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著名的航海家鄭和七次下西洋的目的是什麼?

鄭和是我國明朝著名的航海家、外交家,他原名馬三寶,是雲南地區的回族人,小時候,他生活優越,家族昌盛,後來明軍南征雲南,鄭和的家族也隨之衰敗。轉瞬之間家破人亡,鄭和也被抓進宮裡,成了一名小宦官,因為他自小聰明能幹,後來進入燕王府後表現優異,多次立功,逐漸成為燕王朱棣身邊的紅人,並被賜名鄭和,等到燕王起兵稱帝后,鄭和又被委以重任成為內官監太監,最後被挑選為下西洋的領隊人物。


明朝著名的航海家鄭和七次下西洋的目的是什麼?

1405年,明成祖朱棣第1次派鄭和下西洋,這個遠洋船隊有240多艘海船和27,400多名士兵和船員組成,其中最大的船就是鄭和寶船,也就是船隊中供指揮人員和外國使節乘坐的主體船隻。據載,這艘寶船的船長為44丈,寬18丈,明代的一尺相當於0.331米,那麼鄭和寶船的長約138米,寬約56米,以當時的技術來說,這艘寶船的大小在世界上絕對是驚世駭俗。

明朝著名的航海家鄭和七次下西洋的目的是什麼?

接到命令後,鄭和率領船隊順風南下,到達瓜哇島上,當時這個國家的東王和西王正在進行一場內戰,鄭和的船隊登上島後,西王誤以為他們是來幫助被自己打敗的東王的,結果誤殺了鄭和手下170多人,這時士兵們義憤填膺的說:“我們的同伴不能就這樣白白送掉性命,我們一定要為他們報仇。”此時西王也明白,自己殺錯了人,心中懼怕不已,急忙派使者向鄭和謝罪說:“我們真的是無意冒犯,錯以為您是來援助東王的軍隊,我願意賠償6萬的黃金給你們,還希望獲得你的原諒。鄭和心想,如假如硬上的話,必然會引起一場大規模戰鬥,那樣損失會更大,況且西王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且真心誠意的請罪道歉,覺得還是應該以大局為重。於是他向朝廷說明情況,與西王和解說:“兩國交往重在和諧,已經造成的損失既往不咎,黃金也請你留下,望你望你我兩國以後和平相處。”

明朝著名的航海家鄭和七次下西洋的目的是什麼?

此次回國休息十幾天後,鄭和就開始第2次下西洋活動,這一次他主要訪問了暹羅、印度南端和西南岸的沿線國家。所到之處,贈送錢財禮物、宣揚國威,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鄭和又先後進行了5次訪問活動,直到最後一次下西洋時,鄭和終於因為常年奔波勞累過度,於1433年4月初在行程中去世。

明朝著名的航海家鄭和七次下西洋的目的是什麼?

從1405年到1433年,鄭和總共7次下西洋,他穿越馬六甲海峽、橫渡印度洋,最遠的甚至到達了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途經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流的說法認為,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宣揚大明國威,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明成祖是為了尋找可能流亡海外的建文帝朱允文。

明朝著名的航海家鄭和七次下西洋的目的是什麼?

不過,無論是出於何種目的,鄭和下西洋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鄭和下西洋前,中國周邊的小國家之間紛爭不斷,在他的努力下,東南亞地區的穩定得到了保障,大明的國威得以樹立,周邊的小國都開始嚮明朝朝貢,一方面可以得到大國的庇護,另一方面還得到許多豐厚的獎賞。在交流訪問過程中,鄭和海將中原的文化禮儀,農業技術,製造技術,醫療技術等都帶到了各國,極大地促進了西洋各國的發展,而鄭和在下西洋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勇敢睿智的人格魅力,直到今天還被大家銘記。

部分圖文參考於文獻,感謝閱讀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