧芳

【来源】 健康生活圈南方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